望变电气:关于投资建设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5-08-28 16:11:15
证券代码:603191 证券简称:望变电气 公告编号:2025-044
重庆望变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投资建设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
建设项目的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投资标的名称: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
投资金额:预估项目总投资额不超过54,150.00万元(本次投资金额仅
为公司在目前条件下结合市场环境初步预估的金额,将根据项目进度
分期投入,实际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
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承诺)。
相关风险提示:
1、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超充站行业的发
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保障和扶持政策,但是行业监管政策存在着变化的潜
在风险。
2、项目运营风险。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电力安全管理
风险、电网接入容量不足、审批周期长及扩容成本高、充电桩利用率不达预
期的风险等。
3、市场竞争风险。当前换电与充电两种模式主要为相互补充关系,随
着技术发展,若换电站未来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公司将面临市场竞争加剧
的风险。此外,在充电模式中,公司也面临与其他超充网络建设运营企业竞
争的风险。
4、技术更新迭代风险。近年来,超充技术持续向高压化和智能化方向
发展,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更新迭代,公司若不能及时更新相关设备及技术路
线,充电站充电效率可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
5、资金风险。本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较大,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
自有资金和项目贷款,虽然公司信用良好,但仍存在一定资金筹措不及时的
风险,影响项目投资进度,进而可能会导致项目建设进度不达预期。
一、对外投资概述
(一)对外投资的基本情况
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拓展公司在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望来充(重庆)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望来充”)及其控制企业投资建设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在云南、重庆等地建设电动重卡超充站,服务于新能源重卡充电市场。项目总投资额预计不超过54,150.00万元,将根据项目进度分期投入(前述投资金额仅为公司在目前条件下结合市场环境初步预估的金额,实际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承诺)。
(二)董事会审议情况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及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投资新建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的议案》,同意本项目投资总金额不超过54,150.00万元,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望来充及其控制企业实施。为保证本项目顺利进行,董事会授权公司经营管理层在前述投资额度范围
内全面负责本项目具体实施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确定项目具体实施区域、单个站点的建设规模及对应项目公司的设立、投资、办理项目建设相关审批手续、负责项目所需设备、原料等的采购以及签署项目相关文件及协议等。
该议案无需提交公司股东会审议。
(三)本次对外投资事项不构成关联交易,不属于《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本次对外投资事项的资金来源不属于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
二、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一) 项目名称
兆瓦级智能超充网络建设项目
(二) 项目实施主体
本项目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望来充及其控制企业实施。截至本公告披露日,本公司持有望来充100%股权,望来充将通过其自身或根据本项目超充站点的选址直接或间接设立、投资全资或控股子公司,负责当地具体超充站点的建设及运营。
(三) 项目地区及建设内容
公司拟通过本次项目建设,开拓电动重卡超充网业务线,在云南、重庆及国内其他地区等建设近100座超充站,满足当地的超充站市场需求,同时与国内标杆物流企业深入合作,为公司创造新的盈利增长点。前述站点建设数量仅为公司在目前条件下结合市场环境进行的初步预估,实际建设将根据项目进度分期建设,存在不确定性,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承诺。
(四) 项目投资概算及资金来源
本项目预计总投资金额54,150.00万元,项目投资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项目贷款。项目资金将主要用于土建工程投资、场地租赁、电网接入扩容、充电设备投入、项目预备费等。
前述投资金额为公司在目前条件下结合市场环境初步预估的金额,实际投资存在不确定性,不代表公司对未来业绩的预测,亦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承诺。
(五) 项目实施进度及建设周期
本项目单个站点的建设周期预计在项目实施主体获得土地使用权后3-6个月内建设完成,多个站点将同步建设,各期间工作安排可交叉进行。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市场及政策变化、政府手续办理进度不及预期、设备及物料等地未能及时到位等情况,最终建设周期以实际为准。
(六) 项目可行性分析
1、国家政策支持为本次项目建设奠定良好基础
为加快推动绿色能源低碳转型,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近年来,政府发布了诸如《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能源重点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实施方案》《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2024-2027 年)》《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等一系列的政策法规鼓励电动汽车充电桩产业的快速发展,云南、重庆等地方政府亦有相关配套的鼓励措施。多项利好鼓励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本次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2、重卡迈向全面电动时代,新能源重卡从区域物流拓展至跨区域物流的广泛应用为本次项目提供良好条件
在国家政策鼓励以及超充站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新能源重卡应用场景持续拓展。从物流行业分类看,主要包括跨区域物流及区域物流,其中跨区域物流主要应用场景为干线货运、支线货运等城际间、跨区域、长里程的物资运输。区域物流主要应用场景为从事城建、矿区、钢厂、港口、环卫等区域性、高频次、短里程的专用型物资运输。新能源重卡因行驶里程短、装载能力有限故目前主要应用于区域物流(专用物流)场景。但随着快充技术的不断突破,加速重卡迈向全面电动化时代,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持续减少,有效突破和扭转了新能
源重卡不适用跨区域物流的局面。使得重卡电动化从封闭场景走向全场景,实现物流行业大规模降本减碳,开启全电物流新时代。2024 年 6 月,交通运输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发布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锚定发展路径,其中,明确了新能源物流车三大核心发展方向:1)场景拓展: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2)路权开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因地制宜研究出台新能源营运货车的通行路权政策,破除新能源货车通行限制,优先保障城市配送、未端运输需求;3)基建配套:科学布局、适度超前建设公路沿线新能源车辆配套基础设施,加快充电站等设施建设,以支撑车辆规模化运营。未来随着电动重卡应用场景持续拓展,相关充电站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因此,重卡迈向全面电动时代,新能源重卡从区域物流拓展至跨区域物流的广泛应用为本次项目提供良好条件。
3、新能源重卡销量快速增长,保障本项目充电站的充分利用
在“双碳”战略、技术迭代降本增效,叠加政策红利与场景商业化验证的驱动下,传统车企依托研发积累与场景适配能力抢占市场,新能源重卡销量持续增长,活跃在钢铁、港口、煤电厂、矿山、市政工程建设等短倒运输领域,为当地的绿色交通、零碳运输助力。随着运营成本(电费、维保)优势与环保价值持续凸显,物流、工程等行业主动替换新能源车型的意愿增强,市场内生增长动力显著提升。
4、公司目前财务状况良好,为实施本次项目奠定了良好的财务基础
近年来公司经营业绩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收入与资产规模持续增加,其中营
业收入从 2022 年 25.26 亿元增长至 33.52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15.20%;资产规
模从 35.07 亿元增长至 65.32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 36.48%;近三年经营活动现
金流量净额平均值 1.72 亿。截止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货币资金余额 12.33
亿,可使用融资授信总额 52.08 亿元,剩余可使用授信额度 27.57 亿元且有 13.4
亿元可以置换他行贷款,随着公司在建项目逐步全面交付,公司产能逐步释放,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逐步提升,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获取能力也将逐步提升。公司目前良好的财务状况将为大力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战略提供资金保障。
(七) 需要履行的主要审批程序
本项目实施过程中,单个超充站点的建设需要根据项目实施进度适时办理取得投资立项、土地、电力扩容、建设、施工等相关手续,能否最终取得相关政府机关或有权部门的备案或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三、对外投资对公司的影响
本次投资是公司提升产业链协同发展能力、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延链补链强链重要举措,有助于加强公司产业链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公司高质量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公司战略规划,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公司目前财务状况稳定且良好,本次投资由公司全资子公司望来充及其控制企业投资建设,对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本项目顺利实施后,如能达到预期效益,将为公司带来稳定的充电服务收入,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新能源基础设施领域的市场地位、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四、对外投资的风险分析
(一)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
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超充站行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从投融资体制、税收、人才吸引与培养、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组织与管理等多方面为公司所在行业提供了政策保障和扶持,但是行业监管政策存在着变化的潜在风险。
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变化情况,提高管理层的应变能力。根据国家政策的变动,对业务发展做必要的调整,以避免或减少因政策变动对公司产生的不利影响。
(二)电力安全管理风险
2024年11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以高水平安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电力企业和各类并网主体依法承担电力安全主体责任,按照谁投资、谁负责,谁运营、谁负责的原则,履行电力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保障自身设备安全可靠运行。充电桩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线可能会因老化、磨损等原因导致绝缘层破损,从而引发短路。一旦短路发生,会瞬间产生强大的电流可能会烧坏充电桩内部的元件,甚至引发火灾。
公司将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对充电桩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充电桩安全运行,设立安全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对充电桩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市场竞争风险
当前换电与充电两种模式主要为相互补充关系,换电模式补能速度快、能够有效缓解充电时间长带来的运营压力,且对用户而言初始购车成本相对低,但换电站现阶段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且多数换电站仍以适配特定品牌车型为主。超充模式则不局限于特定品牌的车型,且得益于兆瓦级超充技术的发展,充电效率大幅提升,因此,在干线物流、港口货运等区域性、高频次的新能源汽车补能场景中,超充模式则兼具站点建设成本及补能效率的优势。但随着技术快速发展,若换电站出现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