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博普: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8 18:53:34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大华内字[2025]0011000090 号
大 华 会 计 师 事 务 所 (特 殊 普 通 合 伙 )
DaHua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s(SpecialGeneralPartnership)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截止 2024 年 12 月 31 日)
目 录 页 次
一、 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1-2
二、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 1-12
控制评价报告
内 部 控 制 审 计 报 告
大华内字[2025]0011000090 号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及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相关要求,我们审计了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博普
公司)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一、企业对内部控制的责任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并评价其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并对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进行披露。
三、内部控制的固有局限性
内部控制具有固有局限性,存在不能防止和发现错报的可能性。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风险。
四、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惠博普公司于 2024 年 12 月 31 日按照《企业内部控
制基本规范》和相关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国注册会计师:
闫新志
中国·北京 中国注册会计师:
张辉
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
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根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的规定和其他内部控制监管要求(以下简称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结合华油惠博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控制度和评价办法,在内部控制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的基础上,我
们对公司 2024 年 12 月 31 日(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的内部控制有效性进行
了评价。
一、重要声明
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规定,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其有效性,并如实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是公司董事会的责任。监事会对董事会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进行监督。经理层负责组织领导企业内部控制的日常运行。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本报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对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公司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实现发展战略。由于内部控制存在的固有局限性,故仅能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合理保证。此外,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导致内部控制变得不恰当,或对控制政策和程序遵循的程度降低,根据内部控制评价结果推测未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风险。
二、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1、公司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是否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2、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评价结论
√有效□无效
根据公司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不存在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董事会认为,公司已按照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和相关规定的要求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
3、是否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是√否
根据公司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认定情况,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
日,公司未发现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
4、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适用√不适用
自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基准日至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发出日之间未发生影响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价结论的因素。
5、内部控制审计意见是否与公司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一致
√是□否
6、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的披露是否与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一致
√是□否
三、内部控制评价工作情况
(一)内部控制评价范围
公司按照风险导向原则确定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业务和事项以及高风险领域。
1、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单位
根据内控评价工作的全面性原则及重要性原则,本次内部控制评价的范围包括本公司报表合并范围内的公司及各级控股子公司。
2、纳入评价范围的单位占比
纳入评价范围单位资产总额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资产总额的100%,营业收入合计占公司合并财务报表营业收入总额的100%。
(二)纳入评价范围的主要业务和事项
1、内部环境
(1)公司治理
2019年8月,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沙水业”)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长沙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长沙市国资委”)。
2023年2月28日,公司选举产生第五届董事会,选举董事会成员九人,人员结构合理。其中独立董事三人,为公司聘请的有关知名专家和专业人士,具备履行其职责所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工作经验,诚信勤勉,踏实尽责,在公司重大关联交
易、对外担保、发展战略与决策机制、审计机构选定等重大事项决策中独立客观地做出判断,有效发挥独立董事作用。其余的六名非独立董事分别来自长沙水业和本公司。
为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董事会科学决策、评价和管理水平,董事会下设战略与可持续发展(ESG)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和审计委员会四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各专门委员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和各专门委员会成员设置。
董事会审议并通过《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修订<股东大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修订<董事会议事规则>的议案》、《关于修订<总经理工作细则>的议案》、《关于修订<对外投资管理办法>的议案》、《关于修订<非日常经营交易决策制度>的议案》、《关于聘任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的议案》等。
2024年,董事会进一步审议并通过《独立董事工作制度》、《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登记管理制度》、《审计委员会实施细则》、《提名委员会实施细则》、《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实施细则》、《市值管理制度》、《对外投资管理实施细则》以及《公司章程》等。
通过以上机构完善和制度修订,公司建立了与公司发展相适应的治理机构和议事规则,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衡,协作良好,形成了一套合法合规、运作有效的经营管理框架,为公司规范、稳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在公司董事会领导下,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公司不断完善组织架构,修订了部门职责、岗位说明等内部管理制度或相关文件,形成与实际情况相适应的、有效的经营运作模式,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职能健全清晰,相互协作,相互监督,形成了较为完整、有效的工作体系,保证了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3)内部审计
董事会审计委员会由三名委员组成,其中两名为独立董事,一名为会计专业人士,并担任审计委员会主席。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公司与外部审计的沟通及对其的监督核查、对内部审计的监管、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评价与完善,以及对公司正在运作的重大投资项目等进行风险分析。
根据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公司设立审计合规部并配置专职审计人员独立承担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机构负责人由审计委员会提名、董事会任免。审计合规部在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定期向董事会及审计委员会递交工作报告,汇报内部审计活动的目标、职权、责任、审计计划开展情况、审计中发现的重要
问题和整改落实情况。审计合规部作为稽核监督机构,按照有利于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原则,专门负责对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经济运行质量、经济效益、内控制度、各项费用支出以及资产保护等进行监督并提出改善经营管理建议,确保内部控制的贯彻实施;全年有计划地对公司生产经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或实施重点抽查,做到防患于未然;切实保障公司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降低公司经营风险。
(4)人力资源管理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员工总计 1266 人,平均年龄 38.5 岁;其中女性 333 人,
占比 26%;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 992 人,占比 78%;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中级职称
的人员 206 人,占比 16%;拥有各类专业技术高级职称的人员 84 人,占比 7%。
报告期内员工总人数有所下降,但幅度不大,男女比例、学历、年龄与上年同期相比无较大波动,高级职称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长。
公司每年年初根据公司发展需要,结合各部门提交的培训需求制定相适应的培训计划开展培训,并结合工作要求适时增加一些临时性培训。2024 年全年累计
培训人次数 1607 人次,其中技能提升类 1039 人次,通识课程类 355 人次。总培
训人次有所上升。
总体上,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具有较好的执行力和执行效果,基本能够满足经营管理需要。公司对管理团队及技术团队的培训有所倾斜,继 23 年对项目和技术上的人员新开设了英语培训后,今年继续开班培训,为公司储备国际化人才。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应该持续加强对管理团队的建设和培养,提升整体管理和技术水平。
(5)诚信和道德价值
诚信和道德价值观念是控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公司重要业务流程的设计和运行。公司制定《员工手册》、《员工培训管理规范》、《员工奖惩管理办法》、《员工纪律处分条例》、《员工考核管理规范》、《员工保密管理规范》等一系列内部规范,并通过赏罚分明的管理程序将这些内部规范进行有效落实。
公司积极加强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科技创新,以人为本”的企业理念和“质量求生存、服务创信誉、管理增效益”的服务理念,赢得客户赞誉。
(6)企业文化
公司始终认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是公司持续发展的基石。从公司起步至今,每一步的发展都以扎实的技术为后盾,避免与竞争对手陷入激烈的价格战,同时在行业内树立起良好的技术品牌形象。在公司经营中管理层坚持扎实稳健的风格,从市场开拓、采购管理、财务管理到日常办公管理,管理层始终强
调规范化、制度化,这也确保公司在客户、供应商、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员工中拥有较高的信任度,诚信经营已成为公司最主要的经营风格。
2、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