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汽车: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1月2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2-07 15:32:16
证券代码:600166 证券简称:福田汽车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 1 月 26 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3
投资者关系活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动类别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其他(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 泾溪投资、淡水泉、万泰华瑞、九泰基金、招银理财、银叶投资、嘉实基金、百创资本、拿
及人员 特资产、农银汇理、平安资管、广发证券、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海通证券、华安证券、
招商证券、中金公司、国金证券、国海证券、信达证券、华泰证券、长城证券、东吴证券
时间 2025 年 1 月 26 日
地点 北京
接待人员 福田汽车副总经理、新闻发言人:巩海东
福田汽车副总经理、卡文汽车总经理:秦志东
福田汽车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李庆华
福田汽车业务副总裁、海外事业部总裁:付军
福田汽车董事会秘书:陈维娟
福田汽车财务计划部总监:许莉莉
福田汽车产品管理部总监:李松涛
福田汽车董办副主任、证券事务代表:王桂青
投资者关系活 2024 年经营情况介绍:
动主要内容介 行业情况:2024 年国内商用车终端市场换车需求动力不足,行业竞争加剧。据中汽协产销数
绍 据,商用车行业整体销售 387 万辆,同比下降近 4%。其中新能源呈现结构性增长,实现销售 57.6
万辆,同比增长近 28.8%,渗透率接近 15%,同比增长 3.8 个百分点。出口市场好于国内,商用
车出口超过 90 万辆,同比增长 17.5%,渗透率达到 23.35%,同比增长约 4.2 个百分点。
公司销量情况:公司 2024 年销售 61.4 万辆,同比下降 2.7%,市占率 15.86%,同比上升 0.2
个百分点。新能源销量 5.4 万辆,同比增长近 35%,市占率提升至 9.38%,同比提升 0.4 个百分
点。出口销售 15.3 万辆,同比增长 17.3%,市占率 17%,与去年基本持平。
管理与降本增效:公司通过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降本增效,实现高质量运营、建立全生命周期产品成本控制体系、推进价值链组织整合、降低采购成本、人工成本、期间费用等,毛利率同比上升,有效抵减外部市场不利影响。
业绩与分红情况:由于 2024 年重卡行业竞争激烈,内卷严重,市场价格不断下探,H6 高端
产品前期投入较大,重资产运营,且 2024 年销量不及预期,盈利能力大幅下降,上述因素导致公司投资收益同比大幅降低,2024 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约 7000 万元,同比降低约 92%。在投资者回报方面,由于公司近几年未分配利润为负,不具备分红条件,但近年来积极通过回购向市场传递
信心,2024 年公司注销回购股份 8636 万股,共计约 3 亿元,相当于分红。后续随着公司业绩增
长,当达到分红条件时将按《公司章程》等相关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实施分红。
总体来看,虽然 2024 年没有达到预期的经营结果,但公司拥有完善的产品布局、规模化而且能与时俱进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基础扎实、健康。公司拥有很强的调整变革能力,面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将继续坚持成为绿色科技和市场领先的国际化企业的愿景,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推进二次创业。2025 年要坚定地做好新能源、国际化、中重卡等战略业务,通过产品战略与创新、市场拓展、营销模式创新、产业链协同战略等增长策略,打开多条增长曲线。
提问环节:
1、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的情况如何,预计会拉动国内重卡、轻卡销量吗?
2025 年以旧换新政策在 1 月 7 号发布,政策力度有所增加,在 2024 年国三以旧换新基础上
拓展到国四。国四目前保有量规模比国三大得多且出勤率较高,政策出台后向新能源转化的力度也比较大。这次政策的实施范围主要是营运类重卡,根据 2024 年国三的置换比例来看,公司预计国四置换率在 20%以上。
2、如何看待轻卡重卡电动化渗透率的进展,预计未来的天花板在什么地方?
据中汽协产销数据,2024 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 57.6 万辆,同比增长近 28.8%,渗透率接近
15%,其中重卡 2024 年纯电动目标市场约 7 万辆左右,国内渗透率 11%;轻卡 2024 年纯电动目标
市场 26 万辆左右,渗透率 14%。2025 年政策支持、新能源产品成本优化将拉动新能源继续增长,
预计 2025 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将达到 84 万辆甚至更高,同比增长约 45%,其中轻卡纯电动渗透
率将超过 20%,到 2030 年渗透率可能达到 50%以上;重卡纯电动渗透率有望突破 20%,2030 年之
前主要在短途场景,2030 之后在其他场景渗透率将所有突破。
3、轻卡行业 AMT 渗透率这几年提升趋势明显吗?电动化后会对 AMT 有影响吗?
AMT 模块应用受汽车行业模块成熟度影响较大,在商用车智能化趋势下,各厂商都在布局。
目前 AMT 应用场景未实现全面覆盖,处于增长初期,但随着模块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渗透率会快速提升。公司从重卡到轻卡都在做 AMT 产品布局,总体市场份额能达到 40%左右。电动化趋势下,虽然会对传统能源的 AMT 形成冲击,但商用车场景复杂,传统能源在一些中长途等场景仍有市场机会。目前轻卡 AMT 因价格和用户认知差异,成为制约渗透率的关键因素,但 AMT 的应用降低了司机的工作强度,改善司机驾驶习惯,提升了客户运营效率和舒适性,未来市场需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4、重卡行业 AMT 渗透率目前的情况如何,公司在该领域的市占率是多少?
重卡行业传统能源中,AMT 销量接近 9 万台,占国内重卡销量比重约 15%,在长途干线、中
长途物流场景中客户需求度和满意度较高。公司在传统能源重卡 AMT 细分市场占有率 25%以上,连续五年在该细分市场处于引领地位。
5、如何看待卡车出口市场空间,近两年是否有增速下降的可能性?
根据中汽协统计数据,2024 年中国轻卡出口 43.3 万辆,同比增长 31%;中卡出口 3.4 万辆,
同比增长 39%;重卡 29 万辆,同比增长 5%。卡车行业(除微卡外)整体出口 75.8 万辆,同比增
长 20%。公司判断卡车行业出口空间广阔,2025 年及未来几年前景乐观。原因如下:一是中系产品在功性能、质量上大幅度提升,售后服务日趋完善,品牌影响力在国际市场中大幅提升,同时,供货周期短、规模效益价格竞争力优势凸显,增加了客户对中国品牌认可度和购买意愿;二是国内新能源渗透向海外溢出,中国商用车在新能源方面具备竞争力;三是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产品组合逐渐完善,且在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属地化运营给当地市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四是全球经济在 2025 年预计有较好增速;五是公司自身产品高端化、智能化有较大优势。虽存在关税调整、地缘政治等不利因素,但整体出口空间仍较为乐观。
6、公司海外重卡销量提升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一是国内和海外重卡业务高效协同,同平台整合国内外资源提高竞争力;二是在海外推出高端产品,投放全新银河产品参与高端市场竞争,形成中高端不同产品组合,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三是加大在战略市场属地生产运营投资;四是加大海外重卡销售队伍人员建设和组织建设投入。7、2025 年公司重点发力的业务有哪些,提升的手段是什么?
2025 年公司核心业务在中重卡、新能源、国际化。中重卡方面:2025 年 A6 重卡/M6 中卡等
新平台产品上市销售,能耗、轻量化等核心特性大幅优化,支持公司重卡/中卡整车产品竞争力跃升;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渠道数量、覆盖度快速提升,形成全价值环节作业能力,全方位覆盖用户
场景,为客户创造价值;新能源方面:2025 年卡文 VAN、轻卡等新平台产品将陆续投放市场,后
续将围绕轻型、重型全品类商用车的储能生态、三电生态、商业模式等方面做全新布局,在厂端
做好能力建设,同时拉动分销体系快速向新能源业务转型;国际化方面:2025 年以重卡、皮卡等
重点产品为基础,在高、中、低端等区域做全面推广,并将在人员队伍扩充、渠道开发培育、属
地产业投资方面做进一步安排。
8、公司对 2025 年三项费用的控制情况如何?
三费控制方面,公司一直在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销售费用会根据场景化和精准定义客户,通
过营销端改善、提高线索成交率和降低线索成本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严控管理费用;研发费用方
面,在新能源以及智能驾驶等新领域持续饱和投入。
9、如何看待混动在新能源商用车里作为一种技术路线后续的发展前景?自身会如何发展这部分
能力?
公司前几年一直在混动上持续投入,轻卡混动产品 2023 年已投放市场,重卡混动产品在 2024
年 5 月份投放。混动技术路线在纯电动无法满足需求的工况场景中相对比较适合,目前减排效果
也比较明显,在 2030 年之前是与纯电互补的一种解决方案。公司在混动方面研发投入较多、产品
布局较为全面,覆盖重卡、轻卡和客车,目前正结合车辆运行工况,进行自主混动系统开发。
10、如何看待混动的具体进展和市场潜力?2024 年混动在新能源商用车里占比低,是供给端还是
需求端的问题?后续成长速度如何?
2024 年混动渗透率不高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在部分城市混动没有路权优势,与纯电动有差
距;二是供给端方面,在可靠性和节油率上有待进一步提升,但随着供给端技术突破、多种混动
路线联合发展,节油率持续改善,同时混动模块成本降低,整车购车成本也将大幅下降,预计这
一优势可能在 2026 年左右凸显。
附件清单(如 无
有)
日期 2025 年 2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