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益智造(002600):从机器人维度看领益智造的成长新动能-专题报告
浙商证券 2025-02-09发布
落地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开启商业化元年机器人是一种具备自动化能力和高度灵活性的机械设备,最初的工业机器人构造相对比较简单,仅能够按照预定的基本程序精确地完成同一重复工作,对其他的作业环境并无交互能力,在产线的整体位置相对固定,类似总装等灵活、柔性、长尾的任务环节,亦非传统流水线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参与实现,而这正是具备"智能、灵巧属性"的人形机器人可发挥长处的场景,随着人形机器人操作精细度和智能化的不断提升,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逐渐落地。各类AI大模型的推出,使得人工智能往具身智能方向演进,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具身智能的最佳载体,具身智能有望为人形机器人补全最后的拼图,尤其是deepseek-R1等高性价比、高效的开源模型的出现,有望加速机器人对话等应用场景的落地,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的结合,应用场景将不受限于工业领域,而是更为多元化,有望在护理、餐饮、教育等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执行系统为核心,高精度、小巧化需求明确人形机器人的硬件构成主要包括执行系统、感知系统、芯片、电池、连接器和各类结构件等,其中执行系统包括直线执行器、旋转执行器和灵巧手,是人形机器人的核心,尤其是灵巧手对提高机器人的柔性和易用性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面对复杂的工作、或想抓取未知和非结构环境中不同形状的物体,机械夹持手的灵活性和力度控制的精确度很难匹配,因此催生了仿人多指灵巧手的需求:仿人多指灵巧手具备多根手指,每根手指具备多个关节和自由度,可实现很高的灵活性,同时配置必要的传感器精确控制灵巧手的操作。
领益智造:工业机器人技术迭代为基础,深度布局人形机器人虽然"电子"相关的零部件在机器人的成本占比中并不高,但自由度的显著提升,带动执行器数量的同步增长,进而带来产品小型化、高精度、轻量化等诉求,而精密加工能力正是领益智造这类消费电子零组件龙头企业的强项。另一方面,人形机器人在"柔性化"生产环节落地带动的产线自动化率提升,正是消费电子制造业当下追求的"护城河",因此,人形机器人和消费电子产业相辅相成。
领益智造借着提升自身产线自动化率的初衷,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开始布局,并实现了控制器、驱动器、减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而后,依托结构件、电池模组、充电模组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与全球人形机器人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结合公司精密制造和组装经验,公司已具备人形机器人灵巧手的生产设计能力,该项目的落地,意味着领益在人形机器人的产业链位置正从"零部件供应"往"总成组装"逐步迈进。更为关键的是,消费电子产线和工厂是人形机器人有望最快落地的应用场景,对机器人企业而言,领益智造的工厂正是难得的"训练场",因此,领益和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合作关系不会仅停留在"硬件"模组的供给,而将是更深维度的合作互利,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为领益的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有望提升领益生产效率。
盈利预测与估值:国际A客户将于今年推出AI智能手机,而且deepseek-R1等高性价比模型的出现,有望带动AI端侧的快速成长,公司散热、电池壳体、大功率充电器可谓是AI"三件套",尤其是散热方面,可针对特定场景,为AI终端客户提供不同的散热产品组合方案,因此公司消费电子业务有望受益端侧AI实现快速成长;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行业从0到1突破的节点,亦是领益进一步深化人形机器人布局的关键之年,未来随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对领益的助益将不仅仅是收入方面的增长,更有望通过产线自动化率的提升,带动盈利能力实现"质"的成长,对公司业绩的带动有望形成"乘数"效应。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7.34亿、25.11亿和33.27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1.05、28.36和21.40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速度放缓;2、AI终端对于智能手机的出货拉动趋势不及预期;3、新能源与服务器等新业务拓展不及预期;4、结构件等新兴市场增长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