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技术(300124):周期底部修炼内功,拐点将近龙头有望再次腾飞-事件点评
长江证券 2025-01-10发布
事件描述
1、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制造业继续保持扩张。
2、汇川联合动力发布财务数据。
事件评论
十年发展,人均产值稳步提升。2012年汇川技术开始经营新能源车业务,彼时主要车型还是以商用车和物流车为主,2016年公司开始加大新能源车业务投入,进军乘用车领域。因此,公司人均产值可以分三个阶段看,整体来看,2012年公司的人均收入为65万元(按期末人数计算),2015年公司人均收入为76万元,至2023年公司剔除车业务的人均收入为119万元,较十年前提升明显。横向对比来看,汇川技术剔除车业务的人均收入高于国内主要竞对公司,2023年国内主要竞对公司的人均收入最高约为99万元,汇川人均收入较其高出约21%。人均效率的背后,体现的是公司工艺积累下解决方案带动的品类协同、市占率的提升,生产效率的优化等。同时,汇川技术剔除车业务的人均净利远高于国内主要竞对公司,23年其他主要竞对上市公司人均净利最高为13.4万元,大部分竞对人均净利在10万元以下。人均净利较高体现公司产品定价与第二梯队的价差以及费用管控的能力。
行业低谷,坚持费用率控制。2023-2024年汇川技术面临行业的相对低谷期,主动进行费用控制。剔除车业务以后,汇川技术销售费用率在23年短暂提升,24H1逐步向均值回归;管理费用一直控制在5%左右;研发费用24H1提升至11%,受新品研发周期影响,为未来新产品放量奠定基础。人员方面,公司也控制人员规模,剔除汽车业务以后,22、23年公司人员数量同比增长15%、7%,体现公司精细化管理的能力。
压力测试下利润率筑底,展望行业回升带动公司盈利增长。受行业处于相对低谷的影响,汇川技术23、24年自身行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盈利能力也有一定下滑。24H1上半年,公司毛利率、扣非净利率呈现一定趋稳趋势。24H1公司剔除车业务的毛利率为42%,扣非净利率为18%,主要波动为研发费用率增加,加回研发费用率后,扣非净利率+研发费用率为29%,较2023年全年企稳回升。进入24Q4以来,一揽子政策有望托底,企业与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从跟踪来看,当前PPI和库存处于底部,PMI分项反映价格端仍有压力,底部基本已经明确,部分中观指标和外资龙头订单表现出修复趋势。除此以外,海外是更大的市场空间,展望未来,新兴市场的工业化、城镇化有望持续贡献增量。一方面,2022年之后伴随国内的制造业产能逐步外迁,生产类工业品出口相继加速;另一方面,行业龙头正在加大海外市场战略布局投入,尤其有望受益于新兴市场工业化发展进程,预计生产类装备及其上游核心零部件有望迎来出口快速增长。汇川技术依托行业工艺积累和不断完善的渠道布局,有望在海外市场逐步突破。
风险提示
1、制造业景气度恢复不及预期的风险;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