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信息:金圆统一证券有限公司关于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公告时间:2025-09-29 21:32:40
金圆统一证券有限公司关于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报问询函回复的核查意见
北京证券交易所:
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路桥信息”、“公司”)于 2025 年 9 月
15 日收到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监管部下发的《关于对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的定期报告问询函》(半年报问询函【2025】第 001 号),公司已披露《厦门路桥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前期会计差错更正公告》,对 2023 年和 2024 年定期报告的财务数据进行了更正。公司根据更正后的财务数据回复了本问询函。保荐机构基于更正后的数据进行核查,并发表核查意见。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尚未经会计师事务所鉴证,但该事项不影响保荐机构的核查意见。根据问询函要求,金圆统一证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保荐机构”)对路桥信息关于问询回复的相关事项进行了审慎核查,具体核查意见如下:
问题 1. 关于营业收入及毛利率
2025年上半年,你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044.33万元,同比下降 53.64%。从细分业务看,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公路与城市交通业务收入分别为 202.88 万元、1,852.42万元、636.74万元,分别同比下降 84.84%、36.70%、67.38%,较 2023年同期分别下降 92.93%、33.96%、61.11%。
毛利率方面,你公司 2022-2024 年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36.95%、39.87%、
41.26%,连续 3年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销售毛利率 23.24%,较上年同期下降8.53 个百分点,与前三年毛利率增长趋势存在明显差异。从细分业务看,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公路与城市交通本期毛利率分别为0.36%、34.81%、3.26%,分别较上年同期下降 30.53、0.33、24.67 个百分点。
请你公司:
(1)结合终端需求、客户类型、在手订单等要素,分析说明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公路与城市交通业务本期收入较 2023、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业务核心竞争力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是否存在未充分揭示的风险;
(2)列示 2024 年收入确认 300 万元以上客户的基本情况,包括但不限于客
户名称、是否为关联方、产品或服务内容、合同金额、订单获取时间与方式、合同执行期间、合同全部节点及目前所处节点、收入确认政策、收入确认金额及结算时点、收入确认依据及外部证据;对于涉及关联交易的项目,请说明交易定价是否公允;说明第四季度内收入占比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收入确认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是否存在未完全满足履约义务而提前确认收入的情况;
(3)结合成本构成、费用归集情况,分析说明近三年销售毛利率持续增长,以及本期毛利率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
【公司回复】
一、结合终端需求、客户类型、在手订单等要素,分析说明轨道交通、智慧停车、公路与城市交通业务本期收入较2023、2024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及合理性,相关业务核心竞争力是否发生重大不利变化,是否存在未充分揭示的风险;
(一)轨道交通业务
1、客户类型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包括轨道交通建设期信息化产品和轨道企业运营期信息化产品。其中,轨道交通建设期信息化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厦门地铁等业主单位以及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施工单位。轨道企业运营期信息化产品的客户主要为厦门地铁、贵阳地铁、石家庄地铁等业主单位。
2025 年 1-6 月公司轨道交通业务中来源于厦门地铁的营收占比为 91.35%。
2、终端需求
从终端市场需求来看,2022 年 12 月,《厦门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2021-2035)》获得市政府批复:厦门市轨道交通规划线路 12 条,总规模约
493 公里。目前厦门轨道交通运营中地铁线路 3 条,运营里程 98 公里;在建线
路 3 条,拟于 2026 年建成;规划建设线路 6 条。未来十年,厦门地铁在建线路
和规划建设线路会为公司带来新的业务机会。
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大数据等技术迭代和管理升级,厦门地铁还会有增量的信息化需求产生。未来随着厦门地铁运营里程的提升,公司
提供的相关产品升级和运维服务收入也会相应增加。
目前,福建省内有地铁覆盖的城市只有福州和厦门。根据 2021 年 8 月发布
的《福建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专项规划》,福建省十四五期间轨
道交通运营及在建里程将由 2020 年的 465 公里提升至 2025 年的 960 公里,计划
总投资 1,260 亿元,其中包括了福莆宁、厦漳泉都市区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
目前厦漳泉都市区市域(郊)轨道交通建设已经启动,公司将适时准备相关业务的拓展。
2024 年,我国轨道交通行业在政策支持、技术升级和市场需求的多重驱动
下,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截至 2024 年底,全国共有 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
轨道交通线路 325 条,总运营里程达到 10,945.6 公里,较 2023 年新增运营里程
748 公里,客运量超 322.4 亿人次,同比增长 9.5%。公司目前正积极通过差异化产品拓展外地市场。
3、在手订单
截至 2025 年 9 月 23 日,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在手订单为 7,836 万元。
4、本期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
本期轨道交通业务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在于:厦门地
铁信息化投入有所延后,包括新开工地铁线路和厦门地铁经营业务管理信息化投入的延后。同时,公司外地轨道交通业务尚处于拓展中,客户和项目数量较少,业务规模存在波动。
因此,公司 2025 年 1-6 月轨道交通业务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
的主要原因在于厦门地铁信息化投入有所延后以及外地业务规模尚小,存在波动。从终端需求和在手订单来看,公司轨道交通业务有一定的需求支撑。
5、轨道交通业务核心竞争力情况
公司轨道交通业务具有差异化产品优势、全周期服务能力优势和客户优势。在差异化产品优势方面,公司轨道交通较为成熟和差异化的产品包括智慧工程管理平台、综合联调管理系统、地铁保护系统、轨道企业数字化平台、移动支付和用户资源统一云平台、互联网电子票务平台等。上述产品是公司进行轨道
交通行业新客户开拓的切入点。如公司通过轨道企业数字化平台切入贵阳地铁、通过地铁保护系统切入石家庄地铁等。
在全周期服务能力优势方面,目前公司轨道交通具备“建设、管理、养护、运营、服务”的全周期信息化服务能力,可以实现客户信息化需求的长期覆盖,与客户深度绑定,有利于市场的开拓以及增强客户粘性。如公司通过轨道企业数字化平台切入贵阳地铁后,继续实现地铁保护系统、检修管理系统在贵阳地铁的应用,不断提高公司对客户的信息化覆盖率。
在客户优势方面,基于差异化产品优势和全周期服务能力优势,公司与轨道交通企业的合作不断深入,从而在更大的范围内参与轨道交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如公司目前已经参与了厦门地铁信息化二期、三期和四期、电子票务平台以及信息化运维服务等全方位的信息化建设。
综上,公司将继续发挥上述优势推动轨道交通业务的拓展。公司轨道交通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不利变化。
(二)智慧停车业务
1、客户类型
公司智慧停车业务的客户主要为各类停车场运营管理单位,客户较为分散。
2、终端需求
从终端需求来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4 年 5 月的数据,受益于汽车保
有量持续扩张、企业加速布局、政府大力支持等因素,预计未来几年行业整体
保持 12%左右的增速,据此预计 2029 年,我国智慧停车行业市场规模在 478 亿
元左右。
另外,智慧停车的生态较为丰富,除传统的智慧停车管理系统等前端智能硬件和云停服务之外,车位运营、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车主服务、广告运营、汽车后市场等新业态也在逐步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投资和承包经营、停车时长购买等方式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业务的盈利能力。因此,智慧停车业务生态丰富,整体市场空间较大。公司在智慧停车领域具有车场级、企业级和城市级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智慧停车运营和投资经营等多种业态,
实现了智慧停车领域的全生态覆盖,能够充分发挥智慧停车业务的协同优势,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在车位运营方面,政策鼓励大力发展错时停车。2021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
厅发布《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国办函〔2021〕46 号):①鼓励停车资源共享。要求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提高停车设施利用效率。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在加强安全管理的前提下,率先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鼓励商业设施、写字楼、旅游景区、体育场馆等停车设施在空闲时段向社会开放。鼓励居住社区在保障安全和满足基本停车需求的前提下,错时向社会开放停车设施。鼓励城镇老旧小区居民夜间充分利用周边道路或周边单位的闲置车位停放车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探索通过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车位共享、提高使用效率。②加强停车换乘衔接。加强出行停车与公共交通有效衔接,鼓励大中城市轨道交通外围站点建设“停车+换乘”(P+R)停车设施,支持公路客运站和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建设换乘停车设施,优化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出行结构。
公司 i 车位的错时停车(包含 P+M 停车换乘)能够盘活闲置车位资源,提
高停车资源的利用效率,是缓解停车难和交通拥堵的有效手段。2024 年公司错
时停车业务收入为 463.46 万元。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i 车位合作错时车位数
(含 P+M)为 32,505 个,合作错时车位数 2024 年较 2023 年增长率 37.5%。厦
门是公司错时停车的标杆城市,公司致力于将厦门模式进行城市复制。随着公司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的不断拓展和规模效应的不断提升,预计未来 i 车位将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3、在手订单
截至 2025 年 9 月 23 日,公司智慧停车业务的在手订单为 4,486 万元。
4、本期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
本期智慧停车业务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在于:项目级
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重点项目的实施不及预期,延期至下半年交付,包括厦门地铁 4 号线 P+M 停车管理系统建设项目合同、厦门新机场车位引导及反向寻车系统项目、停车一体化经营管理系统开发服务及厦门 SM马銮湾停车场系统设备等
项目,相关项目的合同金额为 810 万元。
因此,公司智慧停车业务本期收入较 2023、2024 年同期大幅下降的原因主
要在于项目级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重点项目的实施不及预期,延期至下半年交付。智慧停车市场竞争充分,从终端需求和在手订单来看,公司智慧停车业务发展势头良好。
5、智慧停车业务核心竞争力情况
公司智慧停车业务在产品和车位运营上逐渐形成差异化优势。
在产品方面,公司目前已经具有车场级、企业级和城市级智慧停车场管理系统、智慧停车运营和投资经营等多种业态,实现了智慧停车领域的全生态覆盖,并且智慧停车运营服务的收入占比逐年提升,可充分发挥各细分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同时,公司云停解决方案相比竞争对手有较好的差异化优势,公司的云控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程度较高,以主动告警为主,且联动语音对讲和监控视频,异常事件处理效率高,客户体验更好。公司通过多年的业务实践和研究,目前已经积累了出入口通行类告警(滞留告警、整牌拒识告警、数据异常告警、无牌车告警)、出入口设备类告警(栏杆长抬告警、车道设备故障告警、数据上报异常告警)、车道拥堵告警、占道违停告警、油车占位告警等多种人工智能识别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