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德数控: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公告时间:2025-09-10 16:08:25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或“保荐人”)作为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德数控”或“公司”或“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2022 年度以简易程序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2023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规定,中信证券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并出具本持续督导半年度跟踪报告。
一、持续督导工作概述
  1、保荐人制定了持续督导工作制度,制定了相应的工作计划,明确了现场检查的工作要求。
  2、保荐人已与公司签订保荐协议,该协议已明确了双方在持续督导期间的权利义务,并报上海证券交易所备案。
  3、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通过与公司的日常沟通、现场回访等方式开展
持续督导工作,并于 2025 年 9 月 2 日对公司进行了现场检查。
  4、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根据相关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履行持续督导职责,具体内容包括:
  (1)查阅公司章程、三会议事规则等公司治理制度、三会会议材料;
  (2)查阅公司财务管理、会计核算和内部审计等内部控制制度等文件;
  (3)查阅公司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的资金往来明细及相关内部审议文件、信息披露文件;
  (4)查阅公司募集资金管理相关制度、募集资金使用信息披露文件和决策程序文件、募集资金专户银行对账单、募集资金使用明细账;
  (5)对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进行访谈;
  (6)对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公开信息查询;
  (7)查询公司公告的各项承诺并核查承诺履行情况;
  (8)通过公开网络检索、舆情监控等方式关注与公司相关的媒体报道情况。二、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问题。
三、重大风险事项
  本持续督导期间,公司主要的风险事项如下:
    (一)行业格局逐渐加剧的风险
  高档数控机床作为智能装备制造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支持、推动我国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增强产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对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需求日益迫切,国家的产业政策持续加码。若未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支持力度减弱,可能对公司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技术迭代升级的风险
  公司目前主营业务产品持续向航空航天、汽车、机械、模具等更多领域开拓,不同领域对公司产品的需求有差异,如果公司不能迅速适应不同领域的工艺差异化需求,迅速开展技术迭代升级,丰富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品种、提供满足不同领域加工需求的差异化五轴联动数控机床产品并向用户提供最佳的加工方案,将面临产品无法适应市场新增需求,导致收入增长放缓等不利影响。
    (三)财务风险
    1、毛利率波动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 38.67%,显著高于同行业厂商。随着公司
市场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公司的产品正在向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工程机械等诸多领域拓展。由于不同行业、不同用户使用的高端数控机床在定制化配置方面有所差异,相关产品的毛利率也会有所不同,下游客户结构的变化可能使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有所波动。而且,为满足下游市场需求,行业竞争对手也在着手投入或加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研发与生产。若未来市场竞争加剧、国家政策调整,产品售价及原材料采购价格发生不利变化,公司毛利率也存在下降的风险。
    2、应收账款余额增加导致的坏账风险
  公司已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公司应收账款规模随营业收入增长而增加,如果经济形势恶化或者客户自身发生重大经营困难,公司将面临应收账款回收困难的风险。
    (四)宏观环境风险
  公司的下游客户主要为航空航天、兵器等军工企业,以及精密模具、汽车、清洁能源、国产商用飞机、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民用制造业企业。下游客户所在行业的发展大多与宏观经济周期相关度较高,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及其周期性波动会对下游产业的结构升级,以及终端客户的经营情况、资金周转速度及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影响对高端数控机床的需求。
  如果未来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滑,下游行业长时间不景气,则可能超出公司通过客户结构调整、内部挖潜等方式应对的能力范畴,进而一段时间内会对公司的经营情况产生较为不利影响。
四、重大违规事项
  基于前述保荐人开展的持续督导工作,本持续督导期间,保荐人未发现公司存在重大违规事项。
五、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2025 年 1-6 月,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营业收入                          29,454.97    25,560.01            15.2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905.64      4,844.09            1.27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      3,606.10      3,895.71            -7.43
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522.66    -2,004.60          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          2025年 6月末  2024 年末    本期末比上年度
                                                                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85,910.02    182,792.33            1.71
总资产                            228,412.11    225,639.90            1.23
        主要财务指标          2025 年 1-6 月  2024 年 1-6 月  本期比上年同期
                                                                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4582        0.5045            -9.18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4580        0.5045            -9.22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        0.3365        0.4057            -17.06
益(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2.65          3.59  减少0.94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          1.95          2.89  减少0.94个百分点
资产收益率(%)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33.34        30.22  增加3.12个百分点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负转正,主要系报告期销售收入现金回款和收到国拨研发经费增加所致。
  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 7.43%,主要系报告期摊销 2024 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的股份支付费用增加所致。
  3、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同比分别减少 9.18%和 9.22%,主要系报告期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股转增 0.3 股,股本增加所致。
六、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1、坚持自主创新,持续技术积累
  公司高度重视创新技术研发,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发展战略。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已拥有专利 390 项,包括发明专利 227 项(其
中国际发明专利 62 项,国内发明专利 165 项)、实用新型专利 157 项、外观设
计专利 6 项;拥有注册商标 67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61 项、作品著作权 4 项。
累计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课题 44 项,其他国家及地方研发项目 33 项;公司累计参与制定国家标准 24 项,行业及团体标准 11 项,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专利,以及持续提升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一。
  公司持续深耕研发,聚焦用户需求,完善产品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在现有四大通用技术平台和四大专用技术平台的基础上,针对市场需求,不断深化研发力度,完成技术创新与产品线的优化及拓展,使公司产品谱系更加丰富,竞争优势显著。新产品及新技术的推出和迭代,带动了公司在航空航天、军工、船舶、医疗、新能源汽车等关键领域实现技术突破,进一步打破国外的技术壁垒,实现进口替代。对强国建设、保障社会安全以及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为加速推进公司基于国产 CPU 芯片的智能型数控系统的研制成熟与应用迭代,公司于 2025 年初联合龙芯中科、清华大学胡楚雄教授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肖文磊教授团队,基于公司现有数控系统产品,在智能交互、预测性维护、智能编程、故障分析与诊断、加工工艺优化、技术支持库等方面,对多款AI 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开展了一系列应用验证工作。借助 AI 大模型,不仅能够提升加工精度和效率,还能降低生产成本、增强智能化水平,并支持复杂加工任务和个性化生产需求。这种结合为制造业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核心关键功能部件自主可控,高端机床实现进口替代
  公司拥有完整的人才链、技术链、产业链,主要产品五轴联动数控机床自主化率达到 85%,掌握高档数控系统、关键功能部件及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全产业链的核心关键技术。产品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模具、能源、机械设备、低空经济、电子等产业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公司自主研发的GNC 系列高档数控系统对标西门子 840D。公司自研自制的关键功能部件产品类型全面,规格型号丰富,在批量配套公司自产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的同时,规模化的支持国内的同行业机床企业。产品包括不同规格型号的力矩电机、主轴电机、伺服电机、电主轴、转台、铣头、激光干涉仪、激光对刀仪、无线测头、激光尺、编码器等,下游客户涵盖高端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纺织机械、风电能源、高等
院校等众多领域。此外,随着未来银川厂区电主轴产能的扩充,功能部件的整体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更高效的迭代提升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具备高档数控系统及高端数控机床双研发体系的创新型企业,是目前国内少数立足全面自主创新技术体系的高新技术企业,可根据用户工艺需求,规划设计机床结构,优化机床配置要素,为机床主机定制功能部件和功能开发。在双研发体系的支持下,公司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及其关键功能部件、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功能、性能、可靠性从市场端到研发端的快速迭代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