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精科: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关于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29 15:43:01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关于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半年度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保荐人名称: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被保荐公司简称:先锋精科
保荐代表人姓名:刘天宇 联系电话:0512-85883377
保荐代表人姓名:刘一为 联系电话:0512-85883377
根据《证券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泰联合证券”或“保荐人”)作为江苏先锋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精科”“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人,对先锋精科进行持续督导,并出具本持续督导跟踪报告:
一、保荐人和保荐代表人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
无。
二、重大风险事项
公司目前面临的风险因素主要如下:
(一)技术风险
1、无法跟随技术升级迭代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随着芯片制程的不断升级,半导体设备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厂商必须紧跟晶圆制造等产业链下游厂商的需求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以及产品性能,从而对公司的研发能力、工艺水平不断提出更高要求。此外,对于同一代工艺制程,半导体设备企业也会不断升级优化,提升效率及良品率,公司必须及时研发相匹配的精密零部件产品以应对
下游厂商不断提升的技术要求。
若公司产品不能紧跟和满足客户产品的更新迭代需求,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经营业绩将受到不利影响。
2、技术人才流失与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与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公司需长期维持技术人才充足、队伍稳定以保持市场竞争力。若无法持续为技术人才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公司将面临技术人才流失的风险。
同时,随着半导体行业技术壁垒的不断提高,核心技术对于公司保持和提升竞争力至关重要。自成立以来,公司高度重视对核心技术的保护,但仍不排除因技术人才流失、员工工作疏漏、外界窃取等原因导致核心技术泄密的风险,进而导致公司竞争力下降。
(二)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和内控风险及盈利能力风险
报告期内,公司资产规模快速增长,管理、技术和生产人员数量持续增加,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等环节的复杂程度与管理难度也不断提升。同时,公司产品具有多品种、小批量、定制化的特点,公司根据产品的上述特点通过多年的经营管理实践形成了一套柔性化加工生产体系,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公司管理能力不能及时匹配公司经营规模增长,将影响公司的生产经营和长远发展。
另外,如因市场环境变化或公司经营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增加的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投产后不能如期产生收益或盈利水平不及预期,新增生产成本和费用将提升公司经营风险,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三)应收账款余额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及应收账款周转率波动的风险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半导体设备龙头厂商,商业信用良好,但未来若主要客户因经营情况或商业信用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以及公司对信用风险管控不当,则
可能导致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从而影响公司流动资金的周转和经营业绩。此外,公司近年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对于营运资金的需求持续增加。若未来公司无法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方式合理筹措资金及规划资金使用计划,则公司在营运资金周转方面将会存在一定的风险。
(四)行业周期性风险
公司所处的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行业是半导体行业上游,半导体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会对公司所处行业产生较大影响。在行业处于周期性上行通道时,公司需要保持及提高产能来满足产业链下游客户快速提升的需求。若公司不能及时应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增长,可能会导致公司失去既有或潜在客户;在行业处于周期性下行通道时,计算机、消费电子等终端消费市场需求下降,半导体设备厂商、晶圆厂面临产能过剩,继而削减资本性支出,对公司产品的需求亦可能下降。虽然长期看,半导体行业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石,人类社会智能化、数字化的大趋势将继续演进,半导体行业的长期需求将持续向好,但在行业处于周期性下行通道时,因晶圆制造企业、半导体设备企业削减资本性支出,公司新增订单可能出现下滑,进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五)市场竞争加剧导致产品价格和盈利能力下降风险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半导体设备零部件的需求不断增加,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投资,抢夺市场份额,同时行业内领先的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一步整合资源,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随着半导体领域国产替代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国产零部件厂商加入市场竞争。如果公司未来无法通过提升研发实力、产品性能和客户拓展能力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导致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产品价格下降,从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六)产业政策变化风险
公司的业务发展情况与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情况紧密相关。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及国产化的推进对于国家产业升级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若未来国家对于半导体设备以及半导体设备零部件行业不能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将可能对公司业绩产生
不利影响。
三、重大违规事项
无。
四、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一)主要会计数据及财务指标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财务数据及指标如下所示:
1、主要会计数据
单位:万元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1-6 月) 年同期增减(%)
营业收入 65,452.22 54,760.68 19.52
利润总额 12,344.11 12,833.41 -3.81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0,619.40 11,224.24 -5.3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10,457.17 11,234.40 -6.92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6,420.18 -5,610.80 不适用
主要会计数据 本报告期末 上年度末 本报告期末比上
年度末增减(%)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155,460.59 148,245.80 4.87
总资产 210,509.41 197,753.44 6.45
2、主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1-6 月) 年同期增减(%)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52 0.74 -29.7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52 0.74 -29.73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 0.52 0.74 -29.73
(元/股)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6.90 14.01 减少 7.11 个百分点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 6.80 14.02 减少 7.22 个百分点
产收益率(%)
主要财务指标 本报告期 上年同期 本报告期比上
(1-6 月) 年同期增减(%)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 5.27 5.87 减少 0.60 个百分点
(二)主要财务指标的变动原因及合理性
受到国产化进程推进和下游市场需求影响,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有所增长。
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的略有下降,主要原因系:(1)2024 年及本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产能扩充,相关产能正在逐步释放过程中;(2)为适应产能扩充,报告期内公司员工人数有所增加,薪酬支出有所增加。
五、核心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一)技术优势
技术创新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致力于不断提升技术水平,优化工艺路线。目前,公司具备完善的工艺配套能力,主要分为精密机械制造技术、表面处理技术、焊接技术、高端器件的设计及开发技术和定制化工装开发技术。
(二)产品优势
公司产品可以分为半导体类和其他类。半导体类主要产品包括腔体、内衬、加热器、匀气盘等直接参与晶圆反应或与晶圆直接接触的关键工艺部件、工艺部件和结构部件;其他类主要是应用于光伏设备、医疗设备的零部件。公司自设立时起即确立了以刻蚀腔体、内衬等核心零部件为核心的产品发展路径,在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核心零部件领域凭借产品专精的特点居于重要地位。比如,公司向国内龙头半导体设备企业提供的腔体为核心的刻蚀设备配套零部件,已批量应用在国际最先进 5nm 芯片生产线及下一代更先进生产线上。公司凭借十多年产品优势积累,在国产装备的重要细分领域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在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保持了较为明显的竞争优势。
(三)客户优势
公司深耕国内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制造领域,经过多年的沉淀,积累了丰
富的客户资源。公司自设立时起即伴随中微公司、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国产半导体设备龙头企业共同成长,深度参与客户多款先进设备的研发、定型和迭代升级。半导体高端装备奉行严格复制信条,即客户要求严格复制已经确立的工艺标准,基于此,公司与中国本土装备龙头企业的长期稳定合作形成了深厚的信任基础,建立了与客户协同迭代开发的持续反馈机制。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主要客户现已覆盖中微公司、北方华创、中芯国际、华海清科、拓荆科技、屹唐股份等知名半导体产业链厂商,有较强的客户先发优势。同时,公司较早确立了陪伴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成长的经营理念,在半导体设备自主可控的国产化浪潮中具有先发优势,伴随国产半导体设备零部件需求量的提升,公司的业绩成长确定性较强。
(四)生产管理优势
公司具有以“团队合作”为核心,以“质量,计划,成本改造”为导向的先进的生产管理体系。公司管理体系的核心理论为:“准时制生产”“生产节拍时间”“连续流动”“控制式计划体系”“约束理论”“有效产出与入库”“成本生产率趋势”“瓶颈(约束)管理”等。在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的引导下,公司不断完善生产管理制度,规范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