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一轨: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7-16 17:27:33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证券简称:九州一轨 证券代码:688485 编号:2025-006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名称 瀚鑫基金 田大发
及人员姓名 瀚鑫基金 黄尚才
鸿途私募 杨荣
红钧资本 吕良兴
时间 2025年 7月 15 日
地点 深圳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 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张侃
姓名
一、公司发展历程?
回复: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0 年
7 月,起初由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及其下属的城市安
全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原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
共同发起设立,致力于轨道交通噪声与振动污染防治领
域的技术研究与应用。公司自创立之初即定位于“产学
研”深度融合的发展模式,具备鲜明的科研机构背景。
多年来,公司不断进行资本结构优化,通过多轮融
资引入了包括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广州轨道
交通产业投资发展基金等重要战略投资者,逐步形成了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 “国有资本 + 科研院所 + 创投基金”的多元混合所有制
内容介绍 格局。这一股权结构不仅增强了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的
持续投入能力,也提升了项目落地与市场开拓的综合实
力。
经过十余年的技术沉淀与市场积累,公司在轨道交
通减振降噪领域打破了外资垄断,实现了关键技术与产
品的国产化替代,树立了自主品牌地位。随着业务不断
扩展,公司于2023年1月18日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成为噪声污染防治领域中首家在科创板上市的轨道交通
声学环保企业,标志着公司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
段。
二、公司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情况如何?
回复: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 2,606 万
元,同比下降约 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 602.49 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亏损 668.40 万元有所收窄。收入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项目受极端天气影响被迫延期,尤其是 2 月底华北地区遭遇严重寒潮,北京、乌鲁木齐、石家庄等地的多个项目因此滞后实施。
公司一季度加大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投入,研发支出590.46万元,占营业收入的22.66%,同比增长约11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声纹监测与智慧运维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同时,从 2024 年底在手订单来看,公司项目储备充足,新旧业务线并行推进,整体经营态势保持稳健。
三、公司获批建设的生态环境部城市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控制工程技术中心主要建设任务?
回复:
工程技术中心的核心职责是紧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振动与噪声控制领域的技术发展与产业化需求,系统性地开展相关研究工作。重点聚焦于轨道交通减振降噪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声纹数据分析与病害诊断、车辆基地及上盖空间的噪声振动精细化治理,以及行业核心装备的研发制造。
通过在基础材料、关键工艺、设计理念与制造技术等方面实现创新与突破,中心将推动减振降噪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广泛应用与产业转化。同时,中心也将建设完善的轨道交通振动与噪声技术评估和验证平台,组建专业技术人才团队,面向国家和地方管理需求,提供政策建议、标准制定、技术规范、工程支持及设施运维管理等多层次服务保障。
四、公司“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进展如何?
回复:
公司积极推进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的商业化落地,着力构建“技术研发-工程应用-商业运营”的完整产业闭环。公司历时多年自主研发的“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智慧运维系统”已进入商业化落地阶段,系统整体由四大核心子模块构成,包括:轨道声纹(断面)在线监测系统、轨道声纹(线路)在线监测系统、车载轨道声纹监测系统(便携式)和工务智慧运维管理信息系统。
截至 2024 年底,该系统已在多个城市的轨道线路中实现应用,其中便携式车载监测系统与工务运维管理系统均已完成首台套落地,轨道声纹断面监测系统也在北京地铁 14 号线铺设完成,形成了首个示范工程,为系统算法优化和产品升级积累了大量现场数据。同时,公司
与中铁武汉电气化局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系统在
天津地铁等项目的推广应用。
此外,公司还持续推进系统技术的功能迭代和外观
优化,研发并实施 AI 病害识别模型、波磨指数等算法模
块,推动系统向“智能监测—数据分析—决策支持”的
一体化解决方案演进,为轨道交通智慧运维构建了坚实
的数字基础。
五、请介绍公司发展战略?
回复:
面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期,公司
正着力转型升级,在稳固既有业务市场的基础上,聚焦
构建“第二成长曲线”,以实现可持续的高质量增长。
其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首先,公司正在推动业务格局由以新建线路为主转
向“新建与既有线改造并重”。在既有轨道线路进入改
造高峰期的背景下,公司将充分发挥其全系列减振降噪
产品优势,围绕《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政策要求,面向
城市既有线路提供涵盖“监测—诊断—治理”的一体化
综合服务,提升既有线路运行品质。
其次,公司正加快由产品供应商向数据服务商的全
面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依托“轨道声纹在线监测与
智慧运维系统”,公司深入布局物联网、人工智能、大
数据等技术,将声纹监测拓展至船舶、桥梁、隧道等多
场景应用,培育智能化基础设施运维新生态。
最后,公司积极探索国际化路径。2024 年公司作为
技术支持方参与海外地铁项目投标,其技术方案获得业
主高度认可。未来,公司将持续推进海外市场布局,稳
步设立海外机构,力争从本土领先迈向全球化发展,为
公司开启更广阔的战略增长空间。
附件清单(如有) 无
日期 2025年7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