炬光科技: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告时间:2025-04-25 22:30:42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西安炬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 上市后,始终秉持“投资者为本”理念,维护股东利益。为贯彻落实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科创板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 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制定并实施多项措施,以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优化经营治理、提高运营效率,从而稳定资本市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公司价值并增强投资者回报,公
司已制定《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并于 2025 年 4 月 24
日经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一次会议一致通过,具体如下:
一、聚焦主责主业,坚持既定战略,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2,001.94 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61,747.54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10.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490.95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293.17%。 2024 年宏观经济的复苏不及预期,公司坚持既定发展战略,积极应对不利影响,先后完成了瑞士炬光的并购和ams-Osram 光学元器件部分研发和生产资产(简称 Heptagon)的收购,真正做到立足当下,布局未来。公司持续推进各应用领域的业务布局,公司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增长,但盈利能力承压明显:工业光纤激光产品价格下行、瑞士汽车业务负毛利及新加坡产线爬坡期成本压力,导致综合毛利率走低;并购整合带来管理费用及运营成本攀升,叠加研发投入同比增加形成双重压力;叠加资产减值计提增加及理财收益减少,最终导致净利润深度下滑。
2025 年,公司将以“恢复盈利、投资未来”为目标,巩固光子行业领先地位,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坚定全面集成,推进并购整合
2024 年,公司完成瑞士炬光和 Heptagon 资产两项重要战略并购。这一系列
并购举措的核心目标在于全方位强化公司现有业务体系,进一步拓宽业务版图、提升市场渗透力与影响力,通过资源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显著增强公司的技术创新实力与市场竞争优势,为公司长远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在瑞士并购以及 Heptagon 的并购整合管理工作中,公司秉持全面集成的理念,采用统一的经营模式,即职能集中、流程/制程统一、共享服务中心。得益于此前 LIMO 并购整合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对于瑞士并购整合在短短四个季度内已初显成效,无论是从瑞士并购相关业务的毛利率、净利润等关键财务指标的变化趋势来看,瑞士并购项目呈现出逐步向好的态势。Heptagon 并购整合时间尚短,基于当前的整合进度与业务规划,预期仍需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全面完成。
2025 年公司启动了“并购整合大使”计划,通过派驻理解公司的总体战略、符合公司价值观,并具备跨国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重点解决子公司与总部沟通、文化冲突等核心问题,整体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有效推进并购整合进程。
(二)战略转型驱动,开启优化增长新阶段
在顺利完成上述并购之后,公司开启了业务战略转型。公司于 2024 年第四季度果断实施了对“老炬光”旗下低附加值、市场反馈不佳产品线的全面梳理与优化计划。从而公司推动了业务战略从传统业务模式向“成熟业务反哺新型业务,集中资源投入与培育新型业务”的深度转型,旨在充分利用成熟业务的稳定收益,为新型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和资源保障,从而实现公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公司将战略重心进一步聚焦于光通信、消费电子及泛半导体制程解决方案等具有高增长潜力的领域。在资源配置上,公司将把研发资源重点投入到上述三个领域中,而“老炬光”旗下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光光学和医疗健康等“成熟业务”,将作为公司的利润中心和现金牛业务,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和利润支持,从而构建起一个更加完善、更具韧性的“成熟业务”与“新型业务”双轮驱动的产品业务生态链(pipeline)。
(三)加强重点应用领域市场开拓,扩大优质客户群体
2025 年公司将重点针对以下几个应用领域的市场开拓:
1、光通信市场
5G、AI、物联网等产业推动光子技术成为新一代产业核心支撑技术。数通市场因 AI 发展加速高速光模块需求,电信市场受益于光纤到户、数据中心设备更新和新基建投入。光通信市场有望未来数年高速增长,带动光子学行业发展。
公司凭借并购整合的瑞士炬光,在光通信领域已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底蕴和广泛的市场资源。瑞士炬光与全球知名光通信领域的光芯片与模组制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实现核心微光学元器件的批量供应。在电信领域,公司与国际客户保持长期合作关系,还于近期荣获光子行业全球领军企业 Coherent 高意公司颁发的 “2025 最佳业务连续性及扩展计划”奖项;在数据通信领域,公司的精密微光学产品广泛应用于光通信模块、硅光模块,如光发射模块(TOSA)、光接收模块(ROSA)、光子集成电路(PIC)、共封装光学器件(CPO)等领域,实现激光光源的高效准直、聚焦或光纤耦合,以实现光源的小型化、高效率。
2024 年,公司强化光通信市场布局,巩固国际合作的同时,以中国市场为重点突破方向。通过与多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公司成功拓展了 10 余家新客户,并在多个既有客户处获得新项目订单,涉及 30 余款产品。目前,这些项目进展顺利:部分产品已进入付费样品验证阶段,部分实现批量供货,另有部分产品已中标 2025 年供应计划,为业务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 年,公司将继续把光通信作为核心战略市场,一方面,将 5 个与光通
信相关的研发项目列入公司级别的“Must Win”项目,确保充足的研发资源投入。这些研发项目涵盖了基础与颠覆性工艺技术平台研究以及创新产品的开发,旨在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产品竞争力;另一方面,公司持续深化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进一步挖掘中国市场的潜力,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也将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与交流,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变化,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消费电子市场
在消费电子领域,AI 技术与 AR/VR 的蓬勃发展及深度融合,已然成为驱
动行业前进的核心力量之一。依托激光与微纳光学技术的光学传感技术,为 AI视觉与 AR/VR 视觉赋予了强大动能,进而成为下一代智能电子设备核心组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
2024 年,公司成功完成对 Heptagon 资产的收购。不仅进一步夯实了公司成
为微纳光学元器件工艺技术一站式提供商的战略定位,更有力推动了公司多年来制定的消费电子战略发展计划的落地实施。Heptagon 资产的融入,为公司在
消费电子领域的产品布局注入了强劲动力。从智能手机领域的面部识别、dToF、微型摄像头,到智能手表/智能音频领域的 dToF、微型摄像头(NIR)、微透镜阵列(MLA Lenses)、微投影(MicroLED),再到 AR/VR/MR 领域的微型摄像头及其衍生出的眼部/面部/手势/世界追踪、LED/激光投影、微型成像摄像头(Visible/NIR/Slam)、微型显示器、3D/dToF、微型投影设备、ALS/接近传感器等,公司产品线实现了对消费电子多维度领域的全面覆盖,精准满足了市场对高端光学技术的多元化需求。
当前,公司正在与北美消费电子行业的头部客户积极开展研发合作。基于WLO(晶圆级光学元器件)、WLS(晶圆级透镜堆叠)等先进技术,聚焦于开发用于可见光照明和红外照明光学整形、AR/VR、3D 感知等领域的高端光学核心器件及微成像模组,致力于为消费电子市场带来更多创新与突破,以上合作均在为公司中远期增长奠定基础。
3、 泛半导体制程市场
泛半导体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市场需求增长与政策扶持下蓬勃发展。国内投资加大、设备需求旺,但制程核心设备国产化程度低。复杂国际形势下,国内厂商迎来黄金发展期。
公司凭借在“产生光子”与“调控光子”技术的积累,在泛半导体制程领域提供中游解决方案,专注于大规模、大幅面加工,产品应用于集成电路、先进显示、光伏、锂电等精密制程。
近年来,公司在该领域成果显著。集成电路领域,2024 年业务增长强劲。半导体先进封装领域,LAB 激光辅助键合技术获多家客户样机订单,终端验证效果佳,已小批量交付。新型显示领域,可变线光斑系统应用于 uLED 和 miniLED巨量焊接,激光修复模块批量交付,还拓展了锂电池激光干燥等新应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技术和产品获更多客户认可。在大规模、大批量生产场景中,公司技术和产品将展现高加工效率和生产良率优势。
综上所述,2025 年公司将围绕重点市场(光通信、消费电子、泛半导体制程等),从加大研发投入、拓展新市场领域以及加大市场推广力度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在各应用领域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优质客户群体的有效扩大。
二、优化运营管理,实现降本增效
(一)提升毛利率
2024 年公司综合毛利率下降,一是受宏观经济及市场竞争因素影响,公司用于光纤激光工业领域相关产品受到价格下降影响,收入减少,毛利率显著下降;二是瑞士并购纳入的汽车业务微透镜阵列元器件产品呈现出负毛利以及新加坡资产并购后运营时间较短固定成本摊销较大,拉低了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鉴于此,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优化运营,提升毛利率:
1、业务结构优化,降低工业收入占比
依托并购业务增量,推动老业务精简瘦身。为进一步优化盈利结构,公司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对“老炬光”低毛利、市场表现不佳的产品线实施了全面精简与优化策略。随着其他市场应用在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中的占比逐步提升,工业激光领域的销售收入比重持续下降,未来工业激光行业激烈竞争对公司产生的负面影响将大幅削弱。同时,公司将持续降低产品成本,以缓解工业激光行业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
2、实现负毛利汽车业务微透镜阵列元器件产品毛利率转正
瑞士并购所纳入的汽车业务微透镜阵列元器件产品,原产地为瑞士,毛利率为负。为有效利用地域优势,公司于 2024 年年中果断决策,将压印光学器件的生产从瑞士纳沙泰尔转移至中国韶关。至 2024 年底,生产线转移工作已圆满完成,韶关基地正式投入生产运营,并于 2025 年 1 月实现正式出货。此举不仅显著降低了生产成本,更精准契合了汽车行业对成本敏感型产品的迫切需求,从而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地位。目前,并购整合已初见成效,汽车业务微透镜阵列元器件产品的毛利率呈现出逐步改善的趋势。随着瑞士生产的库存逐渐消耗完毕,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5 年,公司还将继续通过提升良率、材料内部自制、实施精益生产等措施,进一步降低成本。
3、加速新业务拓展,降低固定成本摊销
公司于 2024 年 9 月顺利完成对 Heptagon 资产的收购,并成立了“全球光子
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和“战略增长部”。 由于并购完成时间尚短,人工成本及折旧摊销带来的运营成本尚未得到充分吸收,导致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业
务目前呈现负毛利状态。公司目前不仅开始执行与 ams-OSRAM 签订的生产制造服务采购合同和技术服务采购合同,还积极拓展国内外消费电子应用、一次性内窥镜应用及其他新兴应用领域的客户。目前,公司已与四家北美消费电子行业的头部客户在 AR/VR 等技术领域展开合作,并已送样测试。以上合作均为公司中远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 2024 年底,“全球光子工艺和制造服务事业部”已实现收入超过 1,700 万元。
(二)提升研发效率
2024 年,公司的研发投入达到了 9,507.86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