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红:关于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5-04-24 21:56:21
证券代码:300723 证券简称:一品红 公告编号:2025-028
一品红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4 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
一品红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5 年 4 月 23 日召
开第四届董事会第八次会议和第四届监事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 2024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议案》。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规定,公司本着
谨慎性原则对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各类资产进行了减值测试,经过计量或
确认,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人民币 4,334.62 万元。现将相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的情况概述
(一)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的原因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2 号——创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企业会计准则》以及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相关规定,本着谨慎
性原则,公司对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信用减值、商誉、固定资产、在建工
程、使用权资产、长期待摊费用、无形资产及合同权益等资产进行减值测试,经公司内部审批,根据减值测试结果对相应资产计提或转回相关减值准备。
(二)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的范围和金额
经测算,本次计提各项资产减值损失金额合计为 4,334.62 万元,具体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 2024 年计提(负数为转回)减值损失金额
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损失 4,334.62
其中: -
信用减值损失-应收票据坏账损失 0.42
信用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坏账损失 130.21
信用减值损失-其他应收款坏账损失 198.83
资产减值损失-存货跌价损失 1,426.57
资产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80.18
资产减值损失-使用权资产减值损失 6.47
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 1,361.87
资产减值损失-长期待摊费用减值损失 27.43
资产减值损失-商誉减值损失 1,102.64
合计 4,334.62
注:上述表格中若出现总数与表格所列数值总和不符,均为采用四舍五入所致。
(三)本次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的金额及计算过程
1、金融资产减值说明
①减值准备的确认方法
公司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务工具投资金融资产、租赁应收款、合同资产、贷款承诺以及财务担保合同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损失准备。
预期信用损失,是指以发生违约的风险为权重的金融工具信用损失的加权平均值。信用损失,是指本公司按照原实际利率折现的、根据合同应收的所有合同现金流量与预期收取的所有现金流量之间的差额,即全部现金短缺的现值。
除购买或源生的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外,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评估相关金融资产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处于第一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如果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已显著增加但尚未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二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如果金融资产自初始确认后已经发生信用减值的,处于第三阶段,本公司按照相当于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本公司在评估预期信用损失时,考虑在资产负债表日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有关过去事项、当前状况以及未来经济状况预测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
对不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应收款项融资、
应收质保金、应收工程款等)和合同资产、应收租赁款,本公司始终按照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对含重大融资成分的应收款项(含应收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款、应收分期收款提供劳务款等)和合同资产、应收融资租赁款,本公司自初始确认时起均按照该金融资产整个存续期内预期信用损失的金额计量损失准备。
未来 12 个月内预期信用损失,是指因资产负债表日后 12 个月内(若金融资
产的预计存续期少于 12 个月,则为预计存续期)可能发生的金融资产违约事件而导致的预期信用损失,是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的一部分。
对于在资产负债表日具有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工具,本公司假设其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并未显著增加,选择按照未来 12 个月内的预期信用损失计量损失准备。
本公司对于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以及较低信用风险的金融资产,按照其未扣除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对于处于第三阶段的金融资产,按照其账面余额减已计提减值准备后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利息收入。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其他应收款,若某一客户信用风险特征与组合中其他客户显著不同,或该客户信用风险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公司对该应收款项单项计提坏账准备。除单项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之外,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对应收款项划分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坏账准备。
A.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
对于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应收款项融资具体划分组合情况如下:
应收票据组合
a. 应收票据组合 1:银行承兑汇票
b. 应收票据组合 2:商业承兑汇票
应收账款组合
a. 应收账款组合 1:商品销售业务的应收账款
b. 应收账款组合 2:现代服务的应收账款
c. 应收账款组合 3:其他业务的应收账款
d. 应收账款组合 4: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的应收账款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对于划分为组合的应收账款,本公司参考历史信用损失经验,结合当前状况以及对未来经济状况的预测,编制应收账款账龄与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对照表,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B. 其他应收款
本公司依据信用风险特征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若干组合,在组合基础上计算预期信用损失。具体划分组合情况如下:
a. 其他应收款组合 1:应收保证金
b. 其他应收款组合 2:应收员工往来款
c. 其他应收款组合 3:合并范围外单位的其他应收款
d. 其他应收款组合 4:合并范围内关联方的其他应收款
对划分为组合的其他应收款,本公司通过违约风险敞口和未来 12 个月内或整个存续期预期信用损失率,计算预期信用损失。
②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本公司通过比较金融工具在资产负债表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与在初始确认日发生违约的风险,以确定金融工具预计存续期内发生违约风险的相对变化,以评估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已显著增加。
在确定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是否显著增加时,本公司考虑无须付出不必要的额外成本或努力即可获得的合理且有依据的信息,包括前瞻性信息。本公司考虑的信息包括:
A. 债务人未能按合同到期日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情况;
B. 已发生的或预期的金融工具的外部或内部信用评级(如有)的严重恶化;
C. 已发生的或预期的债务人经营成果的严重恶化;
D. 现存的或预期的技术、市场、经济或法律环境变化,并将对债务人对本公司的还款能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金融工具的性质,本公司以单项金融工具或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评估信用风险是否显著增加。以金融工具组合为基础进行评估时,本公司可基于共同信
用风险特征对金融工具进行分类,例如逾期信息和信用风险评级。
③已发生减值的金融资产
本公司对金融资产预期未来现金流量具有不利影响的一项或多项事件发生时,该金融资产成为已发生信用减值的金融资产。金融资产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证据包括下列可观察信息:
A. 发行方或债务人发生重大财务困难;
B. 债务人违反合同,如偿付利息或本金违约或逾期等;
C. 债权人出于与债务人财务困难有关的经济或合同考虑,给予债务人在任何其他情况下都不会做出的让步;
D. 债务人很可能破产或进行其他财务重组;
E. 发行方或债务人财务困难导致该金融资产的活跃市场消失;
F. 以大幅折扣购买或源生一项金融资产,该折扣反映了发生信用损失的事实。
金融资产发生信用减值,有可能是多个事件的共同作用所致,未必是可单独识别的事件所致。
④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方法
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各类金融资产的预计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
公司实际发生信用损失,认定相关金融资产无法收回,经批准予以核销的,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已减记的金融资产以后又收回的,作为减值损失的转回计入收回当期的损益。
⑤预期信用损失准备的列报
为反映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自初始确认后的变化,本公司在每个资产负债表日重新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由此形成的损失准备的增加或转回金额,应当作为减值损失或利得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损失准备抵减该金融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的账面价值;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债权投资,本公司在其他综合收益中确认其损失准备,不抵减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
⑥核销
如果本公司不再合理预期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则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本公司确定债务人没有资产或收入来源可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以偿还将被减记的金额。但是,按照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