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高发:宁波高发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1 18:11:06
公司代码:603788 公司简称:宁波高
发
宁波高发汽车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二零二五年四月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
划,投资者应当到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
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
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公司 2024 年度财务状况的审计,公司 2024 年度实现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 190,588,527.68 元,按母公司实现的净利润的 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19,708,849.30 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 519,913,521.00 元;扣除报告期内已分配的现金股利133,839,040.80 元,2024 年度可供分配利润为 556,954,158.58 元。
经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如下:
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7.00 元(含税)。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总
股本 223,065,068 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 156,145,547.60 元(含税),占 2024 年度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 81.93%。剩余未分配利润 400,808,610.98 元留待以后年度再分配,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2、本次利润分配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为基数,具体日期将在权益分派实施公告中明确。
3、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如果公司总股本发生变动的(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登记时间为准),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并将另行公告具体调整情况。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批准。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宁波高发 603788 无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彭丽娜
联系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下应北路717号
电话 0574 – 8816 9136
传真 0574 – 8816 9136
电子信箱 ir@gaofacable.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所处行业为汽车零部件行业。公司专业从事汽车变速操纵控制系统和加速控制系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变速操纵系统总成、电子加速踏板、汽车拉索等三大类。
汽车行业整体情况如下,其中的行业数据来源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1、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增长
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连续 16 年稳居全球第一。2024 年全年汽车产销稳中有进。新能源汽车持续增
长,产销量突破 1,000 万辆。2024 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
长 3.7%和 4.5%。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2、乘用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2024 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 2,747.7 万辆和 2,756.3 万辆,连续十年超过 2,000 万辆,同比分
别增长 5.2%和 5.8%。其中乘用车国内销量 2,260.8 万辆,同比增长 3.1%;乘用车出口 495.5 万辆,
同比增长 19.7%。乘用车产销创历史新高。
3、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 1,000 万辆
我国新能源汽车连续 10 年位居全球第一。2024 年,在政策利好、供给丰富、价格降低和基础设
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新能源汽车持续增长,产销量突破 1,000 万辆。2024 年新能源汽
车产销分别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
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40.9%,较去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销量 1,105 万辆,
同比增长 40.2%;新能源商用车国内销量 53.2 万辆,同比增长 28.9%。
4、汽车出口再上新台阶
2024 年,汽车出口再创新高,成为拉动汽车产销量增长的重要力量。全年汽车出口 585.9 万辆,
同比增长 19.3%。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 495.5 万辆,同比增长 19.7%;商用车出口 90.4 万辆,同比
增长 17.5%。
5、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
2024 年,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占有率持续攀升,2024 年累计销售 1,797 万辆,同比增长 23.1%,
年度市场份额达到 65.2%,比上年提升 9.2 个百分点。
2024 年,从一季度新车市场销量“负增长”到二季度车市逐渐企稳回暖,再到下半年国内车市在政
策刺激下实现恢复性增长,国内汽车销量呈现“U 型”发展态势。虽然 2024 年国内汽车消费市场受到转型发展、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等因素影响,导致市场消费信心短期内出现波动,但有关部门系列政策持续发力、各地补贴政策有效落实、企业促销活动热度不减,共同激发了车市终端消费活力,促进了汽车市场稳中向好发展。
公司经营模式如下:
1、生产模式
由于每一款汽车都有不同的技术规格,零部件供应商需要根据不同车型设计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因此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的订单组织设计与生产。公司已经形成了产品研究开发、加工、产品组装、最终性能检测等在内的完整的业务流程。
2、采购模式
在采购环节方面,公司制定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在对供应商的选择从技术研发能力、质量保证能力、设备生产能力、成本控制能力等多方面进行考核。公司对通过考核的供应商建立合格供应商目录。每个年度,公司对供应商进行年度评定,审核评级,只有通过评级审核的供应商才能列入下一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单。
3、销售模式
作为国内三十多家整车厂的一级供应商,公司产品的销售方式以直销为主,另有较少部分的产品销售给其他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凭借产品信誉,采用“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的销售方式不断拓展新客户并不断扩大产品在已有客户中的销售份额。在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建立了在主要客户所在地派驻售后技术人员的贴近客户的售后服务体系。
近年来,在政策助力、市场活力以及基础设施持续改善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自主品牌汽车在加速发力“长板”,提升技术能力和发展质量。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各企业凭借自身在技术、品质、成本等各方面的优势在各个细分领域立足。随着汽车市场规模扩大以及全球化采购迅速增长,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供应体系逐步完善,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大幅提升,出现了一批具有自主开发设计能力且规模较大的零部件企业和在细分领域具备较强技术研发能力的中小规模零部件企业。目前我国已形成全球规模最大、品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零部件产业体系,并深度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成为全球重要的生产和供应基地。公司主要产品为变速操纵器及软轴、电子加速踏板、汽车拉索,公司主要的竞争对手为外资或合资企业,主要有:科世达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康斯博格汽车部件(无锡)有限公司、法可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奥特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拉电子有限公司、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重庆海德世拉索系统(集团)有限公司等,从年度销量来看,公司产品档位操纵器及电子加速踏板在国内市场已跻身前列。
国际整车厂基于优化产业链、控制生产成本、压缩市场半径等目的,为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相比于外资供应商,我国零部件企业具备自研自产率高、快速响应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在保持品质良好的同时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因此逐步得到全球厂商的认可。公司作为自主零部件企业,顺应行业潮流,积极开拓合资或外资客户,报告期内,公司陆续开拓了吉利宝腾、广汽丰田、斯特兰蒂斯、雷诺汽车等客户。
依靠国内巨大的汽车产销规模以及成本优势,部分国内优质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凭借自主技术积累以及资本优势吸收引进高端技术,逐步从“成本优势”走向“研发、集成、创新”等高质量发展道路。随着汽车行业新能源化、智能化,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有望凭借成本、先进制造能力、快速反应和同步研发能力等优势,在全球汽车零部件市场中占据制高点,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2024 年自主品牌车企在新能源赛道的技术进阶和产品更新加速,推动了自主品牌在国内车市的销量和份额同步增长。作为自主品牌汽车零部件企业,公司持续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修炼内功。同时关注市场趋势,紧跟国内头部整车厂,并全面覆盖其他自主品牌,为公司营收增长提供了保障。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 2022年
上年
增减(%)
总资产 2,658,284,092.99 2,521,272,733.21 5.43 2,314,569,698.09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2,066,970,652.29 2,015,221,165.41 2.57 1,964,110,750.81
资产
营业收入 1,460,653,393.61 1,263,478,136.81 15.61 1,037,462,062.92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190,588,527.68 162,642,948.60 17.18 114,913,354.22
利润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 169,368,221.11 145,938,805.16 16.05 102,294,481.28
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26,376,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