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安科技:2024年度审计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18 19:06:50
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财务报表附注
2024 年度
一、公司基本情况
宁波利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本公司)前身系宁波利安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安有限),系经奉化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文件奉外资[2006]15 号文件批复,由李
振荣、宋靓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利安有限以 2019 年 2 月 28 日为基准日,采用整体变
更方式设立本公司。本公司于 2019 年 5 月 31 日在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完成变更登记
手续,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3302837843330998)。公司注册地: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开发区汇盛路 289 号。法定代表人:李士峰。公司现有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623.76万元,总股本为5,623.76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公司股票于 2024年 6 月 7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本公司的基本组织架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建立了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管理层等较为规范的治理结构;董事会下设战略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提名委员会等四个专门委员会和董事会办公室。公司下设证券部、法务部、财务部、信息部、社会责任部、行政人事部、研发中心、采购综合部、销售部、模具部、注塑部、装配部、涂装部、设备部、品管部、工艺部、生产及物料管理部、内审部等主要职能部门。
本公司属制造行业。经营范围为:一般项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超导材料销售;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智能机器人销售;人工智能硬件销售;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通信设备制造;玩具制造;玩具销售;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销售;电子元器件制造;音响设备制造;音响设备销售;家用视听设备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金属制日用品制造;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工业设计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光学玻璃制造;日用玻璃制品制造;普通玻璃容器制造;玻璃保温容器制造;制镜及类似品加工;未封口玻璃外壳及
其他玻璃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及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卫生陶瓷制品制造;日用陶瓷制品制造;建筑陶瓷制品加工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本财务报表及财务报表附注已于2025年4月17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对外报出。
本公司 2024 年度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详见附注“在其他主体中的权益”之描述,各子公司简称如下:
子公司名称 简称
宁波赫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赫钡贸易
宁波灿宇涂装有限公司 灿宇涂装
杭州视宇软件有限责任公司 视宇软件
利安科技(合肥)有限公司 利安合肥
上海安贝亲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安贝亲医疗
Anbigen(Singapore)Pte. Ltd. 新加坡安贝亲
宁波灿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灿宇智能
Lian Vietnam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利安越南
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一) 编制基础
本公司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各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准则解释及其他相关规定(以下合称“企业会计准则”),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 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23 年修订)》的披露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二) 持续经营
本公司不存在导致对报告期末起 12 个月内的持续经营假设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
三、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本公司及各子公司根据实际生产经营特点,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应收款项坏账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收入确认等交易和事项制定了若干具体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具体会计政策参见本附注“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收账款”、“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固定资产”、“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无形资产”和“主要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收入”等相关说明。
(一) 遵循企业会计准则的声明
本公司编制的财务报表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真实、完整地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
(二) 会计期间
会计年度自公历 1 月 1 日起至 12 月 31 日止。
(三) 营业周期
正常营业周期是指本公司从购买用于加工的资产起至实现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期间。本公司以 12 个月作为一个营业周期,并以其作为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划分标准。
(四) 记账本位币
本公司及境内子公司采用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本公司境外子公司新加坡安贝亲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美元为其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本公司境外子公司利安越南根据其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确定越南盾为其记账本位币,编制财务报表时折算为人民币。
本公司编制本财务报表时所采用的货币为人民币。
(五) 重要性标准确定方法和选择依据
项 目 重要性标准
重要的在建工程 单个项目的预算金额大于期末净资产的 5%以上
(六) 同一控制下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方法
企业合并,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的企业合并形成一个报告主体的交易或事项。企
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
1.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且该控制并非暂时性的,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合并方的资产、负债,除因会计政策不同而进行的调整以外,按照合并日被合并方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计量。公司取得的被合并方所有者权益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的账面价值的份额与支付的合并对价账面价值(或发行股份面值总额)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前持有投资的账面价值加上合并日新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之和,与合并中取得的净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资本公积不足冲减的,调整留存收益。合并方在取得被合并方控制权之前持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在取得原股权之日与合并方与被合并方同处于同一方最终控制之日孰晚日起至合并日之间已确认有关损益、其他综合收益和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应分别冲减比较报表期间的期初留存收益或当期损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2.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
参与合并的企业在合并前后不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终控制的,为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公司在购买日对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确认为商誉;对于合并成本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首先对取得的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的公允价值以及合并成本的计量进行复核,经复核后合并成本仍小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其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在购买日或合并当期期末,因各种因素影响无法合理确定作为合并对价付出的各项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合并中取得被购买方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合并当期期末,公司以暂时确定的价值为基础对企业合并进行核算。自购买日算起 12 个月内取得进一步的信息表明需对原暂时确定的价值进行调整的,则视同在购买日发生,进行追溯调整,同时对以暂时性价值为基础提供的比较报表信息进行相关的调整;自购买日算起 12 个月以后对企业合并成本或合并中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价值的调整,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原则进行处理。
公司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在购买日不符合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条件的,不予以确认。购买日后 12 个月内,如取得新的或进一步的信息表明购买日的相关情况已经存在,预期被购买方在购买日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带来的经济利益能够实现的,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同时减少商誉,商誉不足冲减的,差额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除上述情况以外,确认与企业合并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计入当期损益。
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实现的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判断该多次交易是否属于“一揽子交易”。多次交易的条款、条件以及经济影响符合以下一种或多种情况,通常表明应将多次交易事项作为一揽子交易进行会计处理:(1)这些交易是同时或者在考虑了彼此影响的情况下订立的;(2)这些交易整体才能达成一项完整的商业结果;(3)一项交易的发生取决于其他至少一项交易的发生;(4)一项交易单独看是不经济的,但是和其他交易一并考虑时是经济的。
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取得控制权的交易进行会计处理。不属于“一揽子交易”的,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购买日之前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按照该股权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或留存收益;购买日之前已经持有的被购买方的股权涉及权益法核算下的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转为购买日当期收益,由于被投资方重新计量设定受益计划净负债或净资产变动而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除外。
3.企业合并中有关交易费用的处理
为进行企业合并发生的审计、法律服务、评估咨询等中介费用以及其他相关管理费用,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合并对价发行的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交易费用,计入权益性证券或债务性证券的初始确认金额。
(七) 控制的判断标准和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1.控制的判断标准及合并范围
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以控制为基础确定。控制是指本公司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对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该回报金额。合并范围包括本公司及全部子公司。子公司,是指被本公司控制的主体(含企业、被投资单位中可分割的部分、结构化主体等)。
2.合并报表的编制方法
本公司以自身和各子公司的财务报表为基础,根据其他有关资料,编制合并报表。本公
司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将整个企业集团视为一个会计主体,依据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确定、计量和列报要求,按照统一的会计政策,反映本公司整体财务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