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材国际:2025年3月投资者沟通情况
公告时间:2025-04-16 15:33:02
证券代码:600970 证券简称:中材国际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沟通情况
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现场参观 □媒体采访 □券商策略会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电话会议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26日-2025年3月31日
董事长印志松,独立董事焦点,常务副总裁刘仁越,副总裁隋同波,副总裁、
公司接待人员 董事会秘书、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曾暄,副总裁、财务总监尹凌及相关人
员
财通证券、东北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方正证券、光大
证券、广发证券、国联证券、国盛证券、国泰君安、国金证券、国投证券、遂
玖资产、华龙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明河投资、申万证券、天风证券、
参与单位名称 西部证券、兴业证券、长江证券、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国银河、中信证券、
及人员 中信建投、东吴基金、国寿资产、长江养老、华夏久盈、泰康资产、金泰证券、
大秦基金、国发资管、汇恒通资管、上海证券、金石金控、三和宏信投资、国
泽基金、中财融商资管、诚通证券、前海国金资管、万和证券、偕沣资管、金
塔投资
一、介绍公司2024年全年经营情况
1.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1.27亿元,同比增长0.72%,其中:境外
收入222.68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归母净利润29.83亿元,同比增长
2.31%,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7.16亿元,同比增长1.64%;综合毛利率19.63%,
同比增长0.2个百分点,其中:境外业务综合毛利率为23.07%,同比增长1.87个
百分点。
主要内容 2. 2024年,公司实现新签合同额634.44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境外新
签合同额362.01亿元,同比增长9%,境内新签合同额272.43亿元,同比减少4%。
截至12月末,公司有效结转合同额597.18亿元,为未来公司发展奠定了坚实的
基础。
二、互动交流
1. 公司对2025年境外市场及境外业务发展展望如何?
答:2024年,公司锚定全球市场,巩固技术装备优势,强化业务协同及内部资源共享,拓增量、优存量、抓变量、强质量,大力推进全球市场拓展和商业模式创新,成功获取沙特、菲律宾、伊拉克、捷克、加拿大等15个国家19条境外水泥整线项目,以及伊拉克MASS光伏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在中东、非洲、南亚、东南亚、欧洲五大区域新签合同额占境外总额比例近90%。实现新签境外合同额362亿,同比增长9%;境外收入223亿,同比增长近11%;境外业务毛利率23.07%,同比增长1.87个百分点,公司国际化指数44.83%,同比增长2.79个百分点。境外业务规模与效益实现双增长,这得益于公司全球品牌影响力、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及“两外一服”战略的深化实施。
展望2025年,公司将紧抓结构转型新机遇,持续深化全球市场布局。依托“一带一路”新兴市场城镇化发展及工业化需求,紧抓中东、非洲、东南亚等核心经营区域的新建产线及运维业务,带动高端装备;基于欧洲市场对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等方面需求,依托高端装备和数字智能双轮驱动,加大成熟市场开拓力度;推动双向循环、立体多元的产业布局,大力拓展国际替代燃料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构建优势区域网,打造有口皆碑的绿能工程标杆项目。
中材国际深耕境外市场二十余年,“SINOMA”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技术实力领先,为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未来,公司将持续践行国际化、属地化经营战略,完善境外服务网络,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强化客户全生命周期合作关系,推动公司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再到“走上去”的价值跃迁。
2. 2024年公司装备业务表现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2025年装备业
务的增长点有哪些?
答:2024年,国内水泥市场需求延续近两年总体走势,继续受下游地产投资缩减和基建工程项目放缓影响,全国及各主要消费区域水泥需求均大幅下滑,产能利用率显著降低。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的累计水泥产量18.25亿吨,同比下降9.5%,水泥产量创下十五年的最低值。根据数字水泥网预计,2024年水泥行业利润在250亿元左右,同比下降约20%。尽管公司在加大装备业务“两外一服”拓展力度,但相关拓展需要时间和经验积累,
2024年,装备业务新签合同及营业收入,来自国内的分别为56%和64%,在当前国内水泥业务占装备业务新签和收入来源较大情况下,受国内水泥行业形势影响,全年装备业务新签合同和收入同比下降。
2025年,公司将深入落实装备业务“两外一服”战略,推动工程、装备双向协同、相互促进。
1.水泥装备迭代更新。国内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不断深化,目前行业已处于提质增效、绿色智能的结构化转型时期,来自存量市场的节能降耗改造、低碳设备更新迭代将占据更大的需求比例。3月26日,生态环境部最新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铝冶炼行业工作方案》,水泥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预计将催化一定的水泥装备焕新需求。
2.境外市场持续开拓。一是以境外市场为主的整线EPC增量市场需求,带动中材国际装备持续走出去;二是全球水泥行业绿色智能转型升级不断催生以环保、节能、高效为特点的装备需求。
3.水泥外行业拓展。由于设备使用场景和制造工艺原理的相通性,水泥行业相关装备技术经过改进后能够应用于固废处置、新能源、冶金等其他行业。公司现有核心装备已成功向水泥外行业拓展,重点向矿业装备、低碳环保和新材料装备延伸。目前粉磨装备、环保装备、输送与计量装置等装备已进入冶金、化工、电力、钢铁、煤炭等行业。
4.市场渠道持续完善。围绕重点大客户、重点区域市场,加强宣传推介,向全球客户展示装备集团的新技术、新装备、新成果。加大国际市场技术、服务人员投入,加快推进境外服务中心建设,构建更加完善的全球服务网络。
5.备品备件及技改等存量市场较大。截至2024年底,国内有约1500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公司在国外累计承接了300余条水泥产线,给公司在技改、装备、备件、运维等方面提供扎实的市场空间。
3. 请公司介绍目前小币种汇率管理经验以及未来在小币种汇率风险管理
方面有何新举措?
公司海外市场主要在非洲、中东以及东南亚,受经济结构、政治环境以及国际资本流动等影响,货币汇率波动较大,对公司财务报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
响,这是公司国际化业务面临的客观现实。
从境外业务整体视角来看,汇率因素就如同原材料价格、设备成本、分包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其他期间费用一样,共同影响境外业务的经营成果。近三年,公司境外业务占总收入比重逐年升高,三年平均收入约200亿,平均毛利率20.42%,平均毛利41亿。财务费用下平均汇兑损失1亿元,对境外业务整体影响为0.5%,即使2024年汇兑损失为三年中最高,其影响也仅为1.13%,埃及镑、奈拉等公司重点小币种汇兑损失2.57亿元,其影响为1.15%。
针对小币种汇率风险管理,公司目前主要有以下五大举措:
1.业务合同谈判阶段,加强源头管理,主要是优化合同签约币种设计,合同币种优先选择美元、欧元、人民币结算,如选择当地货币,应以当地成本费用支出作为基础,减少留存;选择有利的结算机制,如在收取当地币时,采用与美元或欧元汇率挂钩的机制,以收款时点的汇率作为折算汇率;在合同中设置汇率贬值补偿机制,避免汇率贬值由我方单边承担。
2.在业务合同执行阶段,主要通过扩大本土化经营、投资、用工以及材料机具采购等方式,减少小币种资金留存;通过加强与跨国金融机构合作,选择恰当的外汇产品锁定外汇风险。
3.在业务合同关闭后,留存资金可以通过分红、货物贸易以及再投资等方式进行管理,减少外币资金的风险敞口。
4.加快项目公司向属地化经营性公司的转型步伐。从财务核算角度,汇率折算损益计入净资产下其他综合收益,进一步降低汇率波动对期间损益的影响。
5.在日常的经营管理中,将汇率风险作为战略风险的一个组成部分,列入公司前五大风险指标,持续监控;境外小币种资金汇率及规模变动,已纳入公司月度经营分析会,逐月开展审视分析、动态监控,控制增速,降低敞口。
4. 请介绍公司绿能环保业务的开展情况及未来规划。
目前,公司绿能环保业务主要围绕绿电项目和替代燃料解决方案两大核心板块展开。
1.绿电项目。公司依托在国际工程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与资源优势,构建
了涵盖风电光伏EPC、风电混塔、智能微电网、新能源开发、新型储能的五大业务体系,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境内,公司将充分利用天山材料等兄弟公司的巨大应用场景,推进零碳、“光伏+”、“风电+”工厂和矿山建设,助力传统业务绿色转型;境外,公司将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为水泥行业及其他工商业提供能源结构转型与低碳发展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国际市场的领先地位。
2.替代燃料。公司通过子公司中材环境等平台,依托在水泥行业的技术优势,为客户提供高效、环保的替代燃料解决方案,助力企业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
未来将定制化提供基础建材、新材料工厂替代燃料覆盖系统解决方案,加快打造集团替代燃料产业链平台,构建替代燃料“收、储、制、运、用”一体化业务体系,将危险废弃物、生活垃圾、废纺织品等资源化加工为替代燃料,为水泥及其他行业提供减碳支持,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与绿色低碳发展。
绿能环保业务与公司传统主业的协同发展效应显著,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技术协同:公司在绿电项目中积累的储能技术和智能电网技术,能够赋能传统水泥生产线的节能改造,提升传统业务的技术水平与运营效率,推动绿色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
2.市场协同:公司在海外绿色电力项目中积累的优质客户资源与市场经验,能够反哺传统主业,为其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拓展国际市场边界,强化公司全球影响力。
此外,中国建材集团在光伏、风电等领域的优势资源,也为公司绿能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展望未来,中材国际将坚持以“材料创造美好世界”为使命,通过技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打造水泥工业绿色转型的新标杆。绿能环保业务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助力实现“从工程承包商到产业生态构建者”转型,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核心力量。
5. 请公司对生产运营服务业务未来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答:近年来,公司全面对接客户全生命周期生产需求,大力推动生产运营服务发展,加快向技改、运维、备品备件一体化服务转型。目前,公司运维业务主要涵盖水泥运维服务和矿山运维服务等。
水泥运维服务主要包括生产线运维和备品备件。目前公司水泥整线运维业务主要在境外,非洲、中东、东南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一些经济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