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特生物: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15 20:55:29
公司代码:688026 公司简称:洁特生物
转债代码:118010 转债简称:洁特转债
广州洁特生物过滤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年度报告中详细描述可能存在的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之“四、风险因素”中的内容。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预案为:公司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除公司回购专户已回购股份后的股份余额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73元(含税)。截至本报告日,公司总股本140,363,220股,扣除回购专户的股份2,730,914股,以此计算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10,047,158.34元(含税)。本年度公司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13.92%。本次利润分配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在实施权益分派的股权登记日前公司总股本或回购股数如发生变动的,拟维持每股分配比例不变,相应调整分配总额。
公司2024年利润分配预案已经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尚需公司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及板块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洁特生物 688026 不适用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葛井波 邢婉芳
联系地址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斗塘路1号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和经济区斗塘路1号
电话 020-32811868 020-32811868
传真 020-32811888-802 020-32811888-802
电子信箱 jetzqb@jetbiofil.com jetzqb@jetbiofil.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1、报告期内公司定位于生命科学制品领域,专注于于为生物医药研发、细胞与基因治疗(CGT)、精准医学研究等前沿领域提供全流程实验工具与生产级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全球生命科学基础研究与产业化的关键赋能者。
作为生命科学实验室到产业化全流程支持平台,公司专注于为生物医药研发、细胞治疗技术开发等场景提供多种标准化产品,如细胞培养、液体处理与保存、过滤、分子检测等;以及主要面对工业客户的大规模细胞培养、工艺料液储存和转移等产品;同时公司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产品与系统解决方案,其服务贯穿基础研究到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覆盖细胞培养、生物样本处理与存储、高通量测序等关键环节。
2、客户分为科研类用户与工业类用户两大部分,应用领域涵盖生命科学的多种场景
公司产品的终端客户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生物实验室,生命科学、医学等研究机构,卫生防疫系统的各级疾病控制中心、检验检疫机构、药品食品监测机构,各级医院及诊所等医疗机构的中心实验室,医药企业,疫苗企业,生物科技公司等,所应用的领域包括生物医药、细胞基因治疗、分子诊断、医疗防护以及生物科研等。
2.2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二十多年以来,以专业技术作为支撑,形成了完整的以自研、自产、自销为主的经营模式。公司以打造国际化自主品牌为目标,逐步丰富公司产品线。
1、采购模式
公司所需高分子材料需满足医疗器械级要求、耐辐射消毒等特性,主要依靠进口;同时,为保证供应链安全,公司积极在国内寻找国产化产品作为后备。除生产材料外,以包装材料为主的辅助材料采取自主供给与对外采购相结合的模式。为丰富产品线,公司部分产品贴牌采购。
(1)原材料采购
公司生产生命科学制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聚苯乙烯(GPPS)、聚丙烯(PP)、聚乙烯(PE)、滤膜等,主要辅助材料包括纸箱、复合膜袋和包装纸等包材,其中辅助材料中的部分纸箱和包装纸由公司子公司自主生产,其他原材料均进行对外采购。公司采购过程执行 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并建立了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
(2)消毒灭菌外协加工
公司主营的生命科学制品对无菌性要求较高,产品包装后须经消毒灭菌处理。公司目前采用外协加工方式完成该工序,即产品包装完成后请具有消毒灭菌能力的公司进行辐照消毒,然后储存至公司仓库备货。
(3)贴牌采购
为逐步实现生命科学综合解决方案的服务目标,公司逐步拓展产品系列,除实验室耗材系列外,还提供部分生物工艺耗材、生物试剂、小型实验设备、防护用品、医疗器械等,对于生物试剂和小型实验设备主要采取供应商为公司贴牌方式进行采购。
2、生产模式
(1)内销业务
内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基于“安全库存”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内销业务主要销售自有品牌产品,为加快交货速度,提高服务质量,公司根据境内市场的需求变化情况、历史销售数据、预测销售数据和在手订单等因素,结存一定量的产成品安全库存。
(2)外销业务
外销业务方面,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公司外销客户主要为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和经销商,该类客户一次性采购数量大、品类多;不同品牌商对产品的外观、标签、内外包装要求存在差异。公司一般不进行产成品备货,而是根据订单情况下达生产任务,实行按单生产、按需生产的模式。
3、销售模式
境内销售模式主要为经销和直销。公司依靠洁特生物自有品牌(JET BIOFIL)的知名度和市场口碑进行市场推广,与经销商签订独家授权协议,授权经销商在特定区域内代理公司指定范围的产品;同时公司自主开发部分终端工业客户,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通过直销方式提供定制化服务。
在海外市场,公司产品对外出口至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西和阿根廷等几
十个国家和地区。外销业务下,公司采取以 ODM 销售为主、经销和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ODM模式下,公司通过签订 ODM 生产合作协议,进入知名生命科学综合服务商供应链,增强在综合服务商的品牌影响力,扩大产品销量,提高市场份额;同时公司以经销和直销的模式积极进行海外自主品牌战略布局。
4、研发模式
公司在研发方面以自主研发为主,同时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在前沿科技领域与高校、科研院所等进行技术合作。公司拥有完整的从产品立项到产品转产的研发体系与流程体系,涉及新产品市场调研、新产品立项、新产品资源准备、新产品设计开发、新产品初样试制与小批量试产、新产品设计转换、新产品文档管理、新产品市场推广等制度和流程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持续保持企业竞争力。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1、发展阶段
(1)技术驱动的高速成长期:全球生命科学产业的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细胞治疗、基因编辑、mRNA 疫苗等新兴技术的突破性发展,随着全球 CAR-T 疗法、mRNA 疫苗等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对上游实验工具及生产支持系统的需求将有爆发性增长、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2)中国市场进口替代与自主创新并行,国产化率快速提升:中国市场正以庞大的人口基数与快速增长的生物医药需求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产业的新兴市场,未来几年中国生命科学制品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生命科学制品的高端市场长期由欧美企业主导,但洁特生物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如超亲水表面处理、精密注塑工艺等),已实现细胞培养瓶、过滤器等关键产品的国产化替代,并在国际供应链中占据一席之地。政策层面,生物医药产业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也对生命科学领域国产替代出台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如科技部、卫健委 2022 年发布的《“十四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对重大新药、关键试剂耗材等提出“高端产品研发日趋自主”“国产化自主供给率不断提高”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亦要求“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进一步催化行业本土化进程。
(3)全球化竞争格局重构
行业呈现“技术壁垒突破→供应链渗透→品牌输出”的进阶路径。洁特生物通过 ODM 模式
进入国际巨头供应链,同时以自主品牌拓展欧美及新兴市场(如南美、东南亚),2024 年境外营
收同比增长约 23.50%。
国内生命科学制品市场经历从原先的爆发性增长到当前的常态化市场需求,在产能过剩、竞争加剧、价格博弈两年之后,经过优胜劣汰,制造厂商数量逐步趋于稳定,短期内行业或将继续处于“洗牌”过程。
2、基本特点
(1)多学科交叉的技术密集型属性
公司所处行业融合高分子材料科学、生物工程、精密制造等技术体系。下游应用场景高度细分,覆盖生物制药研发(如 mRNA 疫苗)、细胞治疗工艺开发(如 CAR-T)等前沿领域,要求企业具备跨学科技术整合能力。以细胞治疗生产为例,需整合高分子材料(培养表面改性)、流体力学(生物反应器设计)、自动化控制(封闭式操作系统)等多领域技术。产品需满足密闭环境、无菌、高纯度、精密化等要求,例如部分细胞培养装置需通过表面改性技术实现亲水性,满足干细胞治疗中细胞贴壁生长的特殊需求;基因治疗相关产品则需兼容超低温保存与微量液体精准控制。
(2)强监管与质量敏感性
由于生命科学制品直接参与生物活性物质处理,相关主管部门对产品有着较高的监管和质量
要求,产品需满足 USP Class VI 生物相容性标准、ISO 13485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ISO 15378
医疗包装材料质量管理体系,特别是在病毒载体生产、质控等环节还需符合 GMP 标准。
(3)定制化与规模化双重需求
工业化生产端要求高通量解决方案(如一次性生物反应器),且工业端客户(如创新药企)对定制化解决方案需求强烈,要求供应商深度参与工艺开发,形成“技术+服务”双重竞争维度。行业内的龙头企业通过“标准化平台+模块化定制”模式覆盖全产业链需求。
3、主要技术门槛
本公司的生命科学制品主要用于细胞培养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