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睦股份: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28 17:55:40
公司代码:600114 公司简称:东睦股份
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公司拟以权益分派实施时股权登记日的总股本为基数,以未分配利润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实际分派结果以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核算的结果为准。
公司2024年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东睦股份 600114 宁波东睦、G东睦
联 系人和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联系方式
姓名 肖亚军 唐佑明
联系地址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工业园区景江路1508号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工业园区景江路1508号
电话 0574-87841061 0574-87841061
传真 0574-87831133 0574-87831133
电子信箱 johnway@pm-china.com tangym@pm-china.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一)行业基本情况
公司所属行业为新材料行业的子行业——粉末冶金(PM)行业。粉末冶金是一种先进的金属成形技术,通过制取金属或非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
形和烧结等工艺过程,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几何构造制品的工艺技术,具有近净成形、材料利用率高、适合复杂零件制造等技术特点,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国外主要发达国家针对新材料重点领域出台了相关专项政策,国内“十四五”新材料规划已将高性能粉末冶金列为重点方向。
近年来,粉末冶金行业呈现“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趋势,随着粉末冶金技术的不断提升,以及国内经济运行回升向好,消费电子在中国市场表现亮眼,同时受益于国家汽车、家电以旧换新补贴等政策,公司三大技术平台在报告期内发展效果显著,分别创主营业务收入历史新高。
1、P&S 技术平台
公司 P&S 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供给国内外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2024 年度汽车零件销售占
公司 P&S 主营业务收入的 76.40%,达 17.09 亿元,同比增长 11.08%,家电零件营收占公司 P&S 主
营业务收入的 19.93%,达 4.46 亿元,同比增长 26.77%。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4 中国汽车流通行业年度报告》,2024 年中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128.2 万辆和 3,143.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7%和 4.5%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
完成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渗透率达到 40.9%,首次突破
千万辆大关。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以下简称“乘联会”)《2025 年 1 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初步统计,2024 年世界汽车销量达到 9,060 万辆,新能源汽车达到 1,603
万辆。2024 年中国汽车实现出口 641 万辆,出口增速 23%,其中常规燃油车型出口约 440 万,增
长 26%,纯电动车型出口约 170 万,增长 6%;新能源插混车型出口约 32 万,增长 128%。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强大,电动化转型改变了市场需求结构。公司与国内外汽车行业中高端客户长期战略合作,且由于中外制造业性价比差异,以及国外友商减少投资甚至逐步计划退出等,使得公司在汽车行业粉末冶金制品的进口替代和全球市场拓展方面仍有较大空间。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增速较快,它具备纯电动驱动和内燃机备用能源两种模式,部分保留了发动机和变速箱,使得 P&S 技术保留的最大的运用场景,同时又给公司 SMC 技术带来机会。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为 P&S 制造机器人用减速器齿轮、MIM 制造灵巧手精密小齿轮和液态金属
柔轮提供了机遇。因粉末冶金方法制造精密齿轮具有净近成形、节能节材等优势,机器人减速器齿轮为小模数精密齿轮,要求精度高、噪音低和耐磨性好等,理论上适合用粉末冶金解决材料问题。
2、SMC 技术平台
报告期内,SMC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13%。公司 SMC 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新能源、
电源等行业,报告期内,光伏领域销售收入约占公司 SMC 主营业务收入的 35%,新能源汽车领域
SMC 技术平台销售约占公司 SMC 主营业务收入的 18.72%。同时公司顺应了 AI 等算力建设的发展趋
势,报告期内 SMC 实现芯片电感和服务器电源软磁材料销售收入 17,515 万元,同比增长 155.54%。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2024 年光伏行业发展回顾与 2025 年形势展望》报告,2024 年全国
光伏新增装机 277.57GW,同比增长 28.3%,全国光伏累计装机突破 880GW。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增长
出现分化,部分市场如美国、德国等受政策红利消退、市场饱和及供应链挑战等影响,2024 年新增光伏装机增速较 2023 年下降,导致国内光伏产品出口额下降;新兴光伏市场由于其电力需求增长快,可再生能源潜力大等原因,规模小但增长潜力初显,如阿联酋目标为到 2050 年将清洁能源在总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 50%。
鉴于光伏行业增速放缓,公司积极寻求 SMC 技术平台新的业务增长点。AI 的快速发展和数据
中心的高功率计算需求,使芯片电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使芯片电源面临“高效率、微尺寸、高集成”挑战,器件的微型化、耐低电压、大电流、低损耗、多相供电,客观要求电感结构要设计成一体,这对材料选择要求为低损耗、高 Bs、性能稳定性好,为公司软磁复合材料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与浪潮信息联合发布《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评估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达 725.3 百亿亿次/秒(EFLOPS),同比增长 74.1%,
增幅是同期通用算力增幅(20.6%)的 3 倍以上;市场规模为 190 亿美元,同比增长 86.9%;预计
2025 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到 1037.3EFLOPS,较 2024 年增长 43%;中国人工智能算力市场规
模将达到 259 亿美元,较 2024 年增长 36.2%。根据 IDC 预测,全球 AI 市场规模将在 2025 年增至
2,218.7 亿美元,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26.2%。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了金属软磁新型一体化电感等技术的研发和市场开拓,并取得了里程碑性的进展:报告期内已批量生产组合式芯片电感,并成功开发出了铜铁共烧一体式芯片电感,已向客户交样待产。
与此同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自动驾驶的发展,车载电源和电子控制系统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金属磁粉芯作为储能和滤波电感的核心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车载充电机、车载直流变换器、混合动力电机控制系统、车载 48V 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车载电源领域。随着新能源汽车与混合动力汽车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进一步普及,为 SMC 金属磁粉芯及其器件的市场需求量增长提供可能。
3、MIM 技术平台
公司 MIM 技术平台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行业。受益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强劲复苏以及大客户新产品上市等,报告期内,MIM 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92.19%,其中实现了折叠机有关产品的销售收入 9.10 亿元。
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发布的最新《全球季度手机跟踪报告》初步数据显示,2024 年全年同比增长 6.4%,出货量达到 12.4 亿部,这标志着在经历了两年充满挑战的下滑后,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现了强劲复苏。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2024 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智能手机追踪报告》,2024 年中国的折叠屏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 27%,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且竞争最激烈的折叠屏智能手机市场。尽管折叠屏手机市场仍然属于小众领域,仅占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约 3%,但折叠设备在每一代迭代中不断演进并趋于成熟。展望未来,随着软件和硬件的更好整合以及更具吸引力的应用场景出现,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实现可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公司紧随大客户新产品上市的节奏,已配备 7 条折叠机模组生产线,并对折叠机相关核心材料进行了性能再升级。同时在 AI 这一新技术的加持下,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都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战略性布局了钛合金 MIM 粉末原料技术。钛合金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
受到消费电子和医疗行业的高度关注,2023 年苹果首次将钛合金导入高端手机领域,应用于手机 中框等核心零部件,小米、三星等主流手机厂亦在落布局钛合金材料用于消费电子,亚马逊、枭
龙、Rokid 等厂商都推出了使用钛合金部件的 AR 设备,诸多信息表明,钛合金将为 MIM 技术运用
提供另一巨大赛道。
随着 AI 和算力建设的快速发展,也为 MIM 技术在高速连接器外罩、芯片和光模块散热器等场
景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
(二)公司所处行业地位
东睦股份作为中国粉末冶金行业的龙头企业和本土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逐渐确 立了其竞争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品牌效应,其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也得以展现。
根据中国机协粉末冶金协会 2024 年 1~9 月的统计数据,公司 2024 年 1~9 月的粉末冶金制
品销售收入占该协会统计范围内生产厂家销售总额的 44.38%,粉末冶金制品销量占该协会统计范 围内生产厂家总销售量的 37.51%,继续排名在国内粉末冶金行业榜首,公司已连续多年在国内粉 末冶金行业中处于市场绝对领先地位。
公司在粉末冶金压制成形 P&S、软磁复合材料 SMC 和金属注射成形 MIM 行业均为全球知名头部
生产企业之一。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以粉末压制成形 P&S、软磁复合材料 SMC 和金属注射成形 MIM 三大
新材料技术平台为基石,致力于为新能源和高端制造提供最优新材料解决方案及增值服务”的发 展战略,充分发挥三大技术平台在技术、客户和管理等方面的协同优势,制造的产品能广泛为新 能源和高端制造领域,如光伏逆变器、新能源汽车及充电设施、电力电子、电机等领域提供储能 及能源转换方案,为折叠屏手机、智能穿戴、机器人、现代通信、医疗器械、汽车、高效节能家 电、工具、锁具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