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丰明源: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3-11 19:57:41
公司代码:688368 公司简称:晶丰明源
上海晶丰明源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www.sse.com.cn 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重大风险提示
公司已在本报告中详细描述了可能存在的相关风险,敬请查阅本报告“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之“四、风险因素”中关于公司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及应对措施的相关描述。
3、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4、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5、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6、 公司上市时未盈利且尚未实现盈利
□是 √否
7、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公司 2025 年 3 月 10 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公司 2024 年度利润分配预案
具体为:拟以实施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总股本扣减回购专用证券账户中的股份数后的股本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 5 元(含税)。根据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总股本扣减回购专户中的股份数后的股本 86,912,890 股测算,预计派发现金红利总额为人民币 43,456,445.00 元(含税),实际派发金额将以实施 2024 年度权益分派股权登记日登记的股数为基础进行计算。
公司本年度不进行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不送红股。
上述方案尚需提交公司年度股东大会审议。
8、 是否存在公司治理特殊安排等重要事项
□适用 √不适用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1.1 公司股票简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及板块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晶丰明源 688368 不适用
科创板
1.2 公司存托凭证简况
□适用 √不适用
1.3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张漪萌 毛诗媛
联系地址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江路5005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申江路5005
弄3号9-11层 弄3号9-11层
电话 021-50278297 021-50278297
传真 021-50275095 021-50275095
电子信箱 IR@bpsemi.com IR@bpsemi.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2.1 主要业务、主要产品或服务情况
晶丰明源是国内领先的电源管理芯片设计企业之一,公司业务分为电源管理芯片和控制驱动芯片两大类,具体包括 LED 照明驱动芯片、电机控制驱动芯片、AC/DC 电源芯片和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四大产品线。
LED 照明驱动芯片,是用于控制 LED 照明系统的电流、电压、频率和功率的核心部件。具有恒定
电流输出、调光调色控制、电源控制、电路保护及高效能耗等特点。
AC/DC 电源芯片,是用于调节交流(AC)电源到直流(DC)电源的电力转换器中的电流、电压、
频率和功率的关键部件。具有性能稳定、高效能耗、安全性、兼容性和智能化等特点。
电机控制驱动芯片,包括电机驱动及电机控制芯片,其中电机驱动芯片是指集成了电机的控制速度、力矩控制、位置控制以及过载保护等功能的电路,主要应用于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工业伺服等领域,是电机驱动系统的电源管理驱动芯片。公司电机控制芯片主要为 MCU,Micro Control Unit 的缩写,即微控制单元,又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机,是集 CPU、RAM、ROM、定时计数器和多种 I/O
接口于一体的芯片。MCU 芯片通过搭配传感器等元器件和功率驱动器等外围元器件能够实现外界模拟信号感知、对外控制。公司电机驱动与控制芯片产品可搭配形成整套电机驱动与控制解决方案。
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是将一个直流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直流电压的电源控制器。目前公司优先开发的产品为大电流降压型 DC/DC 芯片,产品类型主要包括开关电源控制器、负载点电源等,主要功能是将高压直流输入电压转换为低压直流输出电压,给系统中的主芯片及外设供电;主要应用场合为 AI数据中心、AIC 显卡、服务器、笔记本电脑以及汽车电子等。
2.2 主要经营模式
公司采用集成电路行业典型的 Fabless 模式,即无晶圆生产线集成电路设计模式,公司专注于集
成电路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将晶圆制造、封装和测试业务外包给专门的晶圆制造、芯片封装及测试厂商的模式。同时增加自研芯片制造工艺和封装制造工艺。该模式有助于公司不断提升业务灵活性。
1、研发模式
公司产品研发以客户需求为主,根据业务部门收集的国内外市场及客户动态形成调研需求,研发部门及产品部门制定产品立项报告并逐步完成产品研发工作;公司也通过产学研、战略合作等模式,加强技术开发及技术储备。
2、采购模式
公司采用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典型的 Fabless 经营模式,主要负责芯片的设计、生产工艺技术的开
发及产品质量管控,公司采购的主要内容为定制化晶圆,即公司将自主研发设计的集成电路布图交付晶圆制造商进行生产。
3、生产模式
公司生产模式以外协加工为主,产品主要的生产环节包括晶圆中测、封装、测试等均通过委托第三方加工的方式完成。在封装和测试阶段,封装和测试厂商完成芯片封装和测试,并将经过封装并测试合格的芯片产品入库或发往指定的交货地点。
4、销售模式
公司采取“经销为主、直销为辅”的销售模式,即公司主要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品,少部分产品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在经销模式下,公司向经销商进行买断式的销售;在直销模式下,公司直接将产品销售给终端客户。
2.3 所处行业情况
(1). 行业的发展阶段、基本特点、主要技术门槛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代码:6520)。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
(2018)》,公司所属行业为“集成电路设计”。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公司所属行业为“集成电路”。
公司的主要产品 LED 照明驱动芯片、AC/DC 电源芯片、电机控制驱动芯片和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
等均属于模拟芯片行业中电源管理芯片范畴。
电源管理芯片是电子设备中的关键器件,具有较高的技术和渠道壁垒,其性能表现将直接影响电子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随着集成电路行业发展及 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的发展,电源管理芯片的应用场景逐步增加。
目前,我国电源管理芯片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外部环境制约加强了国内企业对研发自主可控的重视程度。随着产业政策的不断完善,国产芯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未来中国电源管理芯片的发展速度将进一步加速。
(2). 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分析及其变化情况
公司在 LED 照明行业发展的各个阶段均率先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领先的技术及研发实力保证了
公司在 LED 照明驱动芯片领域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但受到宏观环境变化及产业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LED 照明行业整体市场饱和,业务增速持续放缓。
在内置 AC/DC 电源管理芯片大家电应用领域,主要市场长期被国外厂商如 PI、三垦、安森美等占
据,本土配套率较低,仍然处于国产替换窗口期,目前公司业务处于积极拓展阶段。在应用于 CPU/GPU领域的高性能电源芯片,市场完全被国外竞争对手英飞凌、MPS、AOS 等占据,仅有少量国产厂商布局该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取得重点客户突破并实现规模量产。
(3). 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升级,公司所在 LED 照明驱动、AC/DC 电源、高性能计算领域电源芯
片和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领域均对产品技术提出更高要求。
在 LED 照明驱动芯片领域,需要不断提高系统集成度、保证产品可靠性、符合终端产品所在国家
或地区的认证标准,以及对包括集成电路工艺、设计、封装等全产业链的整合等具有较高要求。其中智能 LED 照明驱动产品对调光、调色技术、待机功耗等技术指标要求更高。
在 AC/DC 电源芯片领域,要求不断提升对负载变化的瞬态响应速度、为减少待机功耗而要求不断
提高效率及功率密度、为精简外围需要而不断提高产品集成度及产品可靠性设计等。
在电机控制驱动芯片领域,MCU 芯片内部结构复杂,包含了 CPU、储存、ADC、驱动等多个功能模
块,涉及架构设计、模拟信号采集、模拟数字混合、软硬件协同、验证测试技术等多个紧密关联、互相影响的技术领域,设计开发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性能指标,融合半导体器件物理、工艺设计、电路
设计等多个专业技术领域,要求产品具有高效率、高功率密度、低噪音、低振动、高集成度、高可靠性等特点。
在高性能计算电源芯片领域,大电流应用对芯片设计、芯片工艺、封装和可靠性方面有较高要求,多相电源对各相电流的均流,动态响应都有较高要求。
3、 公司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3.1 近 3 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单位:元 币种:人民币
2024年 2023年 本年比上年 2022年
增减(%)
总资产 2,147,443,356.56 2,373,077,954.72 -9.51 2,516,320,053.51
归属于上市公司 1,258,862,606.31 1,380,688,848.48 -8.82 1,526,606,294.44
股东的净资产
营业收入 1,503,617,723.27 1,303,235,061.57 15.38 1,079,399,833.63
扣除与主营业务
无关的业务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