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农立华:中农立华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2-28 15:47:30
证券代码:603970 证券简称:中农立华
中农立华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1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活动类别
√现场参观 √网络会议
√ 一对一沟通 其他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刘芳琳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陈柯夫、林博鸿
景顺长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范顺鑫
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蒋文超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钱伟伦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田显城、孙臣兴
参与单位名称 申万宏源证券有限公司 周超、肖黎明
及人员姓名 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吴宇
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张明晓、何雄
方正富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刘蒙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曹承安
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刘海荣、李家豪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黄彦东
上海松熙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葛新宇
仁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唐博文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喻杰、孙鹏程
上海光大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何伟、朱成凯
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牛艺瑾
兴银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石亮
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曹子寒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郑小兵、叶繁
浦银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戴晨阳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冯飞洋
深圳正圆投资有限公司 黄志豪
上海混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黎晓楠
华宝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王鹏飞
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魏邈
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周庆扬
上海度势投资有限公司 顾宝成
合煦智远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刁鹏飞
北京泓澄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张弢、陈骞
上海原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崔尚晨
上海呈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刘青林
永赢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朱怡丞
华夏未来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荣景昱
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刘高晓、蔡子珂
四川省鑫巢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王泷皓
嘉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王翼杰
朱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刘丛丛
同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鲁秦
颢科私募基金管理(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卢鑫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徐鹤洋
深圳市中兴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卢晓冬
合众资产管理公司 董扩
中意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马保良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陈亮
润晖投资管理(天津)有限公司 李勇
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郑勇、郭东谋
上海睿胜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韩立
上海嘉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李其东
西部利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陈雨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朱琪
新华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冯瑞齐
华泰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杨林夕
上海森锦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黄裕金
中国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田垒
上海深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曲红丽
上海兴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刘力
工银资管(全球)有限公司 周振立
格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刘冬
上海煜德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 孙佳丽
上海峰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潘峰
宁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孙文瑞
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夏文奇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韩霄、武轶男
浦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 赵经通
黄河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李贺
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陈峰
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唐婕
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陈振华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王卓琳
财中金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解杰竣
苏州君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熊晓峰
上海默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刘猛
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位洪明
上海东亚期货有限公司 刘阳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赵晓燕
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邱炜佳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王晨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袁帅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张瑞
2025 年 1 月 2 日、1 月 8 日、1 月 10 日、1 月 11 日、1 月 13 日、
时间 1 月 14 日、1 月 15 日、1 月 27 日、2 月 7 日、2 月 11 日、
2 月 13 日、2 月 15 日、2 月 18 日、2 月 19 日、2 月 20 日、
2 月 21 日、2 月 26 日
地点 公司会议室、北京、上海、中国农资-(江苏武进)为农服务中
心、进门财经会议、腾讯会议
公司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黄柏集先生
上市公司接待 公司国际业务总监张爱娟女士
人员姓名
公司投资者关系经理张剑飞先生
1、 介绍公司 2024 年整体经营情况
2024 年,农药行业在全球农药产能愈发饱和的局面下,进
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加剧、市场分化的转型期。公司积极应对
农化行业的激烈的竞争态势,笃定公司战略和业务策略,作物健
投资者关系活 康业务持续推进渠道建设和本地化方案品牌打造,通过不断丰富动主要内容介
绍 作物营养类产品矩阵,强化立华为农社网点布局,努力提升终端
影响力;国际及化工业务聚焦战略客户,加强市场研判,充分挖
掘客户需求,强化成本及风险管控,重点产品销售符合预期;联
销业务板块通过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抓增量,填空白,为公司稳
健运营提供坚实保障。
2024 年,公司与扬农化工、清原作物、辽宁众辉、日本花
王等国内外知名厂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产品更新、供应链服务升级等方面协同共进,共建创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行业健康生态圈。
2、互动 Q&A
1) Q:经过 2023—2024 年的市场去库过程,目前市场上的库存情况如何
A:目前,市场渠道中产品库存基本处于低位,但采购端较为谨慎,即时采购、随用随买是主流趋势。相较于市场端,生产供给端的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库存压力。
2) Q:公司 2024 年三季度利润出现下滑的具体原因
A:行业竞争持续加剧,销售增长放缓。同时,银行利率下调致非经理财收益减少。此外,在三季度计提了 1700 万元资产减值。
3) Q:农业农村部发布的“关于公开征求《农业农村部关于修改〈农药登记管理办法〉等 5 部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中,提出的“一证一品”政策,对农化行业及公司的影响有哪些
A:“同一登记持有人的同一农药产品标签只能标注同一个商标”,也就是所谓的“一证一品”,公司认为将对农药行业的发展产生积极正面的意义。“一证一品”的政策对农药企业研发、登记、生产、销售等各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将有利于优势农药企业利用技术、证件、资金等资源优势专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在差异化竞争中,通过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性、适用性,推动产品转型升级。
公司在市场准入、渠道建设、产品资源获取等方面具有一定
优势,未来“一证一品”政策的实施将推动有技术优势和证件优势的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公司将密切关注政策执行情况,抓住市场机遇,发挥先发优势,积极推进市场拓展,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4) Q:“原药溯源”政策的推行对农化行业及公司的影响
A:“原药溯源”明确提到农药产品的标签上要标注使用的原药企业登记证号和企业信息,这意味着每款产品从原药企业到生产厂家再到经营门店,每个环节均可实现追溯。“原药溯源”政策的提出旨在打击农化市场上存在的地下工厂等不合规厂商,加强监管对原药生产和制剂产品的全流程管控,减少不合规工厂对国内农药市场体系的冲击。同时,“原药溯源”要求企业必须严格把控原药质量,虽然增加了质量控制的成本和难度,但也促使企业提升整体产品质量。
未来随着“原药溯源”政策推行,公司将会坚定地落实相关法规要求,坚守合规经营的底线不动摇,增强客户对公司产品的信任度及满意度。
5) Q:针对作物解决方案,行业内多家公司在提及这个概念,公司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A:公司始终围绕不同区域农户的差异化需求展开方案设计,产品端通过不断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开辟作物营养赛道,提升并优化作物健康解决方案的本地化属性,形成产品的竞争优势。公司深入践行“科技立华”战略,注重“新技术、新剂型、新应用”的探索,研发中心及产品开发部每年开展 4600 余场田间实验,为产品迭代提供技术支撑。立华为农社助力公司提升作物健康解决方案品牌的终端影响力,目前已有 25 家立华为农社展现出蓬勃的发展势头。比如,公司 2024 年重点推广的“中农鼎粮柱”作物健康解决方案效果优异,在 12 个省/直辖市开展 29 场丰收测产会,测产数据表明,使用该方案的田块较常规种植亩增
产 12.2%—21.0%,并获得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授予“农药减量增效优秀解决方案”荣誉称号。
6) Q:公司未来每年的分红比例大概是多少未来分红计划
A:公司现金分红比例逐年提升,2023 年该比例为 53.8%。公司将做好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致力于业绩稳定兑现,并继续保持高分红比例,为投资者打造更好的现金流回报,塑造公司在资本市场的良好形象。
7) Q:对于 2025 年农药市场,公司有哪些展望
A:2025 年,公司一项重点工作是向内挖潜,继续提升团队的战斗力,以适应当前市场激烈的竞争形势。此外,通过加强研发投入及管理效率优化,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水平。
从业务角度来看,作物健康业务及国际业务将作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公司将继续保持战略定力,依托供销社的资源优势及多年在行业内积累的良好口碑,稳健、合规、高效地推进各项任务指标达成。同时,公司密切关注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要求,不断探索通过资本运作等工具手段,例如参股并购、增持回购、股权激励等,提升公司投资价值。
8) Q: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具体安排
A:公司制定了相应市值提升方案,并已经纳入企业负责人的绩效考核中。同时,公司始终注重提升投资者关系活动质量及强度,通过多种形式将公司的经营情况、战略规划以及行业现状等信息及时、准确的进行传达。另外,公司未来将结合行业发展趋势,通过内生式和外延式双线发展,提升公司整体价值。
9) Q:农化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公司的应对策略
A:农化行业在经历两年漫长的去库存后,渠道客户不愿意再恢复到过去的库存机制,低库存水平成为常态,加之国内产能
冲击,供应过剩使得目前农药产品价格持续走低。行业内公司大
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