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矿业: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2024年10月24日)
公告时间:2024-10-24 17:16:33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4 年 10 月 24 日)
证券简称:紫金矿业 证券代码:601899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投资者关系活动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类别
□现场参观 □其他
参与单位
中小投资者
名称
时间 2024 年 10 月 23 日
地点 上证路演中心(http://roadshow.sseinfo.com)
公司接待人员姓
公司管理层
名
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 23 日在上证路演中心,以网络文字互动的方式,召开 2024 年第
三季度业绩说明会,本次业绩说明会交流的主要问题及答复如下:
1、公司年初提出控本,请问三季度控本成效如何?
回复:前三季度,“控本”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公司强化国
际事业管理委员会等职能,攻坚海外项目等重点领域成本控制并取
得阶段性成果,成本上升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报告期,公司主要
投资者关系活动 产品铜精矿、电解铜、金精矿销售成本分别同比下降 4.2%、13.1%
主要内容介绍 和 0.5%。
2、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增强,公司是否考虑降低资产负债率以
低于风险?
回复:前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由年初 59.66%下降 4.28 个
百分点至 55.38%,资本结构持续优化。
3、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增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对于金铜价格
走势预判。我们注意到公司近期披露了收购 Akyem 金矿消息,公司
下一步是否还将持续全球收购资源,加大金铜板块优势?
回复:前三季度,公司激发科技创新动能,发掘全产业链协同增效,以系统管理体系提升内生增长动力,并受益金属价格高位带来的红利,提质控本增效显著,公司利润总额、归母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均实现大幅增长。
关于金铜价格走势:(1)铜:全球经济走弱,但资源供应端趋紧,交易所可见库存相对低位,短期铜价预期宽幅震荡。清洁能源转型蓬勃发展,人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快速推进,新兴经济体铜消费稳中有升,中长期铜供应短缺形势未发生明显变化。(2)金:降息预期和地缘政治角力,叠加政治大选年等不确定性推升全球避险需求,黄金上行动能仍强劲,短期受美联储降息预期和地缘政治事件干扰,黄金价格预计维持高位震荡。
公司坚持资源优先,实施逆周期并购与自主勘查相结合的战略,公司近期披露了 Akyem 金矿收购事宜,该项目对公司未来五年规划产量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公司将进一步关注金、铜项目并购机会,在矿业繁荣时期加大自主勘探力度,通过自主勘查和并购实现保有资源储量显著提升。
4、公司宣布投资朱诺铜矿,请问项目什么时候投产,能贡献多少增量?谢谢
回复:公司持有朱诺铜矿 53.591%的权益,项目公司为公司联
营企业,该项目计划于 2026 年 6 月底建成投产,生产服务年限为
26 年,达产后年均产铜约 7.6 万吨、产银约 19.7 吨、产钼约 1,188
吨,预计项目的开发将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项目已取得采矿许可证、环评、项目核准等多项开工前置核心手续。
5、请问,巨龙还能启动三期吗?
回复:目前,巨龙铜矿二期改扩建工程项目已经得到有关部门的核准,项目建设已全面启动,预计 2026 年一季度实现试生产。二期工程建成投产后,公司将进一步研究和规划三期工程的可能性。
6、紫金矿业曾在 2023 年年报中披露,计划 2024 年生产当量
碳酸锂 2.5 万吨。截至到目前,今年碳酸锂生产产量多少?是否会为了完成指标而生产?
回复:受项目权证办理手续滞后以及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等影响,公司将阿根廷 3Q 项目和西藏拉果错项目投产时间延至 2025年。在项目投产前,公司将进一步优化工艺流程,降低和夯实成本基础,以提升项目抵御价格波动能力。
7、公司对于碳酸锂后市行情如何预判?公司未来是否还将调整碳酸锂板块布局开发?
回复:现阶段锂行业供应过剩局面未得到明显逆转,锂价跌势短期还将持续,价格的快速下跌有助于供需两端尽快实现再平衡。中长期全球新能源汽车、储能行业需求空间仍大,预计 2030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将超过 300 万吨,随着本轮库存、产能出清周期的完成,未来需要相对合理的锂价来刺激锂供应释放从而响应需求的增长。公司将积极推进阿根廷 3Q 盐湖、西藏拉果错盐湖、湖南湘源锂矿建设,启动马诺诺锂矿东北部勘探开发,“两湖两矿”项目的建成达产将使公司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锂企业之一。
8、很多企业都开始公布碳足迹情况,公司的矿产品是否已经开始进行碳足迹统计?
回复:基于国际环境动态和国内政策导向,产品碳足迹核算已成为碳排放信息披露的关键指标之一。目前,公司以紫金山铜金矿和紫金铜业为试点企业,推进铜精矿、阴极铜碳足迹核算工作,紫金铜业阴极铜产品碳足迹值远低于国内和全球均值,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