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药业: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告时间:2025-10-13 20:59:49
股票代码:002370 股票简称:亚太药业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Zhejiang Yatai Pharmaceutical Co., Ltd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群贤路 2003 号 1501 室)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
募集资金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五年十月
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亚太药业”)是一家在深 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股票简称为“亚太药业”,股票代码为 002370.SZ。 为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盈利能力,根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 简称“《公司法》”)、《上市公司证券发行注册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注册管理 办法》”)第九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三条、第四十条、第五十七条、第六 十条有关规定的适用意见——证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 18 号(以下简称“《证 券期货法律适用意见第 18 号》”)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公司章 程》的规定,公司编制了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可行性分析报 告。
本论证报告如无特别说明,相关用语具有与《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预案》中相同的含义。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人民币 70,000.00 万元(含本
数),扣除相关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号 募投项目 投资总额 拟使用募集资金金额
1 新药研发项目 115,344.00 70,000.00
合计 115,344.00 70,000.00
公司本次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包括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
长效制剂研发平台、复方制剂研发平台,包括但不限于双矛 I 型、Ⅲ型 FIC 抗肿
瘤生物药、多发性骨髓瘤药物、利培酮微球、LRHR 长效制剂、帕金森长效制剂、 双重机制神经疼痛药等产品管线,具体投资计划如下:
单位:万元
序 注册 拟投资金额 拟使用募
号 研发平台 代表性品种 分类 集资金金
临床阶段 上市阶段 小计 额
1 溶瘤病毒药 双矛 I、Ⅲ型 1 类 14,200.00 800.00 15,000.00 15,000.00
物研发平台 FIC 抗肿瘤
生物药等
多发性骨髓
瘤药物
B0050
LRHR 长效
制剂
长效和复杂 利培酮微球
2 制剂研发平 (4W) 2 类 95,339.00 5,005.00 100,344.00 55,000.00
台
帕金森长效
制剂 C0025
双重机制神
经痛复方制
剂等
合计 109,539.00 5,805.00 115,344.00 70,000.00
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公司根据国家政策、市场情况、产品规划等因素,可能对具 体研发药物品种做适当调整。
在上述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范围内,公司可根据项目的进度、资金需求等实 际情况,对相应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投入顺序和具体金额进行适当调整。本次发 行的募集资金到位前,公司可以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情况,以自筹资金 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予以置换,不足部分由公司以自筹资金解决。
若本次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因监管政策变化或发行注册文件 的要求予以调整的,则届时将相应调整。
二、本次募集资金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为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推动公司产品结构的优化,支持公司业 务战略转型,扩大公司的营收规模,全面构建公司新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拟将募 集资金全部用于新药研发项目,包括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长效和复杂制剂研
发平台,代表性药物包括但不限于双矛 I 型、Ⅲ型 FIC 抗肿瘤生物药、多发性骨
髓瘤药物、利培酮微球、LRHR 长效制剂、帕金森长效制剂、双重机制神经疼痛 药等产品管线。通过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将从传统化学仿制药为主,逐步 向改良型新药、1 类创新药研发方向布局和转型,在中国医药政策大背景下,增 强公司经营抗风险能力,推进潜力新药项目进入临床关键阶段,拓展自身产品布 局的深度和广度,为实现公司业务战略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一)本次募集资金的必要性
1、增强公司控制权,有利于公司未来长期发展
近年来,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动频繁,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落地实施
未达到预期。2021 年 11 月,公司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无控股股东;2022 年 4
月,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宋
汉平、黄小明、傅才、胡铮辉 4 名自然人组成的管理团队;2024 年 8 月,公司
实际控制人由宋汉平、傅才、黄小明及胡铮辉 4 人组成的管理团队变为宋汉平、
傅才及胡铮辉 3 人组成的管理团队。2025 年 10 月,星浩控股及其一致行动人拟
受让富邦集团及汉贵投资持有的公司 108,945,566 股股份,本次股份转让完成交割后,星浩控股将成为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邱中勋先生。本次向星浩控股发行后,星浩控股的持股比例将进一步提升,并承诺 18 个月不减持股份。本次发行体现了星浩控股及实际控制人对亚太药业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支持,有利于保障亚太药业未来发展战略的长期稳定及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的注入,有利于确保公司既有业务的持续稳健经营及在创新药业务领域的快速规模化扩张,也有利于维护公司中小股东的利益,实现公司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谋求业务转型,增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国内整体医药行业发生了较大变化,特别是随着一致性评价进程的深入、“带量采购”的逐步推广,对医药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成本控制能力、品种储备、药品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行业的发展生态、市场竞争格局、企业发展模式等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变化。并且,在国家不断推进创新发展的大背景下,以普药生产销售为主的医药企业将面临较大的转型压力。截
至 2025 年 9 月,公司拥有 114 个制剂类药品批准文号,已通过一致性评价(含
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产品共 19 个,已进入国家集采的产品 3 个,公司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启动较晚,且主要产品多存在于竞争激烈的领域,近年来产品竞争力相对较弱,公司业务结构亟待转型。本次募投项目拟投向新药研发项目,包括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的多种新药品种,具体分析如下:
(1)溶瘤病毒药物研发平台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经过十余年的鼓励与规范化政策指导,我国溶瘤病毒领域已进入规范化发展阶段。2021 年 2 月,为指导和规范溶瘤病毒类药物临床试验设计,CDE 颁布《溶瘤病毒类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试行)》。2023年 2 月,为规范和指导溶瘤病毒产品的药学研发、生产和注册,CDE 颁布《溶瘤病毒产品药学研究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基于政策支持,溶瘤药物行业不断发展,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深化。
该研发平台拟研发包括但不限于双矛 I 型、双矛Ⅲ型抗肿瘤生物药。神经母细胞瘤、原发性肝癌、小细胞肺癌、食管癌、急性髓系白血病等恶性疾病的临床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存在显著的未满足需求。预计 2025 年,该抗肿瘤生物药所布局的适应症在中国与美国的总市场容量约达 1,600 亿元。其中,适合接受该抗肿瘤生物药治疗的中晚期患者存量市场规模预计为 130-180 亿元(中国)及140-300 亿美元(美国),市场前景广阔。以神经母细胞瘤为例,我国每年新增约3,000 例患者,其中约 70%无法适用常规疗法;原发性肝癌年新增约 60 万人,晚期占比高,术后复发风险超 50%;小细胞肺癌年新增约 15 万人,多数初诊即转移,5 年生存率仅约 5%,治疗手段极其有限。目前临床标准治疗方案对前述恶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不尽人意:神经母细胞瘤缺乏有效药物;肝癌依赖手术但复发率高,近年免疫治疗初现突破;小细胞肺癌仍以化疗为主,靶向与免疫治疗尚未确立有效地位;急性髓系白血病仍以化疗和移植为主,缺乏特效药物。整体而言,上述领域均存在巨大的临床空白与用药需求,其核心优势在于瞄准现有疗法无法覆盖的患者群体,尤其适用于常规治疗无效或进展的中晚期病例,具备改变当前治疗格局的潜力,有望填补相关领域靶向与免疫治疗的空白。
(2)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
当下国家产业政策环境鼓励发展改良型新药,力争实现改良和创新并举。国内正处于从仿制药向创新药、改良型新药转型的过渡期。改良型新药作为重要分支,在提升药物疗效、缩短研发周期及提升市场竞争力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各类注射剂、缓控释固体口服制剂和口腔速溶膜剂等高端复杂制剂已成为国内改良型新药突破的热点方向。长效制剂在慢性及重大疾病的治疗中颇具优势,已广泛
用于激素类、精神类和戒毒类药物的制剂改良。
2.3 类改良型新药是将多靶点、多机制、已有临床联用经验的药物开发为复方制剂,因而更容易在临床试验中证明其安全/有效性等方面的优势。相比于单方制剂,复方药物具备增效减毒的临床治疗优势,细分品种市场份额增速更快。
长效和复杂制剂研发平台拟研发多种改良型新药,具体分析如下:
①多发性骨髓瘤药物 B0050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血液肿瘤,复发/难治性患者面临治疗挑战。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统计,2022 年全球新发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约 30
万例,死亡患者达 18.5 万例。其中,2022 年我国新发患者约 3 万例,发病率约
为 2.1 人/10 万人。得益于药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