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查股网 > 最新消息
股票行情消息查询:

中控技术: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29 18:01:20

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半年度执行情况
评估报告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不断推进,贯彻落实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控技术”)积极响应并持续践行,把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作为核心任务,大力提高公司质量,构建良好的资本市场
形象,共同促进科创板市场平稳运行,于 2025 年 4 月 1 日发布了《中控技术股
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具体内容详见 2025 年 4
月 1 日公司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落实行动方案,持续聚焦主营业务、提升创新能力、加大投资者回报、完善公司治理。公司秉承“成为全球工业 AI 领先企业,用 AI 推动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愿景,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通过现金分红、股权激励多种方式,不断提振投资者信心,提高投资者回报水平,公司将与投资者互利共赢长期发展。
一、 聚焦前沿科技,打造“AI+数据”核心竞争力
中控技术是以工业数据为基础、AI 大模型为核心、全场景智能体为触手的工业 AI 平台型公司,公司依托“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双轮驱动,培育 AI 新质生产力,重构流程工业生产、运营与决策范式,推动流程工业从自动化向自主化跃迁。公司秉持“让工业更智能,让客户更成功”的使命,打造“1+2+N”工业 AI 驱动的企业智能运行新架构,以全栈 AI 化的理念为客户提供“AI+安全”“AI+质量”“AI+低碳”“AI+效益”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基于“技术+场景+生态”的立体化布局,推动流程工业从单点智能向全链路智能跃迁,构建起涵盖技术创新、应用落地、商业协同的完整 AI 生态系统。公司的核心产品被应用在全球 5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化工、石化、油气、电力、制药、冶金、建材、造纸、新材料、食品等数十个重点行业的海内外 3.7 万多家客户,为全球流程工业实现高
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为人类创造更加轻松美好的生活环境。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 38.30 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9.92%,报告
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35,408.26 万元,同比下降 31.46%。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工业 AI、机器人等具有高前景、高潜力的新业务,其中工业
AI 产品 TPT 业务收入 11,661.85 万元,机器人产品收入 11,014.54 万元。
1、 引进高精尖研发人才,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 41,965.50 万元,
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10.96%;研发人员为 2,119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39.26%。公司将大量的工业数据、工业知识、工业经验、工业控制模型与工艺机理模型等进行深度融合,面向流程工业的“研发、设计、运营、运维”全生命周期开展技术攻关研发,打造强大的工业 APP/Agents,同时通过工业 AI 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推进工厂全域调度管理决策,驱动流程工业迈向“少人化、无人化、高度智能化”。在工业 AI 领域进行全方位探索,利用最新 AI 技术对公司所有产品及技术进行重塑,积极引入国内外高端自动化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人工智能等领域顶尖研发人才,重新调整研发队伍,重构研发体系。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拥有专利 738 项,其中发明专利 600 项,实
用新型专利 107 项,外观设计专利 31 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768 项。报告期内,
公司新增获得专利 25 项(其中发明专利 25 项),新增软件著作权 37 项。根据《国
家知识产权局关于第二十五届中国专利奖授奖的决定》(国知发运字〔2025〕20号),公司自主研发的《一种适用于流程工业预测控制的模型自主学习方法》(专利号:ZL202210861856.2)荣获“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公司主持制定国际标准 10 项,承担、参与发布了
国家标准 93 项、行业标准 2 项。
累计获得 其中发 其中实用 其中外观 软件著作权
有效专利 明专利 新型专利 设计专利
1506 600 107 31 768
2025 年上半年 累计参与 其中国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
标准制定 际标准 国家标准 团体标准
与修订
105 10 93 2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先后通过工信部 2024 年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
(保证级)、获得浙江省全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人工智能服务商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公司持续深耕工业 AI 领域,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省级“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为公司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公司“高性能智能控制系统”入选《浙江省首批“两新”重大科技成果推广清单》;“自升式平台中央控制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荣获 2024年度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先后通过工信部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分类分级评定 AAA、浙江省数字工程服务商星级评价五星级;荣获 2024 年度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竞争力百强企业、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实践案例”、“浙江省工业大奖”、浙江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杭州市“鲲鹏”企业等荣誉称号。

2、 聚焦前沿科技,快速推出新产品,快速落地应用场景
(1)自动化控制系统
公司深度洞察流程工业客户核心需求,基于深厚的产业实践和技术沉淀,2024 年 6 月在新加坡全球发布会强势推出:全球首发的通用控制系统UCS(UniversalControlSystem),构建了软件定义、全数字化、云原生的控制系统,彻底颠覆延续近 50 年的传统集散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打破了传统 DCS 系统架构复杂、成本高、算力有限的瓶颈,它运用“一个工厂、一个控制机柜”的极简结构,已在兴发集团、荣盛金塘新材料等 10 余家客户实施应用,实现机柜
室空间减少 90%、线缆成本下降 80%,建设周期缩短 50%,通信速率提升 100 倍
以上,引领了控制系统的革命性创新。

报告期内,公司全新推出 GCS-M 智能装备控制引擎,聚焦高端装备控制瓶颈,集成高算力硬件,多接口协议,搭载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自主学习等框架,内置设备故障、流量计算、介质分析、安全预警等模型,实现 AI+自动化控制一体化应用;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物联网等 IT 技术与逻辑控制、运动控制、现场总线等 OT 技术的融合架构,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益化;面向装备控制的高性能控制要求,实现功能安全(ISO 13849 PLe)与信息安全(IEC 62443)的双重保障;系统内置高速+安全总线实现安全非安全一体化,搭配高速工艺模块,完全匹配大型高价值机械装备控制、连锁、协同三个 1ms 的运行需求;可广泛应用于风机、包装机械、冶金装备、建材高速产线、白酒智能装备等专业装备领域。

(2)工业 AI
工业 AI 产品及技术方面,在国家“智能制造”“新质生产力”“双碳目标”等战略持续深化的背景下,工业企业对智能化解决方案的需求呈现刚性且迫切的增长态势。2025 年上半年,公司全面推动工业 AI 产品整合升级、业务模式转型,着力打造流程工业 AI 技术制高点,聚焦“AI+5T”技术体系,推进流程工业时间序列大模型 TPT(Time-Series Pre-trained Transformer)从技术概念到成熟产品的跨越,在流程工业智能化升级的核心场景中实现了规模化商业落地。TPT汇集不同行业的海量生产运行、工艺、设备及质量数据等进行融合预训练,深刻学习工业装置运行的通用规律,构建出融合机理并满足工业应用要求的可靠模型。
TPT 正式发布一年以来,TPT 已在各类生产运行场景中实现闭环应用,在石化、煤化工、氯碱、热电等行业成功落地超过 110 个项目,全面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TPT 已在中石化、中石油兰州石化、万华化学、湖北三宁、内蒙古伊泰化工等头部客户项目中投入应用,在保障生产安全、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提升设备维护效率以及实现自主运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报告期内,TPT 类软件实现收入 11,662 万元。
(3)工业机器人
2025 年上半年机器人业务继续高速发展,实现收入 11,015 万元,新签订单
2 亿元人民币,超过 2024 年全年业绩。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围绕“AI+平台+危险源巡检与操作、供应链物流、人形机器人装备”三大方向,对流程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Plantbot”进行了持续升级与规模化落地。PlantbotStudio 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已迭代至 V2.2 版本,新增多机协同、数字孪生和预测性维护模块,
实现了对多台异构机器人集群的分钟级部署与秒级调度。8 月,公司与沙特阿美联合研发,共同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巡检机器人 ARAMCOBOT GEN2,并在沙特阿美展开部署,四足机器狗、轮式机器人及无人机已形成多机协同的立体巡检与物流网络,广泛应用于石化、精细化工、电子制造等复杂场景。同时,基于大模型的AI 视觉算法在缺陷识别、行为分析等任务上的准确率提升至 99.2%。2025 年成功中标广东白云科技黑灯物流机器人系统、特变电工超特高压智能物流系统等数个千万级智慧供应链物流机器人项目,同时,公司在中石化镇海炼化罐区交付了全行业首个飞梭机器人巡检。公司交付给杭州电化集团四足机器人电解槽智能巡检获得 CCTV2 中央 2 套特别报道。
公司今年继续以机器人为核心载体,面向流程工业深化“AI+机器人”融合,在多模态感知、机理模型和现场预测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安全增效和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展望未来,公司将全面引入具身智能,打通机器人与现场装备、控制系统的协同闭环,更加高效、精确和可靠实现现场生产状态的预测,全面提升企业运营供应链效率,把数字生产力转化为现场生产力,为客户打造零隐患、高效率的未来工厂。
3、引进全球研发人才,继续加强人才激励
研发人才方面,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研发人才队伍,形成了市场调研、需求分析、技术研究、产品开发、生产制造、产品测试、系统集成的人才梯队。截
至 2025 年 6 月底,研发人员为 2,119 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 39.26%。为科研创
新提供了人才队伍条件,其中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在公司任职均超过 15 年,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和人才资源铸造了公司持续自主研发的基础。

研发场地方面,公司现有科研场地 17,500 余平方米(办公场地、实验室),配备了国内外大量的先进测试设备,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CNAS)认可实验室;拥有可靠性寿命实验室、工业通讯与网络实验室、信息集成与工厂建模实验室、工控安全实验室、智能制造创新实验室等系列专业实验室,并建设工业 AI大数据应用实验室,开展基于大模型的流程工业大数据分析、验证和应用。
研发项目方面,公司近年来主持和参与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工业强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浙江省重点科技专项等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计划项目

中控技术688777相关个股

天天查股:股票行情消息 实时DDX在线 资金流向 千股千评 业绩报告 十大股东 最新消息 超赢数据 大小非解禁 停牌复牌 股票分红查询 股票评级报告
广告客服:315126368   843010021
天天查股网免费查股,本站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沪ICP备15043930号-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