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科技:道通科技关于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8-15 18:50:15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方案
的半年度评估报告
为了积极响应并贯彻落实关于开展科创板上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推动上市公司持续优化经营、规范治理和积极回报投资者,大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助力信心提振、资本市场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精神要求,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道通科技”)制定了《道通科技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
动方案》”),具体请详见公司 2025 年 3 月 29 日于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披露的公告。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切实履行并持续评估《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现将《行动方案》在报告期内的实施和效果评估情况报告如下:
一、“以 AI 为核心驱动力,持续布局业务生态”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5 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组合拳”,在贸易政策变动中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积极提升全球市场份额。公司持续推进“全面拥抱 AI”战略,加速推动 AI 技术与业务场景和组织变革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数字维修的全球领导者地位,致力于成为智慧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以及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努力成为 AI 行业大模型商业化应用的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3.45 亿元,同比增长 27.35%,归属于上市公司
股东的净利润 4.80 亿元,同比增长 24.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4.75 亿元,同比增长 64.1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股份支付费用的净利润 5.06 亿元,同比增长 74.56%。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紧紧抓住全球综合诊断、智能充电与 AI 技术发展的多重
契机,以技术创新驱动、渠道深耕、产销协同为发展引擎,实现了规模与效益的全面突破,持续巩固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系统性优势。具体内容包括:
1、AI+诊断业务新品上市,销售量价同步提升: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诊断终
端 UltraS2 及 ADAS 标定系统运用 AI 多模态语音大模型和 AI Agents,赋能产品提
升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获得客户的高度认同,销售量价齐升;TPMS 产品受益于广阔的汽车后市场替换空间,收入同比增长超 56%,持续领跑汽车后市场。
2、AI+充电业务持续突破,综合实力跃升全球头部:公司推出新一代智能充电解决方案,持续深化电力电子核心技术布局,发布“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以及充电运营、运维、能源管理等系列 AI Agents 的应用。通过“成本下降+价值提升”双轮驱动,毛利率同比提升 2.23 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凭借在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公司在欧洲、美国等全球主要市场取得能源、交通、停车场运营、酒店公寓等多个行业顶级客户的重要突破,竞争力跃升全球头部,为中长期的可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3、AI+巡检业务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公司与科技巨头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实践“共建、共营、共销”,构建巡检领域的“智能体+平台+垂域模型”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
4、AI 及软件快速增长高盈利:公司持续深化“以智能终端/智能中枢/具身智能为业务入口,通过 AI Agents 服务实现持续收费”的业务模式,AI 及软件毛利率超99%,并积极探索包括基于 Agent 使用量、客户价值分成在内的新型盈利模式,进一步提升产品的边际收益。
5、全面 AI,降本提效:公司持续全面推进 AI 驱动经营管理的数智化变革,覆
盖研发、营销服、供应链、职能等核心业务场景,推动管理创新与组织能力建设,运营效率持续优化,从而实现了持续的提质降本增效。
二、“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5 年 1-6 月,公司本期新增获得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 115 件,其中
发明专利 42 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项,外观设计专利 27 项,软件著作权 32 项。截
至本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共计 1,886 件,其中发明专
利 394 项,实用新型专利 286 项,外观设计专利 1,037 项,软件著作权 169 项。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共计 4.18 亿元,同比增长 30.12%,主要聚焦于完善
产品及解决方案应用,并持续推进包括液冷充电模块、V2G(双向充电模块)等研发项目。公司重点在研项目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如下:
序号 重点在研项目名称 2025 年上半年研发进展 说明
1、EV 新产品处于内部设计阶段;
2、高压电池检测、SOH 健康评估完
1 新能源汽车智能维 成中国、欧美主流新能源品牌车系升 符合《2025 年行动方案》
修解决方案项目 级,覆盖 90%新能源车诊断; 目标。
3、车下测试增加 48V 电机检测、48V
电池检测、PTC 检测。
2 第二代超快一体充 MaxiChargerDC 系列部分新品已完 符合《2025 年行动方案》
电产品项目 成认证并导入制造。 目标。
完成液冷充电模块美标小批量生产和
3 液冷充电模块项目 上市,核心竞争力(高效率、低电网 符合《2025 年行动方案》
谐波、长寿命、高智能化)达到行业 目标。
领先水平。
4 V2G(双向充电模 完成技术样机调试 符合《2025 年行动方案》
块)项目 目标。
三、“优化财务管理,提高运营效率”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深化财务管理优化工作,以 AI 赋能与数智化转型为
核心驱动力,通过数字化工具升级与智能化流程再造,取得的成果如下:
1、市场化管理机制,深化阿米巴模式推动管理升级
公司搭建基于内部结算价格的数字化管理与考核平台,将各经营单元的业绩与核心考核指标深度绑定,依托销售区域及研发管理月报的动态数据反馈,构建业财数据融合的量化分析体系。通过目标层层分解至各经营单元,建立“目标设定—数据追踪—考核兑现—绩效改进”的闭环管理机制,以精准考核激发经营自主性,推动考核结果与奖惩、资源分配直接挂钩,进一步激发组织活力,全面提升管理效率。
2、AI 赋能管理提效,期间费用率持续优化
公司深化全面预算管理,实现全员参与资源动态调配,精准控制各环节支出,
提升投入产出比。运用 AI 技术升级 OA 与 BI 系统,强化跨部门协同及经营数据可
视化,提升决策效率以减少低效投入。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流程、管控成本,同时借助绩效考核约束费用支出,多维度实现费用高效管控。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同比降低 4.0 个百分点。
3、加强财务风险管控,提升运营效率
(1)协同升级客户端、物流端、生产供应端以提升存货管理效能:公司通过在客户端匹配供需平衡产销,物流端优化网络降本减存,生产端数字化提速减缓冲库
存;同时构建全链条优化机制,强化考核复盘。2025 年上半年,尽管在关税政策复杂多变的背景下,为保障供应、化解关税的不利影响,公司的安全库存从 6 个月提升至 9 个月,报告期内公司的库存周转率仍同比改善 10%。
(2)加强客户信用管理,降低逾期风险: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公司建立健全生命周期监控体系,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追踪账款动态;完善客户信用评级机制,针对不同信用等级制定差异化授信政策;强化业财协同催收,定期开展账龄分析,清理长期逾期款项,优化应收账款结构。报告期内,超长期逾期应收账款占收入比重同比下降 23%。
(3)汇率风险动态管控:针对国际形势引发的欧元、美元汇率波动,公司建立全球政经与汇率走势实时监控机制,联合金融机构构建智能风控模型,基于审慎原则动态调整汇率敞口管理策略,有效降低汇率波动对盈利水平的影响。
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规避经营法律风险”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通过完善专利布局、开展专利风险排查、加强外部合作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对知识产权风险的预防与应对,并通过完善制度、流程及组织体系、开展合规培训等措施进一步加强合规管理及内控体系建设,具体成果如下:
1、知识产权风险应对方面:
(1)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加大对研发成果的保护力度,本期公司(含子公司)新增申请境内外专利和软件著作权 115 项;同时进一步甄选创新性高的专利增强海外知识产权成果的布局,完成在美国及欧洲的专利布局 18 件。
(2)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对核心业务部门的规划项目进行深度整合和信息汇总,完成了对 13 项关键研发项目的专利风险全面排查工作,覆盖美国、欧洲及中国等主要市场,在助力项目技术创新的同时,让公司产品的专利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内。
(3)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优势专利池的建设,专利人员与研发人员高效协同,成功纳入 2 项覆盖竞品领域的高价值专利,同时精准定位出 1 项具有显著市场影响力的竞品覆盖专利,持续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与竞争壁垒。
(4)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强与外部知识产权专业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参与公司优势专利池建设工作和授权专利运用工作,提升外部机构对我司相关技术
领域内案件的处理效率和处理能力。
2、公司内控管理与制度建设方面:
(1)2025 年上半年,公司已完成了反舞弊专项治理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公司业务特性,识别重点领域的高风险环节,已完成采购、销售等核心领域的制度优化,对标头部企业反舞弊经验,优化内部管控机制。同时,公司同步开展覆盖全员的廉洁从业培训,通过全员签署廉洁承诺书、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建立举报奖励机制等方式,增强员工合规意识。
(2)2025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完善内控建设,对部分内控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使公司的内控管理体系更贴合实际业务需求,整体管理效能得到提升。针对主要产品建立了专门的审查机制,通过定期的合规观察,及时发现并解决了产品全生命周期中的潜在合规问题,通过法律法规及行业规定的深度调研,结合产品实际情况,? 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规范和要求,也进一步巩固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五、“完善优化公司治理,强化‘关键少数’责任”相关措施的实施情况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完善和优化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运营的规范性和决策的科学性,保障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具体进展情况如下:
1、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压实“关键少数”责任
2025 年上半年,公司密切关注政策动态,组织学习新修订的《公司法》《上市公司章程指引》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启动相关内部制度的修订工作,加强公司治理能力建设,并强化大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等“关键少数”合规意识和责任意识,切实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2、加强董事会建设,安排董监高培训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积极组织独立董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