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芯微:纳芯微-2025年4月30日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纪要
公告时间:2025-05-06 17:36:14
苏州纳芯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会议纪要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一对一沟通
□电话会
AMCEntertainment Holdings、Daiwa(Shanghai)Corporate
Strategic Advisory、MARCO POLO PURE ASSET MANAGEMENT、Nomura
International (Hong Kong)、Point72 Hong Kong、Upright Asset
Management、百年保险资产管理、博时基金、博裕资本、财通证券资
管、大成基金、东方阿尔法基金、东方财富证券、东吴基金、东兴基
金、富国基金、工银资管、光大保德信基金、光大永明资管、光大证
券、广发证券、国海证券、国金基金、国金证券、国联安基金、国联基
金、国任财产保险、国融基金、国盛证券、国寿安保基金、国泰海通证
券、国泰基金、国泰君安国际控股、国投瑞银基金、国信证券、国元证
券、红土创新基金、宏利投资(香港)、湖南潇湘资本投资管理、华安
证券、华创证券、华福证券、华富基金、华金证券、华泰保兴基金、华
泰金融控股(香港)、华泰证券资管、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华夏基
金、华夏人寿保险、汇丰晋信基金、汇泉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
金、建银国际证券、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基金、九泰基金、君康
人寿保险、开源证券、凯石基金、昆仑健康保险、民生加银基金、摩根
参与单位名称 大通、摩根证券投资信托、南方基金、南京证券、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峰
辰创新资产管理、宁银理财、诺安基金、鹏华基金、平安证券、前海开
源基金、前海人寿保险、瑞银证券、厦门坤易投资、厦门圆和景明投
资、山西证券、上海邦客资产管理、上海保银投资管理、上海高毅资产
管理、上海朴信投资管理、上海汽车集团金控管理、申银万国、上海证
券交易所(中国证券博物馆)、上海证券、上海重阳投资、申万宏源证
券资管、申万菱信基金、深圳抱朴资产管理、深圳红方私募证券基金管
理、深圳前海汇杰达理资本、深圳前海旭鑫资产管理、深圳市恒信华业
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苏州君榕资产管理、太平基金、泰信基金管理、统
一证券投资信托、西部证券、香港商野村国际证券、兴业基金、兴业银
行、兴业证券、兴证全球基金管理、循远资产管理、野村东方国际证
券、银华基金、英大基金、长安国际信托、长安基金管理、长城财富保
险资产管理、长城基金、长城证券、长江证券、长盛基金管理、长信基
金、招商基金管理、招商信诺资产管理、招商证券、浙商证券、中国国
际金融、中国人寿资产管理、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银河证券、中航证
券、中汇人寿保险、中泰证券、中天国富证券、中信建投证券、中信期
货、中信证券、中银国际证券、中银基金管理、中邮证券、中原证券等
时间 2025 年 4 月 30 日
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总经理 王升杨,董事会秘书 姜超尚,财务总监 朱玲,投资者
关系总监 卢志奇
2024 年&2025 年第一季度经营情况介绍: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9.60 亿元,同比增加 49.53%; 2025 年第一
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7.17 亿元,同比增加 97.82%,环比增长 20.66%,已
实现多季度收入环比增长。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研发持续投入等原因,
2024 年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3 亿元,剔除股份支
付费用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2 亿元;随着营业收入的
增长和毛利率的企稳,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5,133.83 万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
利润为-2,868.79 万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明显收窄。
从下游应用领域看,泛能源市场作为公司重要下游领域之一,2024 年、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 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 49.49%和 48.67%。从 2023 年第二季度
内容介绍 开始,公司汽车电子收入持续保持环比增长,2025 年第一季度实现汽车
电子收入 26,281.97 万元,占比 36.68%,与 2024 年汽车电子收入占比
36.88%基本持平。公司消费电子收入占比较为稳定,2024 年、2025 年第
一季度分别为 13.63%和 14.64%。
从产品结构看,信号链产品作为公司的主力产品之一,2024 年、2025 年
第一季度收入占比分别为 49.14%和 39.14%,随着麦歌恩并表完成,公司
传感器产品的收入占比从 2024 年的 13.98%提升至 2025 年第一季度的
25.64%,电源管理产品营收占比基本保持稳定,2024 年、2025 年第一季
度占比分别为 35.87%和 35.04%。
公司于 2024 年 10 月完成对麦歌恩的收购,通过收购麦歌恩,公司在电
流传感器、轮速传感器的基础上新增了磁开关、磁角度传感器、磁编码
器等品类,基本实现磁传感器全品类覆盖。从技术上来看,公司实现霍
尔、AMR、TMR 等完整技术品类覆盖;从客户来看,本次收购可加强头部客户资源,扩大客户基本盘,优化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从供应链来看,本次收购可发挥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原材料采购成本优势。公司目前已拥有传感器、信号链、电源管理、MCU 四大产品方向,拥有隔离与接口、传感器、SoC、驱动芯片、电源管理、MCU 等多种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公司持续围绕汽车电子应用开拓新产品品类,满足汽车从电动化到智能化的产品需求。同时,除了聚焦我们的主赛道外,我们也在积极探索一些新兴应用领域。以人形机器人为例,在感知通信或者感知交互的领域,电源供电的产品、音频产品、视频产品,这些应用在汽车上的产品都可以很方便地移植到人形机器人应用中;人形机器人的电池供电整体架构跟车的三电系统也是比较接近的,在这个领域里面,我们也有非常丰富的产品组合;另外在人形机器人中的一些关节控制领域,尤其是灵巧手中,主要是马达驱动类的产品和磁编码器的产品。在上述应用领域中,我们有非常好的产品基础,人形机器人的领域对产品的小型化、集成化、低功耗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也在围绕着这个领域的新的产品需求,做早期的调研和早期的产品布局,包括像人形机器人领域里的散热的热管理应用,其实与汽车上的热管理也非常重叠。因此,我们可以把人形机器人理解成一个可以站立行走的汽车,我们凭借着在汽车应用的丰富的产品组合,可以快速地将这些产品移植到人形机器人这类新兴应用领域中,从而实现完整的产品覆盖。
Q:目前看下游各个应用领域需求景气度情况?
A:新能源车的渗透率仍在快速提升,从今年一季度情况来看,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仍然维持在高增长的状态,新能源车行业的智能化趋势也驱动了汽车电子领域业务的持续增长。
泛能源领域中,我们看到工业市场已经开始恢复到正常增长的状态,大部分工业领域的客户已经从去年相对平淡的市场状况走出来,开始呈现正常增长趋势,并且库存也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电源模块领域客户增
长较为显著,主要是 AI 服务器等需求的拉动,我们也看到从去年底到今年一季度电源模块类厂商保持了快速的增长;光伏储能领域由于海外市场需求不振叠加库存因素,仍然处于需求低迷状态;泛能源市场虽然有些领域仍有些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该领域需求今年整体还是有明显的回暖的状况。
消费电子去年已经实现了快速地恢复和成长,今年消费电子仍有望处于正常增长的状态。
Q:中美关税政策对公司的影响以及公司的应对策略?
A:目前来看对我们的影响不大,一方面,公司主要的营收来源于国内,直接销售出口到美国本土的营收占比很低; 另一方面,我们部分下游(比如工业、电源、光伏等)领域的个别客户终端市场在美国,但是目前我们还未直接从这些客户的业务需求上看到明显波动。另外,从目前关税政策来看,其仍然处于快速变化中,政策产生的影响其实也是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包括不同客户对于关税政策理解的口径也有分歧。整体而言,在这种不确定的状态中,客户在供应链端国产替代的进展还是在进一步加速的,我们也看了些积极的变化。
为了应对外界政策宏观环境的波动,第一,我们会建立起完整的针对各种状况的应急预案和响应措施,保障在各种情况下,我们能够快速响应,积极应对;第二,我们会专注于提升产品竞争力,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最终还是靠我们的产品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围绕各个行业的客户来进行产品创新迭代,这才是面对当前市场最重要的方式。
Q:目前 SerDes 芯片的进展和后续客户拓展情况?
A: 我们积极参与汽标委 SerDes 芯片标准建设,推出符合其标准要求的SerDes 芯片,方便客户灵活使用。目前推出的第一代 SerDes 芯片面向摄像头应用,正在积极导入国内头部客户的供应体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