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北农: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05-05 13:09:19
证券代码:002385 证券简称:大北农
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 2025-001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投资者关系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活动类别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创证券、华安证券等 25 家机构 33 位投资者,
参与单位名称 部分名单详见附件清单。
及人员姓名 重要提示:参会人员名单由组织机构提供并经整理后展示。公司无法保
证参会人员及其单位名称的完整性、准确性,请投资者注意。
时间 2025 年 4 月 30 日(周三)15:00-16:00
方式 电话会议
副董事长:张立忠先生
董事、总裁:谈松林先生
上市公司接待 董事:邵丽君女士
人员姓名 财务总监:姜晗女士
董事会秘书:尹伟先生
创种科技副总裁:李军民女士
一、2024 年整体情况概览
1、营收利润方面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87.67 亿元,其中:饲料产品收入 190.54
亿元,占营收比重为 66.24%;控股公司生猪产品收入 62.78 亿元,占营收比
重为 21.82%;种业产品收入 14.25 亿元(不含性状授权收入),占营收比重
为 4.95%。
2024 年,公司实现净利润 7.15 亿元;归母净利润 3.46 亿元,同比增长
115.9%。公司报告期总体盈利能力较好,综合毛利率水平提升到 15.14%。公
司饲料板块创利超 7 亿元;生猪养殖板块创利超 4 亿元;种业板块常规种业
(不含生物技术公司和创种总部费用及因并购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及商誉
减值)的净利润超过 1.5 亿元,归母净利润超过 0.9 亿元。报告期内,公司
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及资产减值损失等对合并利润影响 2.64 亿元。
2、期间费用方面
投资者关系活 2024 年,公司持续提升运营效率,期间费用较去年同期下降,其中,销
动主要内容 售费用 11.65 亿元,同比下降 11%;管理费用 14.92 亿元,同比下降 8%;报
告期内,集团总部控费有效,较上期有所下降。
3、资产负债方面
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总资产为 291.4 亿元,负债规模和负债率较期初
均下降。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较去年同期大幅流入,净流入 24.83
亿元。
二、2024 年各业务板块情况
1、饲料板块
2024 年,公司饲料产品实现外销销量 540.55 万吨,同比减少 7.6%。内
销销量超 170 万吨。另外,公司合并范围外的东北平台自用 84.5 万吨。公司
饲料内外销+东北平台自用合计近 800 万吨。
猪料外销 427.6 万吨,同比减少 8.2%。实现营业收入 146.58 亿元,同
比减少 21.7%,原因为原料价格下降同步下调饲料售价;猪料内销销量为
151.67 万吨。
反刍料外销 60.28 万吨,实现营业收入近 20 亿元,整体仍保持平稳,反
刍业务仍具备较好的基础和竞争力。
水产料外销 22.74 万吨,同比减少 29.9%。实现营业收入 13.3 亿元,同
比减少 32.3%。由于持续性战略调整,聚焦高端特种水产饲料,调减普水料销量,但毛利率同比增长。
禽料外销 29.41 万吨,同比增长 54.5%。实现营业收入 10.43 亿元,同
比增加 33.6%。
当前公司全面采用低蛋白氨基酸日粮平衡技术,豆粕替代走在行业前列,如在自用料上,地采原料丰富的地区等,有的区域已基本不用豆粕。
2、生猪养殖板块
2024 年,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生猪养殖出栏总量为 640.46 万头,同比增
长 5.9%,其中控股公司出栏 359.47 万头,占比约 56%;参股公司出栏 281
万头,占比约 44%。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出栏 640.46 万头中,肥猪占比 85%左右,其中:自繁自养模式占比 13%,公司+农户模式占比 87%。
2024 年,公司控股+参股公司平均头均创利 175 元,部分区域如东北、
正能、华东等头均创利超 300 元。12 月,公司控股+参股公司生猪养殖业务完全成本不到 14 元/公斤。
3、种业板块
2024 年,玉米、水稻、大豆等粮食作物合计销售数量 5,352.64 万公斤。
其中,玉米种子销售 3,630.39 万公斤,同比减少 9%,实现收入 8.2 亿元,同
比减少 11.3%;水稻种子销售 1,541.97 万公斤,同比增长 30.7%,实现收入
4.44 亿元,同比增长 11.1%;大豆种子销售 181.27 万公斤,同比增长 102%,
实现收入 0.22 亿元,同比增长约 169.5%;其他种子销售 1,370 万公斤,以
及经作种子,共实现收入近 1.4 亿元。
2024 年,公司生物育种实现性状收费数千万,定价体系被广泛接受,且已收到 25 年部分预收款,生物技术进展符合预期。
品种审定方面,截至目前,两批玉米和大豆品种审定通过,一批玉米
97 个和大豆 2 个正在初审公示,合计共有 161 个玉米品种,19 个大
豆品种,其中,使用大北农性状的玉米品种有 96 个,占比接近 60%,
使用大北农性状的高油高产大豆品种有 6 个,占比 32%。
配套的除草剂登记方面,截至目前 28 个登记证件中,25 个配套了大
北农的转化体产品。
实际种植面积与制种方面,2024 一年示范,公司性状对应的实际种植
面积有 60%左右,我们期望并有信心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
总体而言,公司生物育种业务整体反响较好,受到种植户和种业公司的广泛认可。自此,种业业务完成了从种质资源的开发到性状产品的开发(即生物育种产品)到常规种业的育繁推(企业的科研,育种、繁种、推广)的产业链布局,即从基因挖掘到种子推广的全产业链布局。
三、2025 年一季度情况概览
2025 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68.65 亿元,同比增长 2.4%,其
中,饲料产品收入 41.99 亿元,因原材料行情波动,同比有所下降,但盈利能力上升,毛利率达到了 13.1%;生猪(控股)收入 16.86 亿元,同比增长37.3%;种业产品收入 3.01 亿元(不含性状授权),同比增长 41.8%。
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1.34 亿元,同比增长 164.13%。其中,饲料板块创
利超 1 亿元;养猪板块创利超 1 亿元;作物板块创利 7000 多万元,主要是
持有的持股比例较低的参股公司股权处置收益,作物板块经营性利润为正,相比 24 年同期增长;其他业务、计提及公共费用等亏损 1.81 亿元,同比减亏 3000 余万元。
公司饲料产品实现外销销量 126.84 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生猪养殖出栏总量为 183.99 万头(含参股),同比增长 26.7%;种业产品销售 1,964万公斤,同比增长 70%。
截至 2025 年第一季度末,控股和参股公司生猪总存栏约 420 万头,其
中,控股公司存栏约 210 万头,参股公司存栏约 210 万头;基础母猪 28 万
头左右,后备母猪存栏 7-8 万头,合计 35 万头左右。
2025 年 3 月份,公司(控股+参股)育肥猪完全成本为 12.9 元/公斤,
参股公司(如东北平台),育肥猪完全成本为 12.1 元/公斤,成本已处于行业前列,公司有信心在 12.9 元/公斤的基础上成本继续下降,还有再进步的空间。
四、未来农业科技技术布局
公司积极开展合成生物学应用研究,生物育种已经进展到了高效精准遗传转化与基因编辑应用开发阶段,目前正在从应用场景向技术平台方向深入,正在升级人才队伍建设,融合各方人才队伍,加强与科研院所等合作,简要介绍如下:
依托大北农原“饲用微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北京化工大学、清华大学整合重组为“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并且,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在海淀区有关部门指导下,由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院士、专家团队、巢生实验室、百图生科和大北农科技集团共同联合发起。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于 2025 年 4 月正式运行,依托大北农凤凰国际创新园绿色生物制造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楼,在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等有关部门对大北农生物农业创新园高品质科技园区建设项目支持下,建设了 2200 平米的微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包括微生物改造平台、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检测平台、自动化高通量发酵平台、人工智能管理平台4+1 功能岛,具有从菌种高通量构建及诱变、高通量培养筛选、检测分析、高通量发酵等能力。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将从工程菌源头支撑大北农生物制造产业发展。
中关村科学城农业合成生物创新中心旨在发展合成生物技术,突破农业生物种质资源创新、新型饲料蛋白、绿色肥料、植保、动保、环境产品创制关键技术,依托海淀创新资源和人才政策优势,搭建政产学研创新联合体,布局技术集成研发验证、场景验证和自动化验证三大共性验证平台;构建技术交易、创新企业加速、专家智库和科技服务四大产业支撑平台;不断创新运行模式,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协同创新与产学研合作,共同引进业内科学家,持续产出前沿性、颠覆性重大技术与产品;打造国际一流的农业合成生物产业技术应用平台,逐步形成具有海淀特色的农业合成生物技术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创新高地,推动北京农业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为保障国家粮食与食物安全贡献海淀科技创新能量。
以上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