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国际:中化国际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公告时间:2025-04-29 18:29:49
公司代码:600500 公司简称:中化国际
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告摘要
第一节 重要提示
1、 本年度报告摘要来自年度报告全文,为全面了解本公司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未来发展规划,投资者应当到 http://www.sse.com.cn/网站仔细阅读年度报告全文。
2、 本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3、 公司全体董事出席董事会会议。
4、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为本公司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5、 董事会决议通过的本报告期利润分配预案或公积金转增股本预案
经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36,615,735.83元,母公司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1,995,882,880.45元;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786,012,187.69元,其中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余额为-2,734,012,419.74元。经公司第十届董事会第三次会议审议通过,鉴于公司2024年度出现亏损,且母公司报表中未分配利润为负值,本年度拟不进行利润分配,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
本次利润分配预案尚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第二节 公司基本情况
1、 公司简介
公司股票简况
股票种类 股票上市交易所 股票简称 股票代码 变更前股票简称
A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 中化国际 600500
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代表
姓名 柯希霆 王新影
联系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清北路 233 号中化 上海市浦东新区长清北路233号
国际广场 12 楼 中化国际广场 12 楼
电话 (021)68373780 (021)68373780
传真 (021)68370399 (021)68370399
电子信箱 600500@sinochem.com 600500@sinochem.com
2、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简介
宏观方面,2024 年中国 GDP 保持 5.0%增速,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政府密集出
台经济刺激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综合利用专项债和特别国债、财政补助等工具,促进经济回稳向好;政策推动房地产止跌企稳和积极项目有序落地,扩大有效投资;下半年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拉动下,消费端需求有所回升。但是,国内仍面临有效需求不足问题,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尚在进行中,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平衡不充分;国内制造业总体景气度偏低,国内制造业 PMI 年内有 7 个月低于荣枯线。
2024 年全球经济在多重挑战下逐步复苏,IMF 预计全年世界经济增长达到 3.1%。但是东欧
及中东地缘政治局势动荡、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紧缩、贸易保护抬头等因素为经济复苏带来制约。
行业方面,2024 年国际原油均价在 70-90 美元/桶范围内波动,天然气价格处于历史中高位
区间,原料成本压力未根本缓解。国内化工行业进入资本扩张周期后半程,乙烯、丙烯下游相关产业新产能仍在大量释放。受全球制造业疲软及国内供过于求影响,化工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叠加上游纯苯等原料价格处于较高水平,进一步压缩行业利润空间,多种基础化工产品全年行业平均毛利亏损,行业尚未走出周期性低谷。全球化工行业区域格局分化,欧洲受能源成本高企、地缘冲突和法规保护影响,生产企业开始主动缩减产能,销售端增长停滞;北美凭借较低原料成本和内需韧性,化工市场稳定增长;中东地区依托成本,炼化产能加剧投放,东南亚化工投资兴起,加剧全球化竞争。
中化国际扎实推进“打造创新型化工新材料领先企业”的战略目标,稳步推进战略聚焦和转型升级,聚焦核心产业链,打造具有自主技术及一体化发展优势的环氧树脂、聚合物添加剂、工程塑料、芳纶等特色材料产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化工新材料业务发展补短板、强弱项、提质效。
1、化工新材料业务
“十四五”以来,国内化工新材料产业高速发展,多项“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产业规模明显增长,国内企业总体竞争力提升;但与国际领先水平相比,仍面临高端供给不足、关键原辅料与配套存在瓶颈、技术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一系列问题,未来行业仍需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向高端化迈进。
行业趋势:
产业规模和自给率持续增长:化工新材料产业是中国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先进制造业发展起到支撑作用。2025 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我国化工新材料产业规模将持续增长,自给率进一步提升,行业发展动能充足。
国内企业国际化发展提速:随着国内化工品产能大量增长、欧洲化工竞争力削弱、东南亚等地区制造业发展提速,国内化工企业对海外发展关注度增加,发展模式逐步从产品出口向“资本+技术+产能”立体化出海转型。依托自身产业基础,结合当地原料、人工等成本优势资源及下游市场需求,化工企业制定差异化出海策略,寻求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产业存在结构性机遇:虽然基础化工品和材料产品供应饱和,但国内高附加值的特种材料/树脂、专用料进口依存度偏高;部分关键配套添加剂、加工助剂国产化不足;应用开发能力不强,高性能的改性复合材料、成型材料与国际领先差距较大,整体解决方案服务的能力有待提升。随
着国内制造业向高端化升级,新能源、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发展对材料产品带来新需求,为产业发展提供诸多结构性机遇。
公司多数主营化工新材料产品在国内乃至全球细分市场占有重要地位
产品分类 产品名称 现有产能(万吨/年)
环氧氯丙烷 25
环氧丙烷 40
氯苯 6
二氯苯 3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 硝基氯苯系列
8
芳香二胺系列 6
苯酚丙酮 65
己二胺 2.5
环氧树脂 35
双酚 A 48
ABS 17
高性能材料 对位芳纶 0.8
尼龙 66 4
改性塑料 2.4
洗油精细化学品 7
聚合物添加剂 橡胶防老剂 18.5
塑料添加剂 2
1.1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
公司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主要包括丙烯、酚酮、环氧氯丙烷、环氧丙烷、烧碱、芳烃系列等产品,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公司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依托绿色、安全、环保和稳定的生产能力,持续推动技术升级,优化产品结构,为公司化工新材料产业发展保驾护航。2024 年是连云港基地碳三产业链实现全线贯通的首个完整年份,公司不断优化基地运营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业规模效应和循环经济优势充分释放。
丙烯下游化工中间体产品:公司发挥轻烃贸易优势,围绕丙烷脱氢,布局苯酚、丙酮、环氧丙烷等一系列化工中间体产品,在中化连云港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一体化的产业集群。
环氧氯丙烷:公司拥有全球首套万吨级甘油法环氧氯丙烷装置,技术全球领先,生产安全稳定;另有 15 万吨/年双氧水法环氧氯丙烷生产装置,所采用自主绿色创新工艺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目前公司环氧氯丙烷产能位居全国第一,行业龙头地位稳固。
芳烃系列产品:公司的芳烃系列产品具有全球领先的市场地位,是二氯苯、三氯苯及其下游二氯苯胺、芳香二胺系列等产品的全球领导者,并在硝基氯苯市场具有全球前三的份额。
基础原料及中间体:2024 年连云港碳三产业链基地已实现全线贯通,尽管国内化工行业仍然
处于低谷期,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进一步加剧,公司持续增强对大宗产品市场的研究研判,采取有效举措确保增量产品产销平衡,不断优化市场布局和客户结构,研产销协同提升产品价值贡献,产品销量同比增加 24%。2024 年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业务实现营业收入 766,167.55 万元,同比增加 20.27%。
供应宽松格局延续,企业关注运营效率提升:“十四五”以来,国内化工基础原料及中间体产能规模迅速扩张,而化工产品终端需求增量有限,基础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供需不平衡导致中游企业经营压力增加。预计 2025 年后新增产能投放速度有所放缓,总体供过于求格局短期内难以扭转。为应对当前市场形势,生产企业需要加强内部提质增效,通过技术改进和卓越运营控制生产成本,并加强市场动态监测,及时优化生产和销售策略。
发展清洁工艺,促进产业提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引领化工行业向绿色
低碳环保方向发展,如将氯醇法环氧丙烷和环氧氯丙烷装置列入淘汰类,并要求 2025 年底前落后工艺装置停止生产。政策引导下,落后低效产能将逐步退出市场,未来绿色清洁工艺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
1.2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