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2025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公告时间:2025-04-28 17:02:32
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增强投资者回报、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应尽之责。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上市公司发展理念,维护公司全体股东利益,树立良好的资本市场形象,思瑞浦微电子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思瑞浦”或“公司”)对 2024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并制定 2025 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并定期评估行动方案的执行情况。
一、坚持平台化发展思路,不断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一直坚持模拟及数模混合芯片平台化发展的策略,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研发高性能、高质量和高可靠性的集成电路产品,包括信号链模拟芯片、电源管理模拟芯片和数模混合芯片,为客户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
(一)加大研发投入,推进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
1、2024 年回顾
2024 年,为坚定推进平台化战略实施,公司持续保持研发投入力度,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领先地位,使产品性能得以持续提高、研发产品种类不断拓宽。2024 年,公司研发费用为 5.77 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4.10%,占
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为 47.32%,公司研发能力进一步提升。截至 2024 年 12 月
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获得有效的发明专利 147 项,实用新型 99 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239 项。产品线取得的重要成果如下:
1 信号链芯片
报告期内,公司保持信号链产品线研发投入力度,一方面对重要优势产品持续迭代,巩固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利用在信号链领域的深厚积淀,持续推出有竞争力的新产品,产品品类与型号持续丰富,为公司在汽车、新能源及光模块、服务器等市场的持续突破和增长提供了坚实助力。报告期内,公司信号链方面推出的新产品包括:在国内 BCD 技术平台上采用创新的电容采集架构
研发的全新电流传感放大器、高 PSRR 高带宽高压的运算放大器系列及精度和稳定度国际领先的电阻网络等多项线性产品;全新 16 通道高精度 ADC、支持 I2C
接口的 12 位 8 通道 SAR ADC、16 位Σ-Δ精密 ADC 等多项转换器产品;高速
模拟开关、高速 CAN 收发器系列、LIN SBC 等多项接口产品,不断巩固思瑞浦产品竞争力和技术壁垒。
2 电源管理芯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继续增强电源管理产品线,进一步提升基础技术能力,丰富产品矩阵,并推进高边开关、驱动、DC/DC 等新产品在泛工业、汽车和服务器等市场的应用及业务增长。报告期内,公司重要电源管理新产品的发布情况如下:推出符合 IEEE 802.3 af 标准的高集成度、有源钳位反激PoE PD 单芯片解决方案、全新高压降压系列产品、工规和车规级增强型隔离驱动、工规和车规级推挽式以及 ISO Buck 隔离电源、多路低边驱动、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压基准芯片、车规级升压开关电源变换器和控制器、车规级高边电源开关、看门狗定时器专用芯片、智能功率模块(IPM)等产品。
3 数模混合芯片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增强数模混合能力建设,围绕新增应用持续推进新产品的立项和研发,进一步丰富数模混合产品系列。报告期公司推出高可靠性长距离车载无损音频总线芯片-ASN(Automotive Sensor Network),已成为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力的音频传输方案,有利于实现该领域产品国产替代,填补市场空白;全新推出 17 通道高精度模拟前端 AFE,可广泛应用于动力、储能及消费类电池。
2、2025 年规划
2025 年,公司将持续深耕模拟与数模混合领域,推进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研发,拓展产品线种类和产品数量,输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公司将继续在重点领域进行研发投入:汽车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在包括车载 DC/DC、CAN、高压LDO,高边开关、运放、音频总线、电池管理系统产品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开始研发 48V 电源架构下的各种高压车规器件,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泛工业市场方面,公司继续重点聚焦新能源相关的产业,在隔离辅源、电流检测放大器、比较器、栅级驱动、隔离驱动,马达控制,数据转换等产品进行研发,巩固原有的应用市场,进一步拓展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等应用领域市场份
额;泛通信市场方面,公司将继续开发无线通信 PACC、信号处理等产品,巩固领先优势。消费电子市场方面,利用公司 IP 丰富且成熟可靠的特点,快速为消费电子提供独特功能的专有芯片,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市场的营收。公司将进一步投入高精度数据转换器产品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在 SAR ADC 方向,同时拓展和应用相关的 ASSP,比如检测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转换器产品,可以广泛应用在通信、AI 服务器、车载域控制器及消费电子领域。
2025 年公司将持续巩固技术优势,预计保持 2025 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
比例不低于 30%;持续推动研发和器件与工艺平台的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产品开发流程,推进产品技术研发水平及工艺能力提升;进一步提高研发效率,对于研发项目进行精细管理,并定期对研发项目进度及市场环境变化进行更新评估,不断优化研发项目的流程管理,有效节省开发周期的同时提高开发效率和项目收益。
(二)深耕细分市场,持续推进海外业务布局,提升市场占有率
1、2024 年回顾
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将研发资源向重点关注的细分市场倾斜,深耕汽车、工业、新能源、光通信、服务器等核心市场,推进产品差异化战略,提升市场竞争力,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2024 年,公司产品销量同比增长约 57.70%。
2024 年,公司荣获中兴通讯 2024 年“最佳交付支持奖”、比亚迪 2024 年度
“优秀供应商”、石头科技 2024 年度核心合作伙伴大会“最佳交付奖”、雷赛智
能 2024 年度“优秀供应商奖”、汇川技术 2024 年“最佳服务奖”、阳光电源 2024
年度“优秀伙伴”等,公司的卓越表现与综合实力获得了广泛认可。
汽车电子是公司重点投入的方向。截至 2024 年末,公司已拥有 200 余款车
规级芯片,应用于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互联、车身、底盘、动力等多个场景。车规产品类别丰富,为公司在汽车市场业务的持续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公司多通道电源管理 PMIC、多款 DC/DC 产品、LDO 系列产品、高边开关、理想二极管 ORing 控制器产品、第三代 CAN 收发器家族产品等均获得客户定点,并大批量供货。
泛通信领域:2024 年,公司电压电流检测 AFE、最大输出电流 3A 超低噪
声 LDO、I2C 开关、RS232 收发器产品已经在服务器市场客户端实现量产及大批
量供货。另外,公司推出了业内先进的多通道集成、模数和数模转换器可配置的模拟前端芯片,目前已扩展到光模块、服务器应用。在 I2C 产品方面,产品品类进一步扩展到 I3C 电平转换;在电压/电流检测方面,产品从 36V 共模电压扩展到 120V 共模电压,满足市场更广泛的应用需求。
泛工业领域:2024 年,在新能源市场,公司 36V/3A&2A&1A 同步降压 DC/DC
转换器、高性能电压基准、48V 电池高边驱动、隔离运放、16bit 单通道 SAR ADC、隔离 CAN,隔离 RS485 产品已经在客户端实现量产并大量出货。在工业控制和白电/空调市场,公司推出并量产了 48V 8 通道低边驱动、50V8 通道低边驱动等马达驱动产品。
消费电子领域:2024 年,子公司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芯微”)随着消费电子终端出货的逐步回暖,销售数量及收入均快速增长。单节锂电池保护芯片在手机市场回暖的背景下获得较大增长,在部分品牌手机终端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并持续导入一线品牌。二合一锂电池保护芯片在移动电源市场获得突破。多节锂电池保护芯片除巩固传统客户的市场占有率外,2024 年成功导入清洁家电、电动自行车等领域。
海外市场方面:2024 年,公司持续推进全球化布局,推进海外业务拓展。公司目前已在新加坡、德国、美国、韩国和日本建立了销售和技术支持团队,并陆续完成多家全球知名的汽车、工业的头部客户稽核,公司在技术、产品、质量等各方面获得了海外客户的准入,为后续产品导入奠定了基础。
2、2025 年规划
公司将围绕专注的汽车、工控、泛通信、新能源等核心市场应用继续深耕,共同定义符合未来趋势的前瞻性产品,进一步丰富产品型号,提升产品性能和客户服务,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将继续大力拓展国内市场,持续优化代理商和营销管理体系,加强更加广泛的客户覆盖与技术支持能力,拓宽产品应用,深化客户合作,提升市场占有率。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全球化布局,提升海外市场销售收入。
(三)持续优化供应链及质量管理,建立完善自主测试能力
1、2024 年回顾
公司一直以来都非常注重建立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报告期,为不断降本增效,
提高公司运营的效率,公司与现有供应链伙伴开展多方面的深度合作,协同推动产能建设、工艺平台开发、质量提升等工作;持续推进国内外供应链双循环体系建设,以满足不同地区客户对供应链安全的差异化需求,为公司顺利开拓各类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质量改善活动,共成功发布 16 个持续改进项目,在降本增效方面效果显著。同时,报告期内公司 100 多款隔离系列产品通过 UL、VDE、CQC 等安规认证。公司持续跟踪环保法规要求,携手供应商共建绿色安全供应链。另外公司体系建设颇有成效,报告期成功取得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和 ISO 45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报告期内,公司苏州测试中心产线已投入运行,并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等审核,取得 IATF16949 符合性证明,目前 CP、FT 产能逐步提升。苏州测试中心的运行,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增强自主测试能力。
2、2025 年规划
2025 年,公司将推动公司产品的成本优化,通过系统流程优化、精细化管理等方式提高运营效率;继续推进供应商战略合作,构建稳定高效的供应链系统。公司将继续夯实工规、汽车质量管理体系,继续开展质量改善活动,提升工规、汽车产品质量竞争力。公司将不断投入建设车规级测试中心,推进募集资金的使用,提升自主测试能力,为客户与市场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性能的芯片产品。(四)推进符合战略的外延式并购,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动能
1、2024 年回顾
2024 年,公司完成创芯微 100%的股权交割,并完成定向可转债的发行及备案。创芯微核心优势产品锂电池保护芯片,在智能可穿戴设备、电动工具、智能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具备一定市场竞争优势,创芯微在产品、技术、客户等方面均与公司存在较强的互补关系。通过本次交易,公司完成了在电池保护芯片产品线和消费电子领域的战略布局,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2025 年规划
2025 年,公司将加速与创芯微在业务上的融合,发挥业务协同效应;持续关注市场潜在并购整合机会,继续推进符合公司长期战略方向的外延发展机会,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作优化业务布局,为公司发展提供新的动能。
(五)加强人才引进与培养,打造高效组织
1、2024 年回顾
公司秉持“正直、责任、合作、创新、成长”的核心价值观,视人才为核心
战略资产。截至 2024 年末,公司总人数达 830 人,研发人员占比 62.4%,硕士
及以上学历人员达 391 人,人才储备充足。报告期,公司构建完善了系统的人才管理体系:一是秉持“赋能业务、驱动成长”人才发展理念,构建与业务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