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源电力:公司2024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6 00:15:22
国家能源集团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总经理工作报告
一、2024年工作回顾
2024 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
董事会的坚强领导下,公司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省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健、精进、创新、协同”的工作基调,知重负重、守责尽责,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全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以高水平治理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资产总额 403.62 亿元,归属于上
市公司的净资产 136.07 亿元,公司可控总装机容量达到1121.85 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容量 290.85 万千瓦,占比 25.93%。30 亿元再融资项目高质量完成,为推动公司可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1.经营业绩增长创出新亮点。全年实现利润总额 9.56 亿
元,同比增长 86.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7.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 0.2545 元,净资产收益率 6.79%。突出市场营销创效,提前 20 天、23 天完成年度发电、供热目标任务,均创历史新高,其中火电利用小时连续第二年保持区域领先,高于区域平均 170 小时,供热量同比增长 8.84%,占全省统调火电的 44.27%。容量电费回收率高于全省平均 0.19
个百分点,“两项细则”收益同比增长 6800 多万元,绿电绿证和电碳金融交易创收 2200 多万元。突出燃料保供控价,重点长协履约率超过 90%,入厂标单同比降幅 20 元/吨,现货入厂标单低于市场均价 28.9 元/吨。突出预算引领,大力推行作业成本法和零基预算,把握政策红利,加强票据结算,财务费用低于预算 1.5亿元,综合资金成本率保持先进水平。
2.能源安全保供展现新担当。建成“一岗一网一中心”安全监察体系,全年开展各类安全监察和专项检查 20 多次,发现问题隐患 3800 多项,均已完成整改或并项转接。抓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成2024年重点任务943项、完成率100%。有效应对多轮冻雪、暴雨、高温等极端天气,71个场站安全度汛,圆满完成历次保电任务,实现连续安全生产 4467 天。积极应对机组频繁启停和深调要求,全年“零非停”机组 13台,荆门公司连续五年“零非停”。13 台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全部完成。供电煤耗 293.77 克/千瓦时,同比降低 0.71克/千瓦时。在中电联能效对标中,汉川 6号、荆门 6号机组获评 3A 机组。严格达标排放,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未发生负面影响事件。
3.科技赋能产业增强新动能。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举办“创新成果展示大赛”、科技创新战略专题培训,评选表彰30个“双创”项目,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深化产学研用合作,与华科大、武汉电科院共建“清洁燃烧与智慧发电创新中心”。加强重点项目推进,荆州熔盐项目完成项目设计施工招标采购,汉川透明锅炉项目完成前期工作。新增发
明专利 21 项,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3 项、省部级及行业级科技奖 15 项。5 项科技项目成果被中电联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多个项目获得行业协会创新成果奖励。加快数字化转型,恩施集控完成 14 座电站接入、6 座电站控制权切换。建成大坝管理平台,国家能源局监管大坝实现数据接入和集中监管。15 个集中式、4 个分布式光伏场站数据接入集控中心,有效提升整体运营效能。
4.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新突破。坚持上下联动、合力攻坚,着力拼抢资源指标,锁定松滋市域 150 万千瓦项目开发权,新增风光项目储备 111.5万千瓦。完成政策性、竞争性和“驭风行动”项目纳规申报,松滋卸甲坪风电、江夏湖泗光伏项目竞配成功入围,获取建设指标 40 万千瓦。新能源项目立项
19 个共 26.3 万千瓦,投资决策 14 个共 10.92 万千瓦。着力
抓实项目建设,汉川四期项目安全、环保、工期、质量、造价可控在控,外送线路工程取得可研批复;随州铁路专用线建成投用,荆州二期完成工程结算。新增光伏装机 87.63 万千瓦。完成白沙河、鄂坪电站竣工验收。着力发展综合能源,在 7 个领域、15 个场景开展业务,综合能源营收同比增长 10%。建成虚拟电厂并投入商业运行,接入各类资源 26.51 万千瓦,其中弹性灵活可调容量约 2.5 万千瓦。
5.深化公司治理激发新活力。规范公司运作,强化市值管理,年度 ESG 报告评级提升至四星半的领先序列,国资委央企“ESG·先锋 100 指数”榜单排名提升 14 位。有序推进新能源集中管理,制定“1+N”方案体系,完成 12 个光
伏场站生产移交,确保安全平稳过渡,管理效益有序释放。完成恩施 18座“小散远”电站综合评价,稳步推进管理提升工作。完成长源电力与湖北电力吸收合并,法人层级和户数有效压减。聚焦打造一流法治企业,发布一流法治企业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保障企业健康、稳健、高质量发展。强化法律合规管理,相关历史积案全部结案、重大案件零新增。开展制度建设专项行动,完成本部 284 项制度“立改废”,形成制度汇编 371 项,公司系统完成制度“立改废”近 2000 项。
6.党建示范引领作出新表率。抓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第一议题”学习,细化制定公司具体落实措施,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党企同进、一体发展,组织开展党支部攻坚竞赛 133 项,推动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持续巩固主题教育成果,建立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善始善终抓好党纪学习教育,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意识。健全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体系,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大力选树推优,2个集体分别获得全国模范职工小家和湖北省工人先锋号,恩施公司微话剧获中电联微话剧决赛一等奖。
二、2025 年目标及重点工作
2025 年,公司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董事会决策部署,牢牢把握“稳健、精进、创新、协同”的工作基调,坚
定信心、增强决心,以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全面从严治企,全力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奋力推动一流综合能源示范企业建设再上新台阶。
2025 年主要目标:完成董事会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确
保不发生人身伤亡及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影响公司形象的安全、环保、违法、廉政和稳定事件,不发生被上市监管机构采取监管措施和处罚的事件。
2025 年,公司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持续推动保供能力再提升。进一步强化安全基础管理,高质量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将体系管理思维和要求融入安全管理全过程。高标准落实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保质保量完成年度重点工作。结合生产、基建和季节特点,强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深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万无一失。进一步强化生产基础管理,坚持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优化设备运维管理,强化技术监督管控,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和安全保供能力。进一步强化基层班组建设,加强星级班组创建,打造五星级标杆班组不少于 10个,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水平。加强技术管理培训,提升一线员工安全技能水平和基层班组安全保障能力。加强外委承包商一体化管理,建立准入和禁限清单,定期开展履约评价,从根本上提高外委承包商安全管理水平。
2.持续推动运营质效再提升。聚焦市场营销增收提效,正确把握市场与政策的关系,多方争取有利量价政策,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正确把握量与价的关系,坚持“稳价
增量”原则,确保量价优于区域平均水平;正确把握安全与调峰的关系、供热与灵活的关系,充分发挥以热促电作用,深挖用户对电、热、水、气、绿电绿证等多元化需求,大力发展综合能源,确保公司收益最大化。聚焦燃料采购降本提效,努力把准价格走势、踏准采购节奏,把握好长协合同与市场资源的关系,现价与库存的关系,高标准、高水平控价保供;统筹好厂外运输与厂内管控,提高燃料到厂安全性与经济性,切实控降厂内费用;加强生产与燃料协同,更好满足频繁启停和深调环境下的燃料需求。聚焦财务资金管控提效,在开源上下功夫,开展电费热费回收专项治理,追求有利润的收入和有现金流的利润;在节流上下功夫,用好用足各类金融政策和资源,深化财务集中管控,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费用,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3.持续推动发展水平再提升。进一步转变新能源发展理念,坚持以我为主、规划引领和绿色发展,全力争取优质资源,支撑新能源接续发展。抓紧抓实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松滋八宝、王家桥风电、江夏湖泗光伏等 20万千瓦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装机 30 万千瓦。确保汉川四期年内“双投”,努力打造新一代煤电标杆。按照董事会决策要求,完成松滋抽蓄项目前期成果转让。进一步转变科技创新着力方向,深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力度,推动省级研发平台申报和建设,因势利导布局科研项目,多做有利于企业安全生产、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现场环境、提升经营效益的项目,推动科技创新更好赋能企业发展。深入实施重点
科技项目,高标准建成荆州熔盐储能项目,力争打造标杆示范。加快研究服役期满 30 万机组可持续发展方向,在汉川公司试点探索百万机组与 30 万机组耦合、热电联合经济运行路径。着力研究基于“新能源+储能”耦合关键技术,探索布局用户侧综合智慧能源服务项目。
4.持续推动治理效能再提升。完善公司治理机制,贯彻落实新《公司法》,全面修订公司及所属单位章程。强化信息披露管理,加强组织保障、制度建设、业务培训和流程管控,前移信披采集点、捕捉点和安全屏障,实现“人防”“技防”“制控”向“智控”转变,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公平。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建立多层次良性互动机制,增进市场认同和价值实现。完善公司社会责任(ESG)管理架构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升 ESG 评级表现。深化资本运作,做好 30 亿元再融资募集资金使用及管理工作,做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动资审批、严格监管;研究“十五五”期间股权融资工作,助力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完成新能源管理整合,打造集约化管理品牌,构建智慧化管控平台,提升专业化运营品质。积极推进偏远水电远程控制与智慧管理,打造更多“关门”电站。进一步完备合规管理和风险防控体系,深入推动全级次穿透式管控,建立健全合规管理前移、法律风险防线前移等工作机制,更好实现主体穿透、业务穿透、风险穿透,提高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加快推进“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对标先进、固强补弱、打造品牌、争做标杆。
5.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再提升。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从严治企一体推进,严格执行“第一议题”“政治要件”制度,切实将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深化党建品牌创建和岗位建功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充分用好各类资源,促进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成长成才,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活力;积极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力量。巩固拓展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一体推进“三不”机制,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完善“大监督”体系,持续传导压力,提升监督效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监督管理,坚决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深入践行“三严四讲”新作风,突出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堵点难点痛点问题,加强重点工作督办和跟踪问效,推动各项工作落细落地、取得实绩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