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瑞基因:2024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24 21:39:56
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度董事会工作报告
成都市贝瑞和康基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贝瑞基因”)董事会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以下简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公司章程》《董事会议事规则》等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勤勉尽责地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公司董事会 2024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整体发展情况
公司所属基因测序行业为生物科技前沿领域,基因行业作为生命科学前沿方向,融合了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交叉学科,作为核心生物技术,快速迭代且不断延展应用边界,从科研服务走向临床及工业服务,是全球多个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蕴含巨大价值和想象空间,基因测序技术正以指数级精度提升临床转化效率,个性化医疗刚需驱动行业规模持续扩容,前景广阔。公司致力于实现基因测序技术向临床应用的全面转化,用基因测序技术为临床、尤其是精准医疗所需要的诊断提供产品和服务,业务范围覆盖生育健康领域、遗传病检测等全生命周期临床需求。公司专注于用测序技术促进生命科学的研究,为科研院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提供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基础科研服务。
生命健康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相关政策,稳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基因与生物技术”作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攻关领域之一,同时将“生物技术”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并将“基因技术”列为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与 2035 年远景目标都强调生物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加快基因组学、合成生物学等前沿技术的突破,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开展育种创新攻关,围绕重点农作物和畜禽,启动实施农业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实施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开展种业联合攻关,实施新一轮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和现代种业提升工程。伴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国产测序平台的崛起,测序成本的进一步
优化,公司将不断丰富科研测序技术、平台与产品服务种类,继续提高数据产出能力,挖掘更多样的数据应用潜力,满足多种分析需求,更好的服务科研用户。
《“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覆盖城乡居民,涵盖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以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基因技术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因技术贯穿生育健康全周期管理,从孕前的携带者筛查、胚胎植入前遗传学检测,到孕期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单基因病产前检测,再到新生儿的基因筛查,为出生缺陷的三级预防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助力提高妇幼健康水平,实现健康中国的宏伟目标。
报告期内,我国在产前诊断领域发布了多项重要政策,涉及医保报销优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如将部分基因检测项目纳入地方医保)、免费筛查服务推广、技术服务管理完善等多个方面,加速基因检测技术在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同时《“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和《出生缺陷防治能力提升计划(2023-2027年)》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4 年政策重点转向技术下沉和服务覆盖,政策将推动基因测序、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在基层医疗中的应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覆盖更广泛的区域。
基因测序技术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药物开发、农业生产等领域。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9 年中国基因测序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2021 年全球基因测序市场规模约
为 157 亿美元,预期 2026 年增长至 377 亿美元。中国基因测序市场规模为 15.9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的 10.13%,预期 2026 年增长至 42.35 亿美元。随着国民健
康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对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不断追求,中国的基因测序需求正日益增长。
二、报告期内财务状况
1、经营成果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816.5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36%;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42.85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减少。亏损主要原因为临床业务需求较上年整体有所下滑、行业竞争加剧导致收入下降,以及公司对联营企业投资损失、计提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所致。
(1)临床业务:公司医学检测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38,010.72 万元,较去年
同期减少11.57%;试剂销售实现营业收入47,545.7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05%。临床业务收入整体下降主要系公司临床业务需求较去年整体有所下滑所致。报告期内,公司在“科研先行、硬件提速、产品落地”的基本思路下,以创新研发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中心,持续保持技术和服务的创新性。面对经济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公司采取多举措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化内部协同,优化管理架构,提升运营效率。
(2)基础科研服务实现营业收入 16,250.06 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 14.21%,
公司持续从硬件、产品、交付三大维度不断强化公司在高质量基因组研究、多样本泛基因组研究、基因组单倍型分型等方面的科研测序服务能力。
(3)设备销售实现营业收入 4,062.54 万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8.38%。主
要系受需求波动影响,测序仪出货量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
(4)其他业务实现收入 1,947.42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11.15%。
成本端,公司整体营业成本 57,290.93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9.95%,主要
系:(1)公司加强内部管理,降本增效;(2)各项主营业务收入增减对应的成本变动所致。
费用端,销售费用较去年同比下降 19.02%,主要系公司根据销售情况加强对营销费用的控制所致。管理费用较去年同比增加 5.05%,主要系公司员工持股计划,大股东补足义务计提 322.52 万元,而由于员工离职导致 2023 年度冲回以前年度计提的管理费用 1126 万。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比下降 48.94%,主要系公司归还银行贷款减少利息支出所致。研发费用较去年减少 13.26%,主要系公司根据新产品开发进度及规划,聚焦公司研发资源,减少研发投入所致。
2、资产负债情况
资产负债情况无重大变动,详见下表:
单位:元
2024 年末 2024 年初
项目 比重增 重大变
金额 占总资 金额 占总资 减 动说明
产比例 产比例
货币资 383,071,864.35 16.06% 338,151,330.53 12.34% 3.72%
金
应收账 692,131,312.99 29.02% 807,950,441.91 29.47% -0.45%
款
存货 194,910,776.80 8.17% 229,302,829.83 8.37% -0.20%
长期股 7.43% 5.81%
权投资 177,187,079.94 44,446,022.55 1.62%
固定资 401,694,624.80 16.84% 676,808,155.99 24.69% -7.85%
产
在建工 230,802,870.80 8.42% -8.42%
程
使用权 57,379,893.05 2.41% 15,805,517.12 0.58% 1.83%
资产
短期借 113,415,839.27 4.76% 202,637,334.67 7.39% -2.63%
款
合同负 103,489,755.62 4.34% 110,753,277.08 4.04% 0.30%
债
长期借 42,183,109.01 1.54% -1.54%
款
租赁负 43,238,080.56 1.81% 3,503,280.14 0.13% 1.68%
债
3、现金流情况
(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变动原因:主要系公司出售福建产业园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扣除税金后净额为 4.2 亿元。
(2)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变动原因:主要系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福建新投,向其支付了资本金约为 1.7 亿元和支付福建新投拆借款 1,470 万元。
(3)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主要系上述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增大,导致该项同时变动。
(4)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原因:主要系银行贷款变动,以及支付租赁福建新投的房产而产生的租金和租赁保证金。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变动原因:主要系公司出售福建产业园房屋建筑物、在建工程和土地使用权收回的资金偿还借款后金额的增加。
三、报告期内发展情况
2024 年,公司聚焦主业发展,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研发,持续加快海外市场布局。受市场需求变化和竞争加剧等影响,公司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面对经济环境和行业发展的挑战,公司持续强化运营管理,推动内部降本增效,增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
本年度,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对各类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和减值测试,谨慎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对报告期内净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7,816.5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42.85 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幅度收窄,综合毛利率略有上升,经营性净现金流指标持续向好。
报告期内,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
(1)医学产品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锚定“创新研发筑基、AI 医疗赋能、数据资产增值”三位一体战略框架,以临床场景痛点为牵引,构建“技术攻坚-产品转化-服务迭代”闭环生态。面对内外部环境挑战,公司采取多举措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强化内部协同,优化管理架构,提升运营效率。
产品层面,公司持续拓展临床医学产品矩阵,不断丰富临床应用场景。报告期内,“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数据分析软件”正式获得浙江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同时 CNV-seq 试剂盒“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试剂盒(可逆末端终止测序法)”(国械注准 20243400528)也于今年 3 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数据分析软件作为 CNV-seq 智能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配套 CNVisi?智能化解读报告系统,该系统自 2020 年首次推出后迅速收获认可,一举填补国内 CNV 智能化解读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