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伯泰科: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公告时间:2025-04-24 17:05:48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延期的核查意见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商证券”或“保荐机构”)作为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伯泰科”或“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保荐机构,根据《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 2 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1 号——持续督导》等有关规定,对莱伯泰科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延期的情况进行了核查,具体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于 2020 年 8 月
4 日出具的《关于同意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0]1657 号),公司获准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 1,700万股,每股发行价格为 24.80 元,募集资金总额为 421,600,000.00 元,扣除各项发行费用(不含增值税)人民币 47,117,924.53 元,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人民币374,482,075.47 元。上述资金已全部到位,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验并出具《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验资报告》(编号XYZH/2020BJA20751)。上述募集资金到账后,已全部存放于公司董事会同意开立的募集资金专项账户内,并由公司与保荐机构、存放募集资金的商业银行签署了三方监管协议。
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使用情况
根据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招股说明书,公司募集资金原计划投资的项目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 计划利用募集资金额
(万元) (万元)
1 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 18,890.44 18,890.44
线升级改造项目
2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9,629.70 9,629.70
3 实验分析仪器耗材生产项目 7,433.71 7,433.71
合计 35,953.85 35,953.85
2022 年 8 月 26 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二
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议案》,根据公司发展战略与实际情况,将募投项目之一的“实验分析仪器耗材生产项目”变更为“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其在线分析系统生产及研发项
目”。具体内容详见公司于 2022 年 8 月 29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
(www.sse.com.cn)披露的《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变更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2-031)。
2023 年 10 月 27 日,公司召开第四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第四届监事会第
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新建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及《关于使用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新建项目的议案》,同意公司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之“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予以结项,并将“分析检测智能化联用系统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部分节余募集资金 7,000.00 万元用于新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及相关前处理联用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仪生产及研发项目”,其余部分与研发中心项目的节余资金一起用于永久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具体内容详见公
司于 2023 年 10 月 2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www.sse.com.cn)披露的《北
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用于新建项目及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2)及《北京莱伯泰科仪器股份有限公司关于使用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节余资金新建项目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32)。
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及募集资金使用情况如下:
募集资金承 截至 2024 年 12 月 募集资金 项目达到预
序号 项目名称 诺投资总额 31 日募集资金累计 投入进度 定可使用状
(万元) 投入金额(万元) 态日期
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
1 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 7,467.60 1,666.69 22.32% 2025 年 9 月
质谱仪及其在线分析
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2026 年 11
2 及相关前处理联用系 5,000.00 220.34 4.41% 月
统生产及研发项目
3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 2,000.00 163.65 8.18% 2026 年 11
谱仪生产及研发项目 月
合计 14,467.60 2,050.68 --
三、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具体情况
(一)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结合目前公司“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其在线分析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和投资进度,在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公司拟将前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序号 项目名称 原计划项目达到预定 调整后项目达到预
可使用状态日期 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电感
1 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其在 2025 年 9 月 2026 年 9 月
线分析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
(二)本次部分募投项目延期的原因
公司在实施“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其在线分析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过程中,持续推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进展,但鉴于用户需求、应用场景与市场竞争状况不断演变,AI 驱动的数据化分析及多技术联用趋势的兴起,叠加国际贸易环境的不确定性,为确保募集资金使用安全及研发效果,公司结合实际情况、市场及行业环境变化和整体布局,基于审慎原则而放缓投入节奏,力求稳健推进。募投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目前,公司已完成产品在原有厂房内的生产环境部分改造、部分安装产线设备升级,建设完成主要针对半导体行业、核素行业等高标准要求的超净实验室。秉持着高
标准的研发要求,公司将持续优化升级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系列产品。公司拟延长募投项目周期,通过与新兴技术深度结合拓展应用边界,将关键部件国产化以降低成本,增强产品竞争力和市场接受度。因此,该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拟延期至 2026 年 9 月。
四、重新论证募投项目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1 号——规范运作》的相关规定,公司对“痕量和超痕量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及其在线分析系统生产及研发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重新论证,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质谱仪产品可以满足多个领域的高端分析需求
质谱技术是基础科学研究的核心工具,涉及材料科学、环境科学、生命科学等多个领域,质谱技术的创新可以推动多个行业的发展,如新药研发需要高灵敏度的检测手段,环境监测需要精准的污染物分析,纳米材料分析需超痕量元素检测能力,半导体产业依赖质谱监控超纯材料中的杂质,新能源领域(锂电、氢能)需质谱分析电极材料成分与稳定性等等,质谱仪产品还可通过对温室气体同位素分析、疾病早筛来助力“双碳”目标和“健康中国”战略。
(2)响应国家政策与战略规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提升自主可控能力
《中国制造 2025》将高端科学仪器列为重点发展方向,“十四五”规划强调突破分析仪器“卡脖子”技术,支持国产仪器验证与推广。高端质谱仪市场长期被赛默飞、安捷伦、沃特世等国外企业垄断,进口依赖度高;管键部件(如分子泵、高精度检测器)受制于人,存在供应链风险。自主研发国产质谱仪可降低医疗机构、企业和科研单位的运营成本,保障国家科研与产业安全;加速推动国产替代,提升中国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的话语权。
(3)带动上游技术突破,拓展下游应用
质谱仪产品研发可带动真空技术、高精度传感器、射频电源等核心部件国产化;促进新材料(如耐高温合金、半导体涂层)与精密加工技术升级;质谱技术
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如自动谱图解析、智能诊断),可催生新业态;便携式质谱仪可推动现场快速检测市场发展。
当前市场竞争持续加剧,海外企业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公司亟需通过技术突破提升竞争力,赢得客户信任并达到国际水准,从而构建市场主导权。这一优势不仅能抵御价格波动风险,更能保障长期收益。此外,面对不断迭代的应用需求,半导体行业、医疗行业、生命科学等市场需求不断释放,核心技术能力将是公司快速响应市场、抢占份额的关键。
因此,通过实施本项目提升产品性能,提高市场份额,实现快速发展,具有必要性。
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公司拥有高效稳定的研发团队
公司拥有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质谱仪产品研发团队,团队成员均具备扎实的专业背景和丰富的行业经验,其核心成员平均拥有 10 年以上研发经验,团队中 30%以上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人才梯队结构。
公司研发部门建立了规范的新产品开发流程,从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到样机试制、测试验证等环节都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标准。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知识
产权保护机制,截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已累计申请专利 136 项,其中发明专利
17 项,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体系。
公司的研发能力使该项目实施具有可行性。
(2)公司生产体系成熟,各部门协同高效
公司建立了以生产部为核心的高效生产管理体系。生产部经理全面统筹各产线运营,实行班组制生产模式,确保生产活动有序开展。为保障生产体系高效运转,公司设置了完整的配套部门:采购部通过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和价格管控机制,依据生产计划精准实施原材料采购及外协加工;物流部专业负责仓储管理和货物运输调度;质管部全程监控生产质量,实施数据化质量管理;研发部持续优化工艺流程,通过新产品生产培训、技术改进和质量反馈响应,为生产提供强有力的
技术支持。安全生产办公室则专职负责生产安全监督,构建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