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星: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审计报告
公告时间:2025-04-11 17:03:16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二〇二四年度
信会师报字[2025]第 ZG10933 号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审计报告及财务报表
(2024 年 01 月 01 日至 2024 年 12 月 31 日止)
目录 页次
一、 审计报告 1-5
二、 财务报表
合并资产负债表和母公司资产负债表 1-4
合并利润表和母公司利润表 5-6
合并现金流量表和母公司现金流量表 7-8
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9-12
财务报表附注 1-105
审计报告
信会师报字[2025]第 ZG10933 号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 审计意见
我们审计了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卫星)
财务报表,包括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资产负债表,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利润表、合并及母公司现金流量表、合并及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以及相关财务报表附注。
我们认为,后附的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
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中国卫星 2024 年 12 月 31 日的合并及母公司
财务状况以及 2024 年度的合并及母公司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二、 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部分进一步阐述了我们在这些准则下的责任。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我们独立于中国卫星,并履行了职业道德方面的其他责任。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 关键审计事项
关键审计事项是我们根据职业判断,认为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的事项。这些事项的应对以对财务报表整体进行审计并形成审计意见为背景,我们不对这些事项单独发表意见。
我们在审计中识别出的关键审计事项汇总如下:
关键审计事项 该事项在审计中是如何应对的
(一)收入确认
参阅合并财务报表 针对收入确认,我们主要执行了以下审计程附注“三、重要会计 序:
政策及会计估计”注 (1)了解、评价及测试中国卫星与收入确释(二十五)所述的 认相关的内部控制;
会计政策及“五、合 (2)检查中国卫星的销售合同,识别与控并财务报表项目注 制权转移相关的合同条款与条件,结合中国释”注释(三十八), 卫星具体业务情况,评价中国卫星收入确认中国卫星的收入主 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来源于宇航制造 要求;
和卫星应用业务, (3)对重要业务合同收入、成本、毛利率2024 年度实现营业 情况执行分析程序,分析波动的原因,验证收入 51.56 亿元,较 波动的合理性;
上年下降 25.06%。由 (4)获取收入明细账,抽样检查和核对销于收入是中国卫星 售合同或相关文件、进度确认单、各个阶段重要的财务指标之 验收或确认凭证、交付证明、收款凭证、发一,存在中国卫星管 票等支持性文件,以及相关审批确认手续,理层(以下简称管理 确认已记录的销售收入符合收入确认条件;层)为了达到特定目 (5)检查关联方交易情况,分析关联交易标或期望而操纵收 的公允性;
入确认时点的固有 (6)对主要客户的项目、本期收入确认金风险,因此我们将收 额执行函证程序,对未回函的客户实施替代入确认作为关键审 审计程序;
计事项。 (7)对主营业务收入执行截止测试,评价
收入是否记录在正确的会计期间。
(二)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参阅合并财务报表 针对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我们执行的主要审附注“三、重要会计 计程序包括:
政策及会计估计”注 (1)了解、评价及测试中国卫星与存货跌释(十一)所述的会 价准备计提相关的内部控制;
关键审计事项 该事项在审计中是如何应对的
计政策及“五、合并 (2)获取并评价中国卫星计提存货跌价准
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备的相关假设和方法,复核可变现净值确认 注释(七),2024 年 依据,评估其合理性,必要时利用外部专家
12 月 31 日,公司合 的工作,并对其胜任能力、专业素质和客观
并财务报表中存货 性进行了解和评估;
账面余额为 22.94 亿 (3)对存货实施实地监盘,检查存货的数
元,存货跌价准备为 量及状况;
0.52 亿元,存货账面 (4)获取存货跌价准备计算表,执行存货
价值为 22.42 亿元。 减值测试,检查是否按照公司相关会计政策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执行,检查以前年度计提的存货跌价本期的 是否充分对财务报 变化情况等,分析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 表影响重大,以及在 分。
确定存货跌价准备
时管理层需运用重
大判断与估计,因
此,我们将存货跌价
准备计提识别为关
键审计事项。
四、 其他信息
中国卫星管理层对其他信息负责。其他信息包括中国卫星 2024
年年度报告中涵盖的信息,但不包括财务报表和我们的审计报告。
我们对财务报表发表的审计意见不涵盖其他信息,我们也不对其他信息发表任何形式的鉴证结论。
结合我们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我们的责任是阅读其他信息,在此过程中,考虑其他信息是否与财务报表或我们在审计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存在重大不一致或者似乎存在重大错报。
基于我们已执行的工作,如果我们确定其他信息存在重大错报,我们应当报告该事实。在这方面,我们无任何事项需要报告。
五、 管理层和治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管理层负责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使其实现公允反映,并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在编制财务报表时,管理层负责评估中国卫星的持续经营能力,披露与持续经营相关的事项(如适用),并运用持续经营假设,除非计划进行清算、终止运营或别无其他现实的选择。
治理层负责监督中国卫星的财务报告过程。
六、 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
我们的目标是对财务报表整体是否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并出具包含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合理保证是高水平的保证,但并不能保证按照审计准则执行的审计在某一重大错报存在时总能发现。错报可能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如果合理预期错报单独或汇总起来可能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依据财务报表作出的经济决策,则通常认为错报是重大的。
在按照审计准则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我们运用职业判断,并保持职业怀疑。同时,我们也执行以下工作:
(一)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以应对这些风险,并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作为发表审计意见的基础。由于舞弊可能涉及串通、伪造、故意遗漏、虚假陈述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未能发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高于未能发现由于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的风险。
(二)了解与审计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
(三)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及相关披露的合理性。
(四)对管理层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的恰当性得出结论。同时,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可能导致对中国卫星持续经营能力产生重大疑虑的事项或情况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得出结论。如果我们得出结论认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审计准则要求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提请报表使用者注意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披露;如果披露不充分,我们应当发表非
无保留意见。我们的结论基于截至审计报告日可获得的信息。然而,未来的事项或情况可能导致中国卫星不能持续经营。
(五)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包括披露)、结构和内容,并评价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反映相关交易和事项。
(六)就中国卫星中实体或业务活动的财务信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对合并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负责指导、监督和执行集团审计,并对审计意见承担全部责任。
我们与治理层就计划的审计范围、时间安排和重大审计发现等事项进行沟通,包括沟通我们在审计中识别出的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
我们还就已遵守与独立性相关的职业道德要求向治理层提供声明,并与治理层沟通可能被合理认为影响我们独立性的所有关系和其他事项,以及相关的防范措施(如适用)。
从与治理层沟通过的事项中,我们确定哪些事项对本期财务报表审计最为重要,因而构成关键审计事项。我们在审计报告中描述这些事项,除非法律法规禁止公开披露这些事项,或在极少数情形下,如果合理预期在审计报告中沟通某事项造成的负面后果超过在公众利益方面产生的益处,我们确定不应在审计报告中沟通该事项。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
(特殊普通合伙) (项目合伙人)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 上海 2025 年 4 月 10 日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
二〇二四年度财务报表附注
(除特殊注明外,金额单位均为人民币元)
一、 公司基本情况
(一) 公司概况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前身为中国泛旅实业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泛旅”),于 1997 年 8 月经国家体改委批准,由
中国旅游商贸服务总公司(以下简称“中旅贸”)、北京波菲特旅游礼品有限责任公
司、港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北京万通达储运公司、黄山昱鑫旅游实业公司共
同发起,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1997 年 9 月 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
上市。公司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 911100001000274544。
2002 年 3 月,北京航天卫星应用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子公司,以下
简称“航卫总”)与中旅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协议条款,中旅贸将其所
持有中国泛旅 53.95%股权中的 51%股权转让给航卫总。
2002 年 8 月,公司名称由“中国泛旅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中国天地卫星股
份有限公司”,公司简称由“中国泛旅”变更为“中国卫星”。2002 年 9 月,公司变更了
经营范围,变更后的主营业务为卫星及相关产品的研制、航天技术应用及相关产品
的研制及服务。
2003 年至 2006 年,航卫总将持有的公司 51%股权转让及划转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院(以下简称“空间院”),空间院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
2006 年 5 月,公司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