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钢股份: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的评估报告
公告时间:2025-03-31 19:57:36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于
《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
的评估报告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要求,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和投资价值提升,保护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凌钢股份”或“公司”)于2024年6月26日发布了《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简称“《行动方案》”)。2024年,公司根据《行动方案》积极开展和落实各项工作,现对《行动方案》的执行情况评估如下:
一、聚焦主营业务,提升经营质量
2024年,公司面对多重压力叠加、多重困难交织、多重挑战并行的复杂形势,公司坚持集约生产,提质达效,综合效率持续提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持续深挖内部潜力,最大限度提高生产效率。5#高炉、RH炉、4#棒材等多条产线产量取得历史性突破,尤其是5#高炉11月平均日产达到6,661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坚持结构调整,做强主业,经营效果持续改善。全力拓展采购渠道,深入落实“地矿地用、东矿西用、外矿地化”,地方矿直采率实现由0到100%的历史性跨越。全力推进“两进一退”,3#、4#、5#棒材实现全优钢生产;品种钢材产量占比达到61.9%,同比提高17.26个百分点,“去螺增优”效果显著,调品指数累计完成
-349元/吨,同比提升70元/吨。坚持全面发力,加速改造,项目建设持续推进。1#-4#高炉装备升级建设项目高效有序推进,已完成的超低排放改造项目均按国家最新标准运行,BOO制氧机项目正在按期推进。坚持精益管理,协同发力,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完成管理提升项目131个;完善优化授权体系,规范细化了总部业务审批与核心业务授权清单;完善采购、生产、销售、研发、物流等业务的协同联动机制,促进信息共享与资源整合;5项共性技术协同项目和6项合作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成果,中宽带45钢边部裂纹缺陷降级比例由1.2%降低至0.16%,大棒材AK-B3探伤合格率稳定达到95%以上,实现历史性突破。
2024年,公司计划生铁产量485万吨,实际完成483.77万吨,完成计划的99.75%;计划钢产量540万吨,实际完成523.67万吨,完成计划的96.98%;计划钢材产量536万吨,实际完成514.70万吨,完成计划的96.03%;计划营业收入202亿元,实际完成180.97亿元,完成计划的89.59%;受行业供强需弱影响,钢材价格震荡下行,而原燃料价格相对高位运行,公司亏损幅度进一步扩大,2024年度净利润为-16.78亿元。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为152.55亿元,较上年末降低7.32%;净资产为56.27亿元,较上年末降低24.20%。
二、重视股东回报,共享发展成果
2024年5月15日,公司2023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公司根据《上市公司
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证监会公告〔2023〕61号)文件规定,将“增加中期现金分红频次”等要求在2024年-2026年股东回报规划中进行了明确;进一步提高了现金分红比例,将现金方式分配的利润不少于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10%提高至30%;进一步明确了调整利润分配政策的需经出席股东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的决策程序。固化了现金分红政策,增强了分红的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
2024年6月25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议案》,启动并完成了以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计划,累计回购凌钢股份A股股份6,505万股,占凌钢股份总股本的2.28%,其中3,298万股已用于股权激励计划;累计回购股份金额10,370.08万元。
三、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4年,公司持续塑造新动能新优势,以科技创新推动生产、产品、服务、管理全流程提升。
销产研财协同发力,成功开发中高压石油裂化钢20G-SYWF、链轨节用钢35MnBM-1、石油钻杆用钢26CrMo-G 、开口管用钢Q600B-YY等个性化及国标新产品46个,其中轴承钢、工业纯铁等7个新产品填补公司空白;5项共性技术协同项目和6项合作研发现已取得阶段成果,中宽带45钢边部裂纹缺陷降级比例由1.2%
降低至0.16%,大棒材AK-B3探伤合格率稳定达到95%以上,实现历史性突破;荣获四项新产品、新技术省级科技成果,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36%,同比提高0.46个百分点;一次性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实现省级创新联盟零突破,与高校共建联合研发中心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024年运行评价结果为“优秀”;荣获国企建筑钢材“行业领军品牌”,成为全省钢铁行业质量提升链长企业。
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进一步完善了钢轧厂炼钢和中宽带数字产线建设,生产效率提升约10%,综合能耗和产品不良率分别降低约6%和7%;一炼钢和中宽带数字化车间获评辽宁省“凌钢智能工厂”;优特钢全自动快速分析系统、喷吹煤全自动取样系统等一批项目相继投运,生产运营智能化得到有效提升;荣获辽宁省“优特钢大棒材数字化车间”和工信部“卓越级智能工厂”两项殊荣,成功跻身国内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领先水平行列,示范效应明显增强。
以鞍凌重组为契机,进一步推进研发机构优化配置改革,建立与鞍钢集团钢铁研究院协同研发体制机制,打造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研发平台、社会资源、重大项目联合攻关“五要素”的协同研发创新机制,深度融入鞍钢集团“1+3+N”研发体系,深化“四个统筹、四个共享”,实现协同研发与资源共享“一盘棋”运作,不断提升公司整体科技研发创新能力与实力,引领产品迭代升级。
建立了中长期激励机制,启动实施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采用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标的股票来源为从二级市场回购的公司A股普通股股票;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3,298万股,预留股票数量531万股;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102人(包括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占公司在职员工总人数6,054人的1.68%。
四、加强投资者沟通,提升公司透明度
公司高度重视投资者关系管理在维护和促进公司市值提升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公司设置了投资者关系管理专员,首次披露了ESG报告,制定了投资者关系管理计划,明确了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目标、基本原则、组织机构和工作重点,充分利用信息披露、股东会、业绩说明会、上证e互动、投资者咨询电话及邮箱、公司网站、各类投资者调研交流等多样化的沟通方式和渠道,与投资者进行了全方位的沟通交流。对持股5%以上股东,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掌握股东的持股动态,加强日常的督促和指导,协助其依法合规履职行权,切实防范了违规风险。
五、坚持规范运作,优化公司治理
公司始终重视规范运作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把持续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重要抓手,不断优化公司治理,促进规范运作。持续关注资本市场政策变化,加强制度培训学习,不断推进公司治理制度体系建设。制定了《企业负责人综合考核评价及薪酬管理办法》《企业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
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保密管理规定》等,修订了《董事会秘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内部规章制度,法人治理更加健全完善。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及董事会专门委员会作用,强化履职保障,提升董事会科学决策水平和决策质效。首次编制并披露了ESG报告,邀请独立董事分享了市场研究成果,对公司市场营销、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了指导;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向独立董事和审计与风险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汇报了生产经营等情况,为独立董事提供了规范高效的履职保障。
六、强化“关键少数”责任,提升履职水平
2024年,公司始终保持与“关键少数”的沟通交流和信息互通,持续关注监管政策变动,及时向董监高分享案例、传递资本市场监管动态,不断提升“关键少数”的履职能力,强化“关键少数”的履职担当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关键少数”作用,努力提升经营质量。围绕公司三项制度改革的“三能”“两制一契”管理、领导人员综合评价办法等公司相关制度要求,建立起“一体多元”的新型绩效评价体系,“一体”即年度战略绩效评价体系为主体,全面贯彻落实公司制度要求及年度预算、重点工作任务,差异化制定绩效评价指标,构建了“战略、预算、绩效、薪酬、岗位”一体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了《强激励、硬约束“双跑赢”考核评价方案》《揭榜挂帅、摘牌攻关实施方案》《“应对严峻形势 推动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及专业管理经济责任制,实现了对重点工作、关键人员精准考核,全面激发活力与动力,
主动担当作为。组织召开了董事会务虚会,邀请独立董事分享了市场研究成果;组织董监高参加证券监管培训52人次;利用董事会现场会议期间聘请外部专家对董监高和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了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培训,不断提升“关键少数”自律意识,严守合规底线。
凌源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25年3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