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莱光学: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公告时间:2025-01-26 15:33:18
证券代码:688502 证券简称:茂莱光学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LOPTIC Corp.
(南京市江宁开发区铺岗街 398 号)
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
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
二〇二五年一月
一、本次募集资金使用计划
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莱光学”或“公司”)拟向不特定对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 60,000.00 万元(含60,000.00 万元),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募集资金净额拟投资于以下项目:
单位:万元
序 项目名称 投资总额 拟投入募集资金
号 额
1 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 41,746.18 41,746.18
2 超精密光学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12,463.80 12,253.82
3 补充流动资金 6,000.00 6,000.00
合计 60,209.98 60,000.00
如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少于拟投入本次募集资金总额,公司董事会将根据募集资金用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安排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不足部分将通过自筹方式解决。在不改变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前提下,公司董事会(或董事会授权人士)可根据项目实际需求,对上述项目的募集资金投入顺序和金额进行适当调整。
在本次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到位之前,公司将根据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实施进度的实际情况通过自筹资金先行投入,并在募集资金到位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予以置换。
二、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具体情况
(一)超精密光学生产加工项目
1、项目概况
本项目由南京茂莱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全资子公司南京茂莱精密测量系统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建设地点位于江宁区秣陵街道吉印大道 2595 号、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开发区金鑫东路以西、汤佳路以北地块,总投资为 41,746.18 万元,拟使用募集资金不超过 41,746.18 万元。本项目建成后,公司可实现超精密光学器件及物镜镜头的批量化生产能力。
2、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1)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浪潮掀起,产业链自主可控成为趋势
半导体产业作为现代信息技术与智能制造的核心支撑,正深刻重塑各领域发展态势。从智能手机的飞速迭代、智能汽车全面普及,至物联网设备、工业自动化、智能机器人等的广泛兴起,半导体芯片无处不在,成为推动我国先进制造领域变革的关键力量。国内成熟完整的工业体系以及广阔的下游需求,为我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半导体产业链长、结构丰富等特点,为国产替代创造了蓬勃的发展空间。我国亦出台各项政策展开积极引导,在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关键设备等多个领域鼓励各类科创企业展开深度研发和技术产业化,全面掀起半导体国产化浪潮,实现产业链的自主性、安全性、稳定性。
我国半导体产业不断推动关键环节的自主可控,形成长期发展趋势。至 2023年,在芯片设计领域,我国半导体设计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 5,000 亿元,我国部分芯片设计企业已经具备国际化竞争能力;在晶圆制造领域,我国大陆龙头企业全球市场份额位居前三,并实现了 14nm 先进制程的量产;在封装测试领域,四家大陆厂商跻身全球封测前十,全球市场份额占比超 25%。在半导体设备领域,尽管我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规模已超过 2,000 亿元,但整体国产化率较低,且涂胶显影设备、光刻机等部分核心设备受限于产业经验和核心零部件供给等原因,仍处于逐级产业化发展阶段。
(2)国产半导体设备不断突破,核心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发挥着关键作用
半导体设备主要包括晶圆制造设备、封装设备、测试设备等。晶圆制造设备主要用于光刻、刻蚀、薄膜沉积等核心工艺流程,主要通过光刻机、刻蚀机、薄膜沉积设备等实现。光刻机如同“绘图师”,将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精准投射到硅片上;刻蚀机则像“雕刻刀”,依据光刻图案去除多余的半导体材料;薄膜沉积设备负责在硅片表面沉积各种薄膜材料,为后续电路构建奠定基础。封装设备的主要用于芯片保护和电气连接,使芯片能够稳定工作并方便安装在电路板上,核心流程包括芯片贴装、引线键合、灌封等。测试设备则贯穿半导体生产全过程,主要作用是检测芯片及半导体器件的性能、功能是否符合标准,确保产品质量。
半导体设备的技术突破及国产化进程对于产业链的自主可控起到关键作用,前道的刻蚀、沉积、涂胶显影、光刻,以及后道的封装、测试等是核心工艺环节。在刻蚀环节,刻蚀设备是率先取得国产化突破的半导体设备,技术及产品实力已经跟上国际先进水平;在沉积环节,物理气相沉积(PVD)、化学气相沉积(CVD)和原子层沉积(ALD)等三项核心技术国内已实现技术突破,自主薄膜沉积设备也在快速走向产业化。在涂胶显影环节,国产设备在精度、分辨率、工艺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在光刻环节,紫外光刻机(Regular UV)已经完成国产化,深紫外光刻机(Deep UV)正在加紧部署产业化;极紫外光刻机(Extreme UV)则尚处于早期技术探索阶段。在后道的封测领域,国产半导体设备厂商在测试机、分选机、探针台等设备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前道设备更为完善,国内龙头厂商在高端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也在快速推进,整体国产化进程迅速。
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不仅是半导体设备制造环节中难度较大、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也是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卡脖子”的环节。半导体设备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光学类、气/液/真空系统类、机电一体类、机械类、电气类等。其中光学系统、特别是光刻机光学系统决定了集成电路的工艺制程节点;气/液/真空系统类是半导体设备中的重要子系统部件,决定了生产加工的流程工艺和工艺环境;机电一体类、机械类、电气类为辅助类核心部件。零部件供应需要保持高度一致性,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客户粘性及验证壁垒极高,因此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传统龙头企业通常为海外厂商,例如光学系统龙头 Zeiss、真空系统龙头 MKS、激光器龙头 Cymer、射频电源龙头 Advanced Energy、气体输送系统龙头 IchorSystems 等。
(3)本项目是公司拓展半导体超精密光学领域市场份额的重要保障
超精密光学元器件的客户验证门槛高、量产难度大,具有先发优势的供应商将实现极高的客户粘性,有望构建起长期、深厚的商业护城河。放眼全球工业级精密光学市场,包括 Zeiss、Nikon、Canon、Jenoptik、Leica、Olympus 等数家德国、日本的光学元器件企业享誉全球,占据了全球超过 70%的市场份额,而半导体超精密光学领域的市场集中度则更高,Zeiss、Nikon、Canon 作为全球少数能
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的大趋势下,公司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有望有力拓展在半导体超精密光学领域的市场份额。2023 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已超过2,000 亿元人民币,以对超精密光学元器件需求较为迫切的光刻设备为例,其市场规模占比超过 20%,I-line、KrF 等制程光刻机增速较快。全球对中国市场的光刻机供给增量已远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增量,且国内存在着庞大的光刻机存量市场,核心零部件的替换、更新对于存量光刻产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随着本次募投项目的实施,公司有望凭借技术优势、量产能力优势、价格及服务优势等迅速拓展半导体超精密光学领域业务,长期提升在这一细分市场的市场份额。
(4)本项目是公司夯实超精密光学产品领先地位的必要举措
除在半导体领域中的应用外,因超精密光学产品对于制造精度、材料性能、技术参数、一致性和稳定性等方面的严苛要求,其在工业测量、航空航天、生命科学等高精尖光学领域亦发挥重要作用。超精密光学元器件技术验证门槛高周期长,产业化供货能力也成为重要考验;同时,其量产对于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生产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亦极为严苛,生产爬坡期较长,需要提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持续优化各项生产工艺,以确保产品的光学性能、一致性和稳定性,从而完全达到下游量产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凭借长期以来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前瞻性研发投入,公司已完成超精密光学器件及物镜镜头的样件研发,下一步计划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助力公司实现包括超精密光学器件和物镜镜头的量产,实现新产品在业内的技术能力和产业化能力领先,在满足各个下游市场对超精密光学零部件迫切供应需求的同时,始终维护自身作为战略新兴领域超精密光学产品供应商的领先地位。
3、项目实施的可行性
(1)顺应政策导向,契合产业发展大势
依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本项目的超精密光学器件研发与生产,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1.2.2 电子专用设备仪器制造”中“C4028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中的“高精度光学检测设备”或为其实现核心功能
的关键部件。参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 年本)》,该项目所属产业可服务于集成电路设备及关键零部件制造,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新兴行业。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动超精密光学行业下游应用领域发展,相关部委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2024 年 9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 年版)》明确将半导体生产设备、测量检测装备、体外诊断装备、医学影像装备、航天飞行器列入重大技术装备,推动自主研发和应用,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2023 年 8 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推进公路数字化转型加快智慧公路建设发展的意见》提出要积极应用无人机激光雷达测绘、倾斜摄影、高分遥感、北斗定位等信息采集手段。2022 年 12 月,国务院发布《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强调提升信息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集成电路技术创新应用。2019 年 3 月,工信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印发了《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提出要突破核心关键器件,要坚持整机带动,突破超高清成像、医学影像诊断等关键技术,发展高精密光学镜头等关键配套器件。
本项目专注于超精密光学元器件生产和销售,与国家的各项产业政策和战略布局紧密呼应。实施该项目能够助力国内实现超精密光学元器件的国产化和产业化,是推动产业链自主可控的重要实践,具有广阔发展潜力与市场前景。
(2)深厚技术积累奠定项目实施基础
公司是国内较早专注于精密光学行业的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高度重视研发,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在产品设计和制造工序领域,公司已形成了包括精密光学镀膜、高面形超光滑抛光、高精度光学胶合、低应力高精度装配、光学镜头及系统设计等五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在产品类型及下游应用领域,公司已经形成了大视场高分辨率荧光显微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高通量集成电路测试设备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光刻机曝光物镜超精密光学元件加工技术等九个方面的核心技术。公司体系化的核心技术储备和持续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