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科技:300387富邦科技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107
公告时间:2025-01-07 18:03:55
证券代码:300387 证券简称:富邦科技
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1
投资者关系活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动类别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新闻发布会 □ 路演活动
□ 现场参观
√ 其他 (反路演)
参与单位名称 华安基金研究员:王晨
及人员姓名 贝莱德基金分析师:王瀚仪
财通基金研究员:张玉龙
招商基金研究员:于凡真
重阳基金分析师:陈泊廷
时间 2025 年 1 月 7 日(周二)下午 15:30——17:30
地点 线上会议室、机构反路演
上市公司接待 富邦科技证券事务代表:黄飞虎
人员姓名 富邦科技证券部:陈龙
投资者关系活 本次投资者活动的主要内容如下:
动主要内容介 Q1:公司在生物固氮方面,尤其是未来禾本科固氮业务的布
绍 局规划如何?有无明确的时间节点安排?
A:公司将继续依托康欣生物与湘渝生物两大载体、国家生物
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平台,针对禾本科
固氮方面加强对生物农业应用场景的打造与探索,聚焦业务生态
建设。
在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场景下,公司以康欣生物为载体,借
助“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平台、中国农业
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三凤教授团队提供的智
力支持为重要支撑,组建基因组学分析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筛选
平台,深耕微生物菌剂、生物肥料与禾本科固氮、生物农药与根结
线虫防治、单产提升、绿色种植等领域。
在市场开拓上,公司将针对前期的空白市场积极布局,结合公司禾本科固氮产品特点,依托新扩建的销售团队在国际业务和国内业务双向发力。
同时,公司正在进行广泛的田间试验、积累技术创新经验、量化数据分析,为新产品的开发创造条件;积极探索将微生物技术运用到助剂、肥料等领域,开发出更加低碳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新型农化产品。
未来,公司将积极运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同源重组等
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在生物农业领域不断展开研发与技术创新。
Q2:生物固氮产品目前销售进展怎样?是否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其市场推广策略和预期成效如何?
A:公司开发的禾本科固氮类产品已投向市场,当前正通过中国农科院以及各省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河南、内蒙、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新疆、山东、河北、江西、黑龙江、贵州共 12个省及自治区布置验证示范实验,试验作物涉及小麦、玉米、花生、土豆、水稻、大豆、棉花、葡萄、柑橘、苹果共 10 种作物,总面积超万亩。
公司针对禾本科固氮产品市场推广策略主要是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利用其专业平台和资源进行示范推广,同时把握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机遇,通过组建电商事业部分别从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多平台自媒体矩阵进行宣传与销售,截至 2024年 6 月 30 日,公司子公司康欣生物通过新媒体矩阵宣传曝光量已达 1,000w+。
预期成效方面,随着示范实验的推进和产品优势的显现,有望逐步扩大市场份额,为农业生产提供更环保、高效的氮肥解决方案,促进作物增产增收。
Q3:能否详细介绍公司生物固氮业务的布局情况,包括涉及的菌种资源以及相关研发、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举措?
A:公司以康欣生物为载体,借助“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供的技术平台、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三凤教授团队提供的智力支持为重要支撑,组建基因组学分析和土壤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平台,深耕禾本科固氮及其他生物农业相关领域。
1、菌种资源布局:公司子公司康欣生物拥有丰富的菌种资源,作为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及验证平台的唯一共建企业,康欣生物参与了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6 万株微生物、8,000 株活性菌株的保存,参与了包含 4,200 多个微生物天然产物数据库的构建。同时,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陈三凤教授团队就“禾本科固氮菌及综合运用技术”全面开展项目合作,项目负责人陈三凤教授一直致力于微生物肥料的研发和应用,在小麦、玉米、水稻等禾本科植物的自主固氮技术方面技术研究成果突出,拥有抗逆力强、贮藏期长、固氮、抗病的优质固氮微生物菌种资源。
2、研发举措布局:公司积极运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同
源重组等技术,利用分子生物学、合成生物学等方法,对固氮芽孢杆菌不断进行遗传改造,提高固氮效率。同时,依托外部研发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探索微生物和生物功能物质筛选与评价、高密度高含量发酵与智能控制、新材料配套增效等关键技术。
3、生产方面布局:公司子公司康欣生物为“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试及验证平台”的唯一共建企业,拥有完备的生物肥料与生物农药产品序列、完整的境内外渠道销售体系、一系列行业领先的核心技术及其设备完善的生物发酵工程技术中心与生产线,为生物固氮产品的生产提供稳固的保障。
4、市场推广布局:一方面,当前正通过中国农科院以及各省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河南、内蒙、福建、湖北、湖南、四川、新疆、山东、河北、江西、黑龙江、贵州共 12 个省及自治区布置验证示范实验,试验作物涉及小麦、玉米、花生、土豆、水稻、大豆、棉花、葡萄、柑橘、苹果共 10 种作物,总面积超万亩;另一
方面,公司子公司康欣生物不断引进销售人才,扩充国际事业部和国内事业部的销售团队,以满足市场拓展需求,提升产品市场覆盖率。同时,把握互联网媒体融合发展机遇,通过组建电商事业部分别从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等多平台自媒体矩阵进行
宣传与销售,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子公司康欣生物通过
新媒体矩阵宣传曝光量已达 1,000w+。
Q4:助剂业务板块后续发展态势如何?是否能保持当前的稳定增长?其业务模式和产品结构可能会有哪些调整?
A:从过往业绩看,公司把握了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农化助剂在市场开拓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化肥助剂业务呈现稳定增长态势。2024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助剂业务质效双增,实现营业收入47,000.89 万元,同比增长 17.93%。未来,随着全球对绿色、高效、环保助剂产品需求的增加,以及公司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公司对助剂业务充满信心。
未来,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加强全球一体化运营体系建设,包括营销、研发、生产、供应、物流等环节。在营销方面,将根据不同地区客户需求,提供更精准的产品和服务;在研发上,持续投入,开发更多新型助剂产品。同时,公司产品将向低碳化、绿色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不断推出符合下游化肥行业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功能性和专用性发展要求的新型农化助剂。
Q5:公司在助剂赛道的竞争格局中处于何种地位?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情况怎样?与同类小公司相比,助剂产品具备哪些竞争优势?
A:公司通过海外并购、供应链整合、科技攻关、配方创新及工艺改进,生产的化肥助剂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逐步打破国外公司的技术壁垒和市场垄断,在全球范围内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在助剂赛道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内市场份额占比较大。
公司助剂产品的主要优势为技术研发优势、全球一体化布局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及整体解决方案优势:
1、技术研发优势:经过多年技术研发和生产实践积累,掌握
多项行业领先技术,并取得重大成果,如快速评价、材料遴选、材料改性、材料合成及添加控制、肥料包膜、砂性肥料造粒、悬浮肥生产等平台技术。
2、全球一体化布局优势:公司积极推动实现全球一体化布局,与全球 400 余家大中型肥料企业建立了持续稳定的合作关系,目前已经在中国、欧洲、非洲形成了三大业务中心。
3、产品创新优势:公司助剂业务不断致力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新产品的研发,加强生物可降解、环境友好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推出符合下游化肥行业节能降耗、环境友好、功能性和专用性发展要求的新型农化助剂。
4、整体解决方案优势:经过多年市场深耕及技术开发,公司市场服务和技术研发已形成系统闭环。由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机理的掌握,公司通过定制的配方设计和快速的配方调整、优质的全程技术服务、精确的自动控制系统增强了客户粘性,并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基于“差异化产品+全程技术服务+自动控制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优势。
Q6:助剂板块业务后续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未来 5 年的战略
方向和重点发展领域有哪些?在满足国外客户碳中和政策需求方面,助剂产品有哪些具体措施和成效?
A:全球范围内,随着客户对绿色、高效、环保的新型助剂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公司注重“先局先动”,将继续深耕农化助剂市场,不断为市场提供绿色高效的农化助剂产品、优质的技术服务、整体的解决方案。
公司瞄准海内外客户需求,以开发出更加低碳化、绿色化、高效化的新型农化助剂产品为导向,研发出了水溶性防结剂、磷石膏增白剂、尿素造粒助剂、磷酸重金属去除剂、降粘剂等新型助剂产品,并不断进行创新升级。
未来 5 年,公司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加强对营销、研发、生
产、供应、物流的全球一体化运营体系的打造,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更好的整体解决方案、更优的产品营销组合,成
为客户的生态合作伙伴。
国内业务方面,公司将密切关注化肥企业转型和化肥减量政策动向,依据客户需求推出更多节能降耗、碳中和类新型农化助剂产品。在配套服务上,公司将继续把技术服务工作前移到客户现场第一线,为客户提供“点对点”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用数字化技术满足客户差异化的售后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海外业务方面,公司将加大在品牌影响力打造、服务模式创新、运营效率提升的投入,建设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高效运营体系。公司将在欧洲市场加大对绿色、环保、可降解助剂产品的推广力度,利用先发优势,迅速抢占市场。在非洲市场,公司将发挥在行业领先的技术优势、多地制造的供应优势,加快非洲物流基地的建设速度,在未来效率与成本竞争中取得先发优势;并依托与OCP 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的契机,加大双方中高层互访频率,推动在技改项目交付、创新型助剂研发和 IP、专利及技术许可等方面的合作。在东南亚市场和前独联体地区,公司将加快推进本土化生产项目落地,并探索新的、稳定的原材料采购渠道,不断建立战略优势。同时,公司将借助 Agus Fertilizer Conference、IFA Annual
Conference 2024 、 AGRITECHNICA 、 CRU Phosphates 2024
Conference & Exhibition、ANNA 等国际化展会,不断对公司产品与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