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美菱: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及延期的公告
公告时间:2024-12-31 20:59:56
证券代码:835892 证券简称:中科美菱 公告编号:2024-077
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及延期的公告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和完整,没有虚假记 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个 别及连带法律责任。
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中科美菱”)于 2024年 12 月 30 日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三十二次会议、第三届监事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结项及延期的议案》,在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以下简称“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结合公司经营情况和募投项目实际投入情况,拟对“销售渠道建设项目”进行结项,拟将“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延
期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现将有关情况公告如下:
一、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同意中科美菱低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2]2182 号),公司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A 股)24,182,734 股,每股面
值 1 元,发行价格为 16 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 386,923,744.00 元,扣除各项
发行费用后,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 364,573,394.95 元,募集资金到账时间为 2022年 9 月 30 日。上述募集资金到位情况已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
伙)审验,并于 2022 年 9 月 30 日出具了专项报告(XYZH/2022CDAA70693 号)。
为规范募集资金管理,公司已对募集资金采取了专户存储,并与保荐机构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及募集资金专户存储的商业银行分别签署了《募集资金三方监管协议》。公司本次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计划投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总投资 状态日期
资总额(调整后)
1 医疗存储设备建设项目 13,880.50 13,880.50 2026 年 6 月 30 日
2 菱安高端医疗器械项目 10,710.85 9,478.80 2026 年 6 月 30 日
3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6,936.80 9,898.04 2024 年 12 月 31 日
4 销售渠道建设项目 10,032.13 3,200.00 2024 年 12 月 31 日
合计 51,560.28 36,457.34 -
二、本次拟结项及延期的募投项目具体情况
(一)拟结项募投项目
本次拟结项的募投项目为“销售渠道建设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将永久性补充流动资金。
1.募集资金使用及节余情况
“销售渠道建设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为 2024 年 12 月 31 日。
截至 2024 年 12 月 27 日,该项目已基本建设完成,募集资金基本投入完毕,资
金使用及节余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集资金计划投资 累计投入募 待支付款 节余募集资
募投项目名称 总额(调整后) 集资金金额 项金额 利息收入 金金额
销售渠道建设 3,200.00 3,170.43 29.57 58.16 58.16
项目
公司拟对销售渠道建设项目进行结项。项目剩余部分待支付款项金额为29.57 万元,主要为部分拟使用募集资金投入的款项尚未达到付款期限所致。
项目节余募集资金 58.16 万元(实际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专户余额为准),均为募集资金专户存款产生的利息收入。
2.项目结项及节余募集资金的使用计划
根据《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试行)》《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持续监管指引第 9 号——募集资金管理》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销售渠道建设项目募集资金已安排完毕,项目基本达到可使用状态,故拟予以结项,后期公司将根据经营情况使用自有资金进一步完善项目建设。
为提高募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提升公司经济效益,最大
化股东利益,公司拟将该项目节余募集资金,即账户存款利息收入(具体金额以资金转出当日账户实际结算的存款利息金额为准)用于永久性补充公司流动资金。项目结项后,公司仍将保留项目募集资金专户,待支付款项将继续存放于募集资金专户,按照募集资金管理的相关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制度》的规定进行监管,直至待支付款项支付完毕,后续该部分资金持续产生的利息收入也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届时按要求将募集资金专户注销。
(二)拟延期募投项目
本次拟延期的募投项目为“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1.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截至2024年12月27日,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募集资金的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募投项目名称 实际募集资 累计投入募集 募集资金投 原项目达到预定可
金净额 资金金额 入进度 使用状态日期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9,898.04 4,188.07 42.31%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本次募投项目延期情况
公司结合目前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际建设情况,在项目实施主体、募集资金投资用途及投资规模都不发生变更的情况下,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日期进行调整,具体如下:
募投项目名称 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
原定 延期后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24 年 12 月 31 日 2026 年 12 月 31 日
3.本次募投项目延期的原因
上市以来,公司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实施,严格按照募集资金使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实际需要,审慎规划募集资金的使用。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原规划建设期为 24 个月,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投入实验室建设、设备购置及安装以及技术
研发等。截至 2024 年 12 月 27 日,公司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累计投入募集资金
4,188.07 万元,募集资金的投入进度为 42.31%。在募投项目实施过程中,受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影响,行业市场环境发生变化,市场需求放缓。为了使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更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要求,提升募集资金的使用效果与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质量,维护全体股东的利益,在考虑外部市场环境和实际经营需要的情况下,公司审慎控制了投资进度,因此募投项目的投资进度较原
计划有所延迟,无法在原定计划时间内全部投资建设完毕。
为保证募投项目的建设成果能够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长远规划,保障全体股东合法权益,保障募集资金的安全,公司在充分考虑募集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和募投项目实施进展,并在不改变募集资金用途的前提下,审慎研究决定将研发中心
建设项目的规划建设期延长至 2026 年 12 月 31 日,尚未投入的募集资金将继续
用于投入实验室建设、设备购置及安装以及技术研发等。
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及必要性
(1)可行性
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广阔,为项目建设提供了市场基础。公司是国内较早涉足生物细胞超低温冷冻存储设备的企业,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一家集生命科学仪器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同时也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主营的生物医疗低温存储设备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专业化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系统、血液系统、疾控系统、卫生系统、高校科研机构、生物医药企业,以及基因工程、生命科学等领域。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生命科学领域随之快速发展,加之国家持续加大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上的投入和科研领域设备升级需求的提升,公司技术和产品的应用空间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宽,叠加当前提质增效、用户设备更新迭代的刺激下,公司所处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不变,行业前景广阔。
公司拥有良好的研发技术基础。公司的产品开发中心承担公司产品开发、工艺技术创新的重要任务,先后被省、市两级科技部门和市经信委认定为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肥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合肥市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和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核心制冷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人才及研发成果优势有利于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步建设了一支成熟稳定的团队,在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市场开发、产品发展趋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多项科技创新成果和多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凭借技术研发及自身长期以来为国内外客户服务所积累的丰富行业经验,不仅能够提供标准化、系统化产品,同时也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从研发、设计、生产一体的高效定制服务,满足客户对产品功能上的不同需求,增强公司
竞争力。
(2)必要性
持续增强公司研发创新能力。近年来,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扩大以及产品创新速度的提升,公司的研发创新能力亟待升级。该项目通过加大产品技术的研究,使得公司主营的低温、超低温产品等的均匀性、稳定性、节能、降噪等性能得以大幅提升,形成了容积段丰富的普冷产品、超低温产品系列。同时,公司加快了自动化技术、生物安全、液氮存储以及离心技术等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技术突破,为公司“基于生物医疗领域的相关多元化”的产品协同策略打下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加强了公司产品在市场端的竞争能力。此外,公司在知识产权方面也持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形成了丰富的产品专利布局。
技术成果逐步转化,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公司所处的医疗器械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研发和创新能力是公司发展壮大的基础,对公司的经营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断优化研发新技术与新产品,不仅是公司生存发展之道,更是推动整个行业不断进步发展的动力。公司需要根据下游客户需求及时调整研发方向、进行产品迭代升级,从而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截至目前,公司通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的实施,在物联网技术、自动化存取、实验室生物安全等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和进展,相关技术持续在公司产品中得到应用,技术成果逐步转化,持续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
吸引核心关键人才,稳定研发团队。研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