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机电(002013):军机与民机接力发展带动公司业绩持续向上
财信证券 2021-12-08发布
航空机电领域专业化整合平台,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公司从2013年开始陆续开展航空机电企业的资产整合工作,共历经三次重大资产重组,改变了原本航空机电领域分散化的格局,目前公司控股12家、托管8家核心机电系统公司,在国内航空机电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公司航空主业突出,航空军品业务收入从2013年的24.45亿元,逐年提升至2020年90.14亿元,公司航空主业占比从36%提升至73.74%。公司主要着力于军用航空机电系统领域,下游客户基本覆盖我国所有航空主机厂,公司目前产品谱系覆盖航空电力系统、液压系统、燃油系统、环境控制系统、高升力系统、武器与悬挂发射系统等航空机电系统。
军机放量拉动公司业绩稳步向上,长期来看民机有望接力放量。航空产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军机方面,在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及2035国防军队现代化背景下,空军历史性跨入战略空军门槛并提出构建四代机为骨干、三代机为主体的武器装备体系,我国军机或将迎来放量阶段。民机方面,"十四五规划"明确了我国将重点推动C919大型客机示范运营和ARJ21支线客机系列化发展,今年C919飞机首批5架购机订单合同正式签署并将交付首架。根据商飞预测到2039年,将有8725架飞机交付中国市场,市场价值约1.3万亿美元。随着国产大飞机的成熟并逐渐交付,我国民用航空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阶段,公司有望充分享受军机、民机接力发展的行业红利。
公司在维修与备件领域有望发力。公司统筹各子公司的维修资源,并收购南京航健,打造一站式航空维修服务模式,确立了在航空机电系统维修服务保障领域的领先地位,后续有望发力于维修与备件领域。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1~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4亿元、17.89亿元、21.46亿元,EPS分别为0.36元、0.46元、0.55元,对应当前股价PE倍数为48、37和31倍。考虑到公司在航空机电领域保持领先主导地位,且公司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成员单位与集团内主机厂保持深度合作,有望直接受益于军机放量。给予公司2022年38~44倍PE估值,对应价格区间为17.48元~20.24元。首次覆盖,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研发生产不及预期;市场开拓不及预期;上游涨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