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方A:026-2025年10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公告时间:2025-11-03 11:37: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26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会议
参与单位名称 参会投资机构 108 家,名单详见附件
时间 2025 年 10 月 31 日
地点 电话会议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郭 红 副总裁、董事会秘书
孟 超 VCFO
罗文捷 证券事务代表
讨论的主要内容:
一、行业及市场概况
LCD 方面,根据咨询机构预测,2025 年总出货量与面积均
有望同比小幅增长。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 从应用别来看,TV 产品出货量、出货面积均有望实现增
容介绍 长,但受新兴市场需求带动中小尺寸 TV 产品出货量提升影响,
大尺寸化趋势阶段性放缓。IT 方面,受换机需求带动,NB、TPC
产品出货量有望实现较快增长,MNT 产品出货量预计同比持
平。
从季节性来看,旺季效应呈现分化,TV 产品出货受国补、
抢出口刺激需求前移,年内淡旺波动明显熨平;IT 产品旺季效应仍在,NB、TPC 产品预计三季度达到全年出货最高峰。展望四季度,主流应用需求普遍下降,叠加三季度旺季备货推动库存上升,行业将通过出货减量寻求平稳过渡。
为应对需求变化,行业内厂商坚持“按需生产”的经营策略,根据市场需求弹性调节产线稼动率。根据咨询机构数据,第三季度行业平均稼动率整体提升,预计第四季度将回落至80%以下。由此,咨询机构预计,LCD 产品价格将出现分化,第四季度 TV 产品价格小幅回调,IT 产品价格整体维持稳定。
展望明年,换机周期和 AI 赋能有望推动 IT 产品需求增长,
世界杯等体育赛事也将带动 TV 产品需求在一季度实现增长。长期来看,考虑行业内老旧产线潜在的退出可能,以及大尺寸化将进一步推动面积需求长期增长,行业有望在 2027 年达到供需平衡。
OLED 方面,2025 年全球出货量有望实现增长。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行业内三季度、四季度出货量同、环比均实现提升,但行业整体仍呈现供过于求。从产品结构看,下半年折叠产品出货量预计回落,海外品牌 LTPO 需求占比进一步提升,下半年低端 Ramless 产品出货量快速增长,国内 OLED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二、公司经营成果
2025 年第三季度,公司经营整体保持稳健,半导体显示领域的龙头地位持续稳固;咨询机构数据显示,公司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电视五大应用领域液晶显示
屏出货量均保持全球第一。
为应对 AI 创新需求,公司携手英特尔推出基于 AI 技术的
笔记本电脑创新显示方案,助力 AIPC 行业发展。OLED 方面,公司第三季度 OLED 出货量约 4,000 万片,预计全年实现双位数增长;成功突破核心客户 LTPO 项目并实现量产,实现客户群体的进一步拓展。
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前三季度显示器件收入中,TV类、IT 类、LCD 手机及其他类产品和 OLED 类产品收入占比分别为 28%、37%、12%、23%。
三、回答投资者提问
1、OLED 产线三、四季度稼动率如何?盈利能力有何展望?
答:OLED 下半年进入传统旺季,三季度行业出货量同、环比均实现提升,行业稼动率处于高位,主要受益于新机集中发布,带动整体需求上升。虽然出货量在增长,但同时行业内产品结构承压,低端 Ramless 产品增量不增利,带来短期经营压力。展望未来,随着头部品牌带动折叠屏渗透率提升和 LTPO等高端技术路线的扩展,行业产品结构有望持续优化,长期来看行业具备通过结构升级实现盈利改善的机会。
2、少数股东股权收购情况?
答:少数股东股权收购为公司现金流重点使用方向,尤其是在资本开支下降、现金流改善的背景下。上半年武汉 10.5 代线已进行了减资,未来公司将根据经营情况和现金流情况,择机回购少数股东股权,具体进展请关注公司公告。
3、研发费用环比增加原因?
答:公司高度重视技术的研发及储备,并始终坚持稳健经营,通过提升产线运营效率、保持较高强度研发投入以及深化精益管理,持续增强企业内生动力和成本控制能力。近年来,公司全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大约在 6%-7%之间。
4、2026 年 OLED 渗透率?低端产品是否会进一步增加?
答:根据咨询机构数据,2025 年 OLED 全球出货量约 6.7
亿片,预测明年有望提升至 7.2 亿片,同时低端 Ramless 产品
将从今年预计的 1.5 亿片增加至 1.8 至 2 亿片,增量主要来自
于低端市场。公司坚持通过产品创新匹配高端客户需求,同时通过降本增效应对低端市场压力。
5、B16 产线的建设进展、设备搬入、安装调试及首次点亮等关键时间节点的计划如何?量产时间是否有可能提前至明年第三季度?此外,目前是否有已披露的 IT 和汽车类意向客户?
答:成都 8.6 代线整体进展顺利,首批核心设备已于今年5 月 20 日搬入,较原计划提前四个月。首次点亮预计在今年 12月,量产时间目标为明年下半年。客户方面,公司正与国内外核心客户共同研发 IT 类(NB、TPC)及车载类产品,部分产品已在重庆 6 代线进行验证,整体产品研发和客户合作进展顺利,相关情况将在明年逐步显现。
6、未来资本开支的趋势如何,以及资金将主要投向哪些领域?
答:未来资本开支整体呈下降趋势。2025 年是资本开支的
高峰,主要由于成都 8.6 代 OLED 生产线项目的大量投入;2026年仍会有一定支出,主要用于后续设备采购;从 2027 年开始,随着量产完成且无新产线投资计划,资本开支将大幅下降。后续支出主要包括维护性开支,以及创新领域的投入,如钙钛矿、玻璃基封装载板等项目,但这些领域的资金需求远低于面板产线建设需求。
7、公司对今年实际出货量的预期?
答: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尤其是低端产品冲击较大,公司一直定位中高端产品,导致上半年出货受到一定影响。公司力争在去年 1.4 亿片的基础上实现两位数增长。
8、友商在 OLED 领域宣布了新的投资计划,但技术路线有所不同,请问公司在哪些产品上具有技术优势?此外,在2026-2027 年行业逐步释放 8.6 代线后,是否会对手机 OLED市场的供需格局带来压力?
答:公司在 OLED 领域的技术路线选择 LTPO 背板,该技
术已在六代线实现成熟验证,并获得客户认可,具备技术成功性和市场可行性。此技术可支持高端移动产品(如平板、笔记本)及车载显示等高要求应用场景,在触控功能、LTPO 性能等方面具备全面能力,定位明确为高端市场。关于 8.6 代线对手机 OLED 的影响,目前 8.6 代线主要定位于中尺寸产品,包括IT 和车载显示。从整体供需看,当前六代线手机产品供需存在压力,但高端 IT 产品(显示器+平板+笔记本)对 OLED 的需求折算成 LCD 等效产能,其渗透率仍不足 10%,因此中长期来看产能供给对市场影响较小。
9、关于 LCD 业务,今年四季度的供需情况如何?以及展
望明年,在有赛事的情况下,是否会对行业回暖带来更大的驱
动?
答:LCD 业务今年整体销量较为稳定,符合预期,但是 TV
方面平均尺寸增长未达预期,尤其第三季度几乎无增长,尽管
北美 85 寸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长 45%,但基数较低,对整体平
均尺寸拉动有限;相比之下,拉美和东南亚市场表现强劲,推
动 32 寸、43 寸等小尺寸产品需求上升,使大尺寸化阶段性放
缓。进入第四季度后,作为传统淡季,各尺寸面板出货量环比
普遍下降,因此,产品价格面临下调风险。明年若有大型赛事
带动 TV 换机需求,可能在上半年就成为行业回暖的重要驱动
力。
关于本次活动是否涉及
否
应披露重大信息的说明
附件清单 附件: 参会机构名单
日期 2025 年 10 月 31 日
1. IncTar Cap
2. JARISLOWSKY, FRASER LIMITÉE
3. 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 LP
4. Morgan Stanley Taiwan Limited
5. Pleiad Investment Advisors Limited
6. XL Equities
7. 北京金安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8. 北京金百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9. 北京容光私募基金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10. 北京鑫翰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11. 北京星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2. 创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3. 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4. 东方财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5.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6. 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17. 福州天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18. 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
19. 广东吉翱私募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20. 广东正圆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1. 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2. 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3. 国华兴益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24. 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25. 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6. 国信弘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27. 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28. 果行育德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30. 杭州玖龙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31. 泓铭资本金融控股有限公司
32. 花旗环球金融亚洲有限公司
33. 华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4. 华泰证券(上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
35. 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6. 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37. 汇丰晋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38. 汇